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重拾古风之美,不仅仅是穿古装
2021/04/18 07:23  光明日报  

  春暖花开,大到国家级文化景区,小到各地公园,随处可见人们身着汉服、旗装穿行其中,游客们或拍下温婉瞬间,或恣意徜徉于古典氛围……随着疫情的稳定,各地古风活动、古风旅游愈来愈火,“古风经济”成为热词。

  近年来汉服文化兴起,由汉服带动的古风消费热度大增。一项汉服产业报告统计显示,2019年在淘宝平台上汉服市场规模已超20亿元,并且保持着每年150%左右的增速。不仅如此,由此衍生出的汉服文化社团数量激增。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汉服文化社团为1300家,到2019年已发展至2000余家,两年时间增加了46%。

  当然,古风经济绝不仅仅体现在古风服装和社团的盛行。如今,很多民宿将房间设计成古典样式招揽客人,一房难求;古风摄影也成为影楼的主打项目;古风音乐创作迎来小高潮。关于古风,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消费市场日益庞大,更多的资本投入其中,更多的产业被带动起来,古风经济的红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享受。

  这其中,旅游业鳌头独占,成为古风经济发展的肥沃土壤,不少民宿、景区、网红“打卡地”和精品线路承载古风古韵,形成古风经济立体发展格局,游客们也从单一的景点“打卡式”旅游向传统文化沉浸式旅游方式进阶。

  如何通过传统文化赋能游客体验和景区活动,找到传统文化与市场消费需求之间的“融合点”,成为旅游业界正在思考的问题。诚然,在古风经济方兴未艾实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一些问题。近日,就有媒体报道古风摄影乱象,部分商家在后期选片时哄骗顾客肆意加价。此外,古风衍生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古风经济、古风旅游新业态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正确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古风经济的兴起,显性的表现之一就是穿古代服装,但古风经济应有更广泛的外延。古风经济不仅仅是穿古装,它从本质上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背后更多的是传统文化自信的回归。服装加身如没有更多文化形式赋予其中,就只能是孤芳自赏,浅尝辄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需要外在形式,更需要发掘精神内核。诗词歌赋创作、传统民俗体验、亲子互动活动……更多种类的体验、更深层次的延展,才能使古风经济发展更长久,让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毋庸置疑,年轻人是古风经济市场的消费主体,古风经济也要不断创新理念和形式,通过新的创意和设计让古风更好地进入年轻人的生活,要靠当代设计、当代审美以及时尚化、流行化的市场方式让古风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只有通过创新促进各类古风产业业态积极健康发展,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古风今韵相辉映,让文化消费更繁荣。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