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暴心理学:如何预防与治理网暴
2023/05/15 12:42  新华报业网  

  网络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网络暴力现象。网络暴力是指网络使用者对通过发帖、回帖或网络创作等形式所展现的暴力行为。这种暴力常常以一个网络热点事件为核心,通过发帖、回帖、点赞、转发或网络创作等形式以道德名义对自认为不道德、不公正现象进行讨伐,并对事件相关人加以攻击、侮辱、谩骂、诽谤和人肉搜索的行为。

  网暴过程中,施暴者常常无视他人隐私,以“吃瓜不怕事大”的心态或以“正义”的道德审判心态参与其中。这些心态常常使人们突破道德底线,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侮辱诽谤、威胁恐吓的语言暴力,有人肉搜索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暴力,还有打着伸张正义旗号对他人实施道德绑架的道德暴力。

  这些网络暴力不仅侵害他人的尊严、名誉和隐私,也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与传统暴力不同,网络暴力是一种非接触性的暴力行为,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以及网络暴力的多样性,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治理的难题。

  为预防和减少网络暴力,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规则,对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平台提出了相应的监管要求。但预防与治理网络暴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弄清楚人们参与网络暴力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中国青年报早期的在线调查发现,62.6%的受调查者认为主观上恶意制裁别人是网络暴民的首要目的;57.4%的受调查者认为出口成脏是网络暴民的典型表现;56.8%的调查者认同不经当事人允许就可以公开他人隐私;54.3%的受调查者认为网暴危害当事人安全;48.2%的人认同对当事人道德品质的质疑;44.8%的受调查者认同网暴者是随大流。我们曾经对人们实施网络暴力的动机做过分析,发现主要有两个动机:

  道德审判:这种形式的暴力行为始于一个热点舆论事件,如“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在各个平台流传的疑似施暴者的短视频ID超过了200个,短视频平台在12个小时内收到接近300万条评论,还有疑似施暴者的子女、朋友,施暴者所穿衣服都被高度关注。此外,网暴行为越来越多呈现出在多个平台互相流转的现象。热点事件中容易出现备受大家同情的受难者,这些同情与怜悯,会转化对某一方职责缺失的不满与道德审判,再逐渐追问演变为网暴。公众对施暴者的声讨和对事件处理的关注甚至是质疑,是合理的言论与情绪。但如何预防合理的“声讨”越界成为不合理的网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议题和难题。

  情感宣泄:当网民的各种压力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合理排解时,这些压力就转化为存在性焦虑。紧张、焦虑、困惑、不满、失望、愤怒等负面情绪不断积累,形成一种普遍的群体心态却又无法在现实中找到排解渠道时,网络恰好为这种社会焦虑提供了排解和宣泄平台。网民在看到自己不满的事件时,会将负面情绪表达出来。特定的社会情绪会引起网民的特别关注,一旦与特殊身份群体相关的负面事件出现后,网民对与这些人相关的事件批判往往超过对普通人的指责,并且对他们的攻击也会拓展到当事人的亲朋好友。

  尽管网络暴力有多种多样原因,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网络本身特性和参与其中的网民特性。

  网络特性:网络的开放性、即时交互性、信息海量性、去中心化、高度自由等特点为网络暴力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匿名性和虚拟性导致网络发言者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网民可以用不负责任的心态参与网络讨论。部分网民缺乏对事实信息的了解,更少意识到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由于网络发言门槛低、信息鱼龙混杂且真假难辨等因素,加之网民素质良莠不齐,部分网民难以理性地对网络事件的真伪进行调查或全面客观的思考,肆无忌惮地进行人身攻击。网络群功能会导致负面情绪在同质群体中的蔓延,情绪感染的人们又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强化产生心理学上的广场效应,导致网络暴力的产生与不断发酵。一些网站商家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不考虑社会责任和公民道德,发布煽动性标题吸引网民眼球,或鼓动网友水军断章取义,以达到获利的目的。

  网民心理:网民的猎奇和娱乐心理、盲从从众心理和宣泄心理因素是造成网络暴力的社会心理基础。个别网络媒体将社会情绪作为卖点,满足了人们的猎奇与娱乐心理。网民的从众心理也是网络暴力的根源,当个体感到自我与群体的行为与态度不相符的时候,来自社会的压力或者是个体自身的压力都会促使个人从众。研究表明有38%的人仅仅是跟随其他人的观点。在激烈的网络口水战中,网民素养参差不齐,被信息洪流席卷并反复横跳,失去理性思考之后,极易做出语言暴力行为,成为网络暴力的帮手。当负面谩骂占据上风时,个体意见很快会被讨伐声淹没,而非理性的网民聚集在一起会产生共鸣。

  网络暴力无处不在,今天你是网暴的施加者,明天就可能是网暴的受害者。为了减少与预防网络暴力,政府和互联网平台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尽管网络是虚拟匿名的,但不是法外之地。通过显示IP地址、网页提示等方式,让网络施暴者明白语言的力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线了发文警示和正向引导等功能,对于一些被模型判定为不当评论的,反复提醒用户,并在评论区上线了善意提醒文案“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号召用户善意发言。其次,网络平台主动开发预防网暴功能。针对网络暴力的发酵规律,开发预防网络暴力事件进一步扩大的控制程序,从而使这一发酵过程及时中止。抖音、微博、快手等互联网平台提供预防网暴的工具和功能,发布防网暴指南手册,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多个维度,帮助用户快速有效防范网暴侵害,倡导文明上网、理性表达。

  想要从根本上杜绝网络暴力,需要网民内在的认知改变和心理共鸣。一是要大众建立起法律与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真正意识到网暴行为的危害性。要让广大网民认识到自己在网络暴力中既可能是实施者、助推者或旁观者,也可能是受害者。要让他们明白,好的网络生态需要每个人自觉从自己一言一行做起。同时,要从少年儿童开始进行预防网暴的教育,要培养网民的共情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网络中明晰事实真相,考虑受害者的感受。二是网民在遇到网络暴力时要学会冷静处理,不能轻易地被不良导向影响,要从多方面综合地看待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要保持独立客观的思维,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媒介内容和媒介工具。建议用户提升网络素养,主动了解学习预防网暴的工具和功能,做好自我防护。三是当个体遇到网暴时,可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学习使用预防网暴工具,做好心理调适,或寻求平台、社会专业人士帮助。根据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幽默和自我调侃在应对网络暴力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总之,预防与遏制网络暴力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互联网平台、媒体、创作者、普通用户、公众、政府、民间机构等各担其责,才能共同预防与治理网暴。(作者:侯玉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标签: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