新华报业网 > 常州 > 要闻 > 正文
常州高新区探索“寸土寸金”高效路 数字号脉促土地增效
2020/04/07 18:01  常州晚报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常州高新区以“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改革为抓手,牢牢抓住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牛鼻子”,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算好经济账、资源账、环境账,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闲置用地转型为永安行智能智造园

  防控不放松,增效不停步

  3月24日下午,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经发局召集区财政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等工业用地增效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召开例会,商讨弘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地块和常州新东化工发展有限公司部分地块,共计18亩土地收回事宜,其中拟将约8.3亩尚未使用的空地作为民生环保污水处理厂扩建用地。这将进一步提升滨开区的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提升化工园区整体环境。

  按照“市场盘活、开发利用、政府回收、依法处置、达产增效”“五个一批”增效路径,常州高新区落实“一企一策”对症下药,实行挂图作战、项目化推进。今年以来,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常州高新区在全力以赴防控疫情的同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线上指导、线上申报、线上审批、视频会议等方式,不断刷新用地增效的“加速度”。

  今年以来,全区已盘活低效用地536亩,其中通过政府收回的增效方式盘活2家外资企业的存量闲置土地共计103亩:查特生冷河海路项目收回土地91亩,单层厂房24000平方米,这个优质闲置资源的收回将为招引重大项目提供有效承载空间;现代液压项目通过股权收购方式盘活大京机械公司存量用地66.7亩,新增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该项目已纳入2月份新增市重点入库项目。同时对全区工业企业的闲置土地和厂房开展摸底调查,首批摸排企业闲置厂房274132平方米,闲置土地611亩,形成存量闲置土地厂房清单,为下一步搭建存量土地、厂房供需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数字号脉,对症下药

  元旦前,位于奔牛镇的九号科技有限公司最新建成的两条智能电动摩托车生产线投产。而半年前,这个新工厂还是新北区内另一家电动自行车厂68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去年5月,正在计划投资建厂的九号科技有限公司在区、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将这一闲置厂房盘活,仅用了半年改造装修就实现了投产。

  “如果我们不采购现成的厂房,至少要两三年才能投产。不光时间节省了,改造的成本也比新建少,重点是减少资源浪费。”九号科技有限公司电摩工厂涂装经理徐文韬说。

  这个101亩的闲置地块之所以能被九号科技迅速盘活产生效益,得益于常州高新区在2018年底建立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监测平台。平台整合了国土、工商、税务等24个部门的106项专业数据,采集了全区5万多家企业的大数据,以海量数据打造“信息金矿”。去年,平台重点对全区8893家工业企业、近11万亩工业用地全面摸清家底,对157万余条评价数据实现在线管理、动态更新和实时查看,并通过综合评价,形成全区工业企业A、B、C、D、T分类评价报告。九号科技盘活的这块土地,正是大数据平台分析判定的D类低效工业用地。

  2019年,常州高新区聚焦工业集聚区内20亩以上的389宗、近3万亩低效工业用地,编制“低效用地地图、年度工作方案”两张清单,一企一策项目化推进,全年盘活低效用地3515亩,为纳恩博、永安行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提供了有力的空间保障。全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获国务院督查表扬并奖励土地指标500亩,森萨塔等8家企业位列全市亩均税收20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今年再增效用地4800亩以上

  “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是区域转型升级能力的考验,也是区域经济治理能力的考验。2018年,常州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结果应用,制定出台《工业企业用地增效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0%、增效用地1万亩”的总体目标。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增效用地5280亩,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

  今年是全区工业企业用地增效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常州高新区将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部署,突出问题导向,补齐短板,让“数字号脉”再提速,力争全年盘活低效工业用地4800亩以上、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

  下一步,常州高新区一方面将更高水准开展综合评价,不断提升数据精度,强化与水电气等要素部门衔接,精准匹配评价数据;优化评价体系,更加突出自主创新、品牌建设、股改上市等导向,对高新技术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等予以倾斜,强化安全生产、生态环境、能源消耗约束和诚信要求;突出产业导向,依托历年评价积累的大数据,对“两特三新”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等开展专题评价与分析,为产业发展提供运行监测以及决策参考。另一方面更高效率优化要素配置,搭建存量土地、厂房供需对接信息化平台,统筹建立全区“存量资源库”,实现线上信息采集、审核、发布和对接;探索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引导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优质企业获得感。

  (李静娴 瞿强 丽鹰 吴燕翎 图片由新北区提供)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