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知丨人工智能从游戏“背景人”进阶“失控玩家”——元宇宙畅想,虚实的边界在哪里
2021/09/28 22:07  交汇点新闻  

  交汇点讯 活着,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自由城》游戏世界里,日复一日穿着蓝色T恤,喝着同种咖啡,穿过“枪林弹雨”往返家和公司的非玩家角色(NPC)盖(Guy),在偶遇后真爱后第一次尝到活着的滋味。“不愿再做背景角色”,自我觉醒后的盖“唤醒”虚拟世界里众多NPC,为争取自由和保护家园,与邪恶势力展开斗争。

  跨越现实和虚拟世界数字鸿沟的元宇宙(Metaverse)中,盖从游戏“背景人”进阶“失控玩家”——不久前上映的科幻片《失控玩家》引起全网热议,中国内地票房突破6亿大关。尽管影片的结尾极富有乌托邦色彩,但盖的故事仍让不少人陷入“失控焦虑”,人工智能真的可以自我觉醒吗?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哪里?未来,我们将何去何从?本期《科技周刊》采访相关专家,了解他们的看法。

  渴望自由,AI会自我觉醒吗?

  枪击、抢劫、撞车……《失控玩家》电影中的盖每天都在遭遇各种暴力行为,但他却习以为常。他是《自由城》电子游戏虚拟世界里的NPC,程式化的代码让他每天重复千篇一律的生活,直到他爱上了进入游戏世界的女玩家米莉(Milly),触发自我意识觉醒。盖被告知自己的真实身份,最终他决定摆脱游戏模式的控制,改写自己的故事。影片中,美好的爱情成为触发盖觉醒奇点,让他能够拥有自主意识和真情实感,那么在现实生活中,AI真的可能自我觉醒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如何定义自我意识,目前而言,对于‘何为人的自我意识’这一问题,仍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科技从业者、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告诉《科技周刊》记者,每个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没有外部指令或人为干预的情况下,AI可以自己作出决策,比如走哪条路,说什么话,此时可以将其视作为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意志;又或者人工智能为自己的存在找到了意义和目标,甚至能够作出超出算法和数据之外的事情,例如在《失控玩家》中,盖为了追求爱情,不断的打怪升级,最后成为拯救虚拟世界的英雄。“我们将很多人类的价值情感,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投射到人工智能中。而AI能否实现自我觉醒,其标准实际上还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如果人工智能真的有了自我意识,它是不是还会以人类的所谓标准去思考事情,答案不得而知。”

  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被首次提出,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人工智能带给人类一次又一次的惊喜。1997年,IBM深蓝(DeepBlue)系统首次击败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卡斯帕罗夫;2016-2017年,谷歌阿尔法围棋(AlphaGo)先后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与柯洁。如果说围棋机器人战胜人类棋手是人工智能运算略胜一筹的标志,那么人工智能辩手Project Debate击败多位辩论界冠军则似乎象征着人工智能逻辑思维的崛起。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认为,人工智能通过算法和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不排除演化出“自我意识”的可能,辅助甚至代替人类做出分析和决策,这易于发生反噬风险。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领域所使用的人工智能尚且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即不能自主推理和解决问题,而在向强人工智能进阶的过程中,一旦AI实现自我觉醒,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机器人专家、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李俊表示,人工智能有了类人“大脑”并不可怕,但当其学会自主思考,有了情感和意识,便会开始学习人类好的和坏的不同方面。“正如霍金所说,人工智能的短期影响取决于由谁来控制它,而长期影响则取决于它是否能够被控制。”

  元宇宙下,虚拟与现实如何交融?

  盖的故事发生在“自由城”,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在这里,现实世界的玩家佩戴眼镜进入游戏,做一切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可以抢劫银行,在高楼上一跃而下,也可以随意向NPC开火,通过杀戮等暴力行为赚取武器和货币,并升级游戏等级。现实中23岁还在啃老的宅男,在游戏中摇身一变成为富甲一方,拥有庞大保镖队伍的大亨;在虚拟世界平平无奇的NPC角色,在自我觉醒后一次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成为了现实国度众星追捧的“真善美先生”。

  虚拟和现实交织,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无奈,迫使人们在数字空间中重构家园,禁锢于现实社会困境中的人们仿若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在游戏空间里找到精神自由。“《失控玩家》电影中,普通玩家可以自由进入游戏,在虚拟世界里搭建的各种生活场景里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这实际上是不完全版本‘元宇宙’的呈现。”陈楸帆介绍,最早由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文森在1992年小说《雪崩》中创造的概念——“元宇宙”,可以被理解为利用区块链、虚拟空间、AR/VR等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想象中元宇宙的完整状态应该具有沉浸式体验,有着充分的、多元化的交互方式。”

  2018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头号玩家》展现了元宇宙的理想形态。在影片中的“绿洲”世界里,现实生活中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身份,所有在虚拟世界里产生的感官刺激都可以通过VR装置和体感服成为现实世界真实的感官体验。“不受传统物理限制和约束,在现有的互联网精神下,元宇宙实现去中心化、数据自由沟通、享有沟通自由,是现有互联网行业的一种新型形态。”陈楸帆说。

  听起来遥不可及,但大热的元宇宙概念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去年4月,美国歌手Travis Scott举办了一场线上虚拟演唱会,吸引了超过1200万名玩家参加;今年3月,在线游戏创作平台Roblox作为“元宇宙”概念股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Facebook、微软、字节跳动等巨头纷纷开启“元宇宙”投资……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未来数字世界或虚拟世界将比物理世界大上数千倍,工厂和建筑都将有一个数字孪生体模拟和跟踪它们的实体版本。”一个始终在线的平行数字世界正在孕育。

  几天前,最新版本的微信可以在一对一聊天场景中访问外部链接,中国移动互联网近十年的‘信息孤岛’时代被打破,期待互联网自由开放互通的理想状态的到来。

  失控焦虑,人工智能领域奇点何时来?

  人工智能自诞生起就伴随着人类对其的复杂情绪。人工智能全面战胜人类智能的奇点是否会来临?

  对此,陈楸帆认为,所谓人工智能领域的奇点,距离其到来还很遥远。“尽管人工智能被寄予厚望,但近些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主要通过所谓“暴力美学”进行,即用大量计算能力跟海量数据去训练一个模型,使其尽可能接近人类的感知与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答,但这个路径在我看来很难维持。”陈楸帆介绍,人脑其实是一个小数据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让人类智能不需要耗能太多就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结果。“我们原来靠大数据去训练机器模型,那么,有没有可能用小数据呢?目前国内外一些团队已开始这方面尝试。”

  目前大多数机器人还是刚性结构为主,不利于与人交互协作,比如工业机器人在与人协作,往往会“用力过猛”,造成对人的伤害,为应对这个问题,轻型协作机器人应运而生。“即便如此,机器人要做到像人那样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引入更多柔性结构和感知与控制的智能。”李俊举例,目前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各种软体仿生结构来改善机器人的柔性,也已经能让机器人像人一样通过不断试错学习人类的各种简单动作,比如后空翻、跳跃、叠手帕。“总的来说,目前由弱人工智能武装起来的机器人尚处于人类的掌控之下,还不可能拥有自我意识并自主地反抗人类,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随着AI武器、战斗机器人等应用落地,技术的滥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后果。

  当下,尽管人工智能已经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以人工智能系统作为辅助,但是对于一些人类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比如情感表达、人际沟通,这些却没办法被数据化和量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需要和人工智能和平共处。尽管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会让很多职业被替代,同时也将创造出非常多新的职业,这种迭代正是技术发展的魅力所在。”陈楸帆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