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在徐州逝世,“还祖国碧水蓝天”是其毕生追求
2021/05/27 19:11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清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6日15时33分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陈清如,1926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8年至1952年就读于唐山交通大学,1959年至1960年到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先后在唐山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如是我国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与技术研究,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煤用概率分级筛;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为我国矿物加工领域的科研、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国际选煤大会首次设立的“终身成就奖”。

  “做好选煤,减少燃煤污染,还祖国碧水蓝天”是陈清如院士最大的愿望。六十余年来,他为了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献身科研工作。

  面对我国中西部缺水地区、湿法选煤既浪费水资源又污染环境的局限性,陈清如立志于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选煤之路,1984年,陈清如率先提出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然而,这一想法在当时却遭到了不少质疑,有人说,美国、苏联、加拿大等国家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研究,还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国外多年都没有搞出来的技术,我们怎么能搞成?陈清如这样回答:“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就算外国人搞不成,我们也一定要搞成!”

  整整十年,陈清如坚守一线攻克难题。1990年底,正当干法选煤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时,病魔却悄悄地降临了。陈清如突然便血,后被诊断为肾癌。学校领导去医院看望他时,他提了两条意见:“如果癌细胞还没有扩散,就尽快手术;如果癌细胞已经扩散,就立即出院,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左肾切除手术后20天,病情刚刚稳定,陈清如就坚决要求出院,没休息几天,他就坐火车赶往七台河。当时从徐州到七台河需要38个小时,中途还要转一次车。有人劝他坐飞机,他却嫌贵坚决不坐,“科研经费就这么多,能省一个就省一个”。

  1994年,世界上第一个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性试验系统调试成功,干法选煤的“天方夜谭”就此成为现实。干法选煤被称为选煤工艺的一次重大革新,陈清如也收获了“干法选煤之父”的声誉。

  晚年,陈清如进一步提出中国洁净煤的战略构想。陈清如常对学生说:“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要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解决我们国家的重大问题。”

  陈清如院士一生与煤相伴,一心为祖国工作。他常告诫学生,人的一生很短暂,人一生的时间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要不愧对已逝去的昨天,过好今天,迎接即将到来的明天。

  通讯员 李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拓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