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做“大白的大白”!心理专家为江苏援沪人员舒缓压力支招
2022/04/22 18:51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近日,全省1.4万余名医护人员奔赴在抗疫一线,为守“沪”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星夜启程,勇敢逆行,承担着危险繁重的工作,难免出现疲惫、焦虑等情绪。4月21日,在江苏省卫健委指导下,南京脑科医院为江苏援沪医疗队开展了在线心理沙龙,帮助一线医务人员自我调节,舒缓心理压力。

  “面对危机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各种各样的反应都是正常的。”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箕君在交流中说,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突发事件来临时,他(她)们主动挺身而出,但紧急任务下遇到各种难题,也会感到无奈、焦急、倍受打击;也会因“我是救援者,千万不能出问题影响大家”的念头而压力倍增。

  “医务人员是专业救援者,但也会有创伤反应,在受疫情影响的四级划分中是需要重视的一级干预对象。”李箕君表示,疫情给一线医护人员的精力体力带来很大的考验,工作繁重时体能消耗、睡眠规律被打乱、为预防感染反复消毒的精力高度紧张……这些想法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有这样的想法并不代表没有好好工作,也不代表缺乏意志力和责任感,更不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形象,只是“因为医务人员付出得更多、承受得更多,所以反应更大。”

  当内外界的支持不足以消除压力的时候,人的情绪、躯体、认知和行为都会出现一些反应。人的身心是统一的,可以通过观察进行自我评估,实现对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判断、早干预和早处理。

  “要正确面对问题,不要羞于表达。”李箕君提醒,对于一线医护人员比较好的干预方式,一是在救援前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学习应激、调控情绪的方法;其次是尽量劳逸结合、保证饮食、睡眠和休息;第三是尽量保持与家人和外界的联络交流,寻求社会支持;最后,如果发现状态异常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团队间的同事也要相互关心和帮助。

  南京脑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马辉从具体操作层面给一线抗疫人员“支招”。在他看来,识别自己的情绪是第一位的,只有识别出自己的情绪诉求,才能接纳情绪、管理情绪。如果情绪很激烈,可以通过倾诉、宣泄、情绪隔离的方式做一些调整。也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唱歌运动、看书、写日记、洗热水澡等等安抚自己、转移注意力、让紧张和焦虑能疏泄出去。

  马辉还介绍了舒缓负面情绪的“STOP技术”,S-T-O-P分别是情绪控制的四个步骤。S是“暂停”,遇到烦躁愤怒的事,先停下来冷静一下;T是缓慢的深呼吸,一般建议要做三次,可以有效地减少冲动;O是察觉,在做深呼吸的时候,我们就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把身体感受和自己分开,身体情绪上的不舒服并不代表我们本身很差、很糟糕;P是重新评估,在前三步的基础上,相对冷静的做一个适当的决定。还有“蝴蝶拍”、腹式呼吸调整、渐进式肌肉放松、正念扫描等方式可以帮助恢复。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大白们”,每一个受到疫情影响的普通人也都可以自我调适。马辉建议要避免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把握“接近与远离的平衡”,如少关注来源不明的消息截图视频、睡前不要频繁刷手机等。

  马辉说,面对疫情的无力感,希望大家要认识到影响是普遍的,每个人都受到的影响,并不是针对我们个体的困难;也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想法,看到积极的发展的一面。

  “我们会一直在!”李箕君说,心理救援队、心理援助热线会一直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和帮助,与大家共抗疫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实习生 张子健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