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疫情之下·长镜头丨记者直击“防护服”从生产车间到核酸检测点的全流程
2022/04/07 20:54  交汇点新闻  

  交汇点讯 4月6日早上7点多,卡车满载“无纺布”抵达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飞鹰路际华3521公司生产区,这些布料将在24小时内变成一件件抵御病毒入侵的“战”服。

  最先接触到这批“原料”的是“80后”缝纫工张发利。早上8点,她准时踏进工厂,因为生产的是医用防护服,公司对员工洁净工作的要求非常严苛。在正式进入生产车间前,所有工人都要经过“三重”大门——更衣间、洁净间、除尘间。在更衣间,张发利把外套、首饰、鞋等物品一一“卸下”,并清洗、烘干双手;在洁净车间,她换上了无菌防护服,把所有头发拢进防护帽中,再逐一检查袖口、鞋套,“全副武装”确保防护到位,并再一次消毒双手;最后还要进入除尘区,接受一分钟左右的自动“除尘消杀”,才能进入生产作业区……

  “但凡走出车间,就要重新再做一遍‘全流程’的准备工作,为确保生产效率,我们进车间后就不再吃东西,也尽量不喝水,直到中饭点才出车间。”跟随着张发利,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她的缝纫工位。她熟练地踩上缝纫踏板,很快几块洁白无瑕的布料便从快速翻动的针线下一一“划”过,平均每一分钟,她就能完成一件防护服的“缝纫”工作。

  缝制区域2000余平方米,100多位工人和张发利一样,守在自己的工位上,聚精会神、有条不紊地生产着,每一件防护服都要经过布料裁剪、缝纫、压胶、检验、包装、打箱等近十道流程工序。

  “我们双手下生产的每一件防护服,都会送到核酸检测点、隔离点,医院等疫情防控的一线,这是志愿者、医护人员的‘战’服,我们能做的就是确保每件质量过硬,为他们把病毒阻挡在防护服外!”车间主任张发均以“压胶”工序为例告诉记者,在这一环节,操作工人会把机器温度控制在270~280摄氏度左右,并确保缝压速度保持在每分钟25米左右。“只有这样的温度和速度,才能确保胶条牢牢‘粘’住布料、‘焊’得紧密,慢一点胶条容易化,快一点粘不住,不利于阻隔病菌。”

  无菌环境、生产标准、工艺要求,是“防护服”生产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张发均介绍,为全力保供,当前,工厂满勤出量,24小时不间断运转,200多名工人全部住在厂区,实行两班倒的工作机制,每天出货量达2万~3万件。

  下午2点,位于秦淮区的际华3521公司研发中心检测区。检测员许媛和谢萍,收到当天的第一批“检测品”。“在材料厂家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公司生产车间下来的防护服,我们都还要分批次进行检测检验,面料克重、抗渗水性、断裂强力、伸长率、表面抗湿等,每一项我们都要通过专业设备,进行专门检测。”许媛告诉记者,检测后的相关数据会报告给公司主管工程师和材料检验管理员,各项技术质量指标通过后,管理员才会“批准”货品送进仓库。

  在这场防护服“接力”中,辛勤的运输司机功不可没。

  下午5点,当地卡车司机胡常奎准点驶入际华3521公司,扫码登记、出示核酸检测报告后,进入库区盘点货品。当天,他要运输的是100箱,共计3000件防护服。“这批防护服要抓紧送到区级防护物资储备点上,社区或街道工作人员会领取一定数量的防护物资,发放给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胡常奎一边清点货品一边告诉记者。清点好后,他熟练有力地将100箱防护服搬运上卡车,他笑说,这趟货还不算多,有时候400多箱,他半小时左右就能码垛清点好,且逐一搬上车。

  “其实我们运货时间是不固定的,疫情期间,我们所有司机都是24小时不关机,无论什么时候,哪里需要运输,我们随时能上,随叫随到!”胡常奎说,忙的时候一天能来回运个五六趟,一早被“呼叫”,或者凌晨发车也是常见的。

  十几分钟后,胡常奎将100箱防护服顺利送至秦淮区物资储备点。而司机老张已在这里等候了一会儿,他需要运输几箱防护服、口罩以及洗手消毒水,送到光华路街道。清点好所需物资,并登记清楚后,老张出发了。跟随老张的车,记者来到南京秦淮区光华路街道,老张将物资一一搬下车,整齐、分类放置在街道的储物间里。随后,街道工作人员来将第二天需要的十几套防护物取走。

  下午6点,在光华路街道外十几米的马路边上,等待核酸检测的队伍已排成了“小长龙”。而在队伍的尽头,来自止马营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小夏正穿着际华3521公司生产的防护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当天她已工作了4个小时左右,核酸采样将持续到晚上9点,在这期间,如果她离开工位去洗手间或吃饭,就要重新更换防护服,重新进行洗手消毒等防护工作。“虽然目前防护物资充足,但为了不让排队检测的市民等太久,我们除了饭点吃饭,基本很少离开工位,工作期间也尽量不喝水,一直坚持到收工。”

  时间逐渐到了晚上近9点,排队检测的人群渐渐稀少。小夏告诉记者,当天下午、晚上的采集量大概有1000多人次。到了“下班”点后,记者与她攀谈了会儿,跟她说起了今天一早,在防护服生产车间、在厂区运输点看到的各个场景,说起女工张发利,她也是一天“洗”好几遍手,也是很少喝水避免频繁离开工位;说起司机老胡,他抬运几百箱货品时动作麻利,都不带歇脚的,还有他手上开裂的一些细小口子和厚厚的茧……

  “这一身防护服是各行各业人们的一路‘守护’、护送才到了我身上的,之前觉得它可靠、安全,为我们阻挡病毒,今天发现,它还更加‘温暖’。”医护人员小夏感慨,仅这一身看着简单的“防护服”,就凝结了工厂管理员、操作工、检测人员、司机、医护等无数人的辛苦付出。而这所有人的付出,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同心守护安康,期待“春暖疫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王梦然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