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扬州:系统治理,守护“一江清水向北流”
2020/06/16 16:27  新华报业网  许海燕 颜颖  

  长江奔腾流经扬州,顿显气象万千。扬州,是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同时拥有长江与京杭大运河、长江与淮河两个“交汇点”。

  “近年来,扬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绘好生态廊道蓝图,守护‘一江清水向北流’。”扬州市发改委(长江办)副主任韩长金说,扬州在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廊道沿线1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努力把长江扬州段沿线建成生态良好、开发科学、发展绿色的示范段。

  污染治理,为生态廊道减负

  站在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王桥村的江堤上俯瞰,村庄道路平整,屋舍俨然,百米外的长江支流芒稻河碧水悠悠。“我以前在外打工,离家多年了。”王桥村村民王元龙说,看到村里环境好了,回来将老房翻新,建了三层小楼,“我这景观房,比城里别墅还美!”

  “王桥村处地处芒稻河西侧,为保证水质,近年来村里先后关闭了4个鱼塘,拆除2处猪舍,460户村民全部实现三格式化粪池改造,建造3处污水泵站,专门循环处理生活污水,环境明显改善。”王桥村党总支副书记孙邦勇说。

  自王桥村驱车行驶十多分钟,就来到了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夕阳斜照,附近不少居民在公园悠然散步,家住江广之星小区的刘成告诉记者,“小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地,根本没人来玩,现在成了周边市民最爱的地方。以前站在万福桥上远看,廖家沟两边很多砂石码头、废品收购市场、汽车拆解市场,环境脏乱差,经过最近几年政府大力整治,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

  绿树成荫的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

  “生态科技新城通过‘拆整搬建’组合拳,投入100多亿元开展生态修复,”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经发局副局长章成说,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取缔33家“散乱污”企业,整治近80家畜禽养殖场,完成26条河道清淤疏浚,新建7座生态公园,共恢复1000多亩滨水空间,“七河八岛”生态中心逐步完善。

  污染治理,给生态科技新城带来了绿水青山,也给新城人遴选项目、择优选资增添了“底气”。

  “有烟囱的不要,有噪音的不要,特耗电的不要,拼劳力的不要。” 生态科技新城工会主席韩青用一连串形象的说法,阐释了新城人的“项目观”“建设观”,新城接纳的是“含绿的投资”“带大脑的企业”“让孩子和年轻人欢笑的项目”。如今,哈工大机器人(扬州)科创中心、扬州软件园等拔地而起,一个环境优美、产业勃发的新城正在呈现。

  破旧立新,为生态廊道助力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自长江三江营取水口开始,沿夹江、芒稻河到江都引江枢纽,全线约20公里。位于扬州市江都区的南水北调源头公园已成为当地一处重要景观。

  江都区发改委(长江办)朱国圣说,为确保水源质量,2018年扬州市实施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生态保护工程,在位于夹江以北、芒稻河以东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针对水源污染风险隐患进行专项整治,建设环境基础设施,修复生态湿地风貌。

  南水北调源头公园。

  截至目前,江都区拆迁南水北调沿线棚户区50多万平方米,开展电镀、化工等十大行业的专项整治,实施水气污染防治项目1004项,关停108家小船厂、砂石码头和混凝土搅拌站。与此同时,在“沿江、沿运、沿河、沿湖”打造了15000亩的绿色生态长廊,确保一江清水向北送。

  “江都区曾是‘化工之乡’,原有化工企业363家,现在已关停304家。”朱国圣告诉记者,“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整治,我们不能再走老路。现在江都区对项目审批非常严格,负面清单上的项目一律不批。”

  江都区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破旧立新”,为生态廊道助力。2019年,江都区实施高企倍增行动计划,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件,创新资源加速集聚,2020年,江都区将以智能制造赋能产业升级,集聚培育新兴经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

  生态修复,为生态廊道增绿

  扬州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是长江、夹江和太平江的三江交汇处。6月9日,九圣村村民潘方富兴致勃勃地领着记者来到三江营省级湿地公园,只见绿树环绕,芳草茵茵,“这里的江滩原来是一个大船厂,有上千人上班,环境脏乱差,现在船厂变公园,鱼塘变湿地。”

  三江营湿地公园。

  “为了守护一江清水,村里痛下决心,关掉2个规模船厂和2个规模养殖场。2个船厂年租金40万左右,船厂周边村民房屋出租也有不少收入,关掉船厂,村民有些不理解。”九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军说,“但现在,致力于生态修复,九圣村尝到了‘甜头’。村里每年可以拿到85万元的生态补偿资金,这些钱,一部分用于补偿农民损失,一部分继续用于生态修复。未来,我们将以三江营省级湿地公园为名片,发展乡村旅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百姓的收入还会增加。”

  经过一系列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三江营饮用水源地已成为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先导示范区和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水源地水质各项指标优于Ⅲ类,Ⅰ、Ⅱ类百分比不断提升,保障了扬州市民饮用水的安全,更保障了“一江清水向北流”。

  夜幕初降,站在江都水利枢纽提升闸站上,浩浩长江水从脚下汩汩流过,一泓清水一路向北,见证着扬州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动人篇章。

  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颜颖 文/摄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