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从不足60到600+,跨越40年的“护鹿”坚守
2022/05/22 19:38  新华社  

  初夏,清晨。在江西省彭泽县桃红岭,59岁的吴业飞和34岁的林忠华踩着灌木丛间的泥泞小路,不时观察周围环境,对草丛中的动物活动痕迹拍照记录……像这样的巡山,他们经常进行,一走就是近10个小时,饿了就在山里撕开一袋面包,吃上几口。

  他们是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巡护员,吴业飞1982年到保护区工作,从事巡护工作已有40年。

  “老吴是首批巡护员,对山里的一切了如指掌,我工作12年来一直喊他‘师父’。”林忠华说,他2010年大学毕业进入保护区工作时,对保护工作一片茫然。幸运的是,自己有个经验丰富的师父。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护员吴业飞(右二)和林忠华(右一)正在查看动物活动痕迹(5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郭杰文 摄

  “看脚印来判断野生动物种类和它们的主要活动范围,这考验的是‘眼力’;山上哪里有陡坡,哪里植物茂密,哪里有水源,都要像地图一样印在脑子里,考验的是‘脚力’……”吴业飞说,40年坚守,只为保护好森林里的“精灵”。

  曾经,受自然环境和人为捕猎等因素影响,桃红岭梅花鹿的数量不断减少。1981年,江西省建立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对梅花鹿进行抢救性保护,当时保护区的梅花鹿仅剩约60头。

  吴业飞告诉记者,过去人们靠山吃山,保护意识不强,清除猎套是一项重要工作。长时间清除猎套,吴业飞的手上长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护员吴业飞(中)和林忠华(左)正在山间巡护(5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郭杰文 摄

  夏季,烈日炎炎,汗水湿透衣襟,皮肤被草划破;冬季,大雪封山,在保护站一住就是半个月。每次巡护进山前,老吴和队友们会喊一句“出发,加油!”,这既是一种仪式感,更是驱散内心的孤寂。40年寒来暑往,吴业飞见证了保护区的变化,最让他欣慰的是,当地群众“护鹿”意识越来越强。

  3年前的一天,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骑着自行车来到保护站,告诉巡护员一头梅花鹿陷在泥潭里。“我们立马赶去现场,帮这头梅花鹿脱险。”吴业飞说。

  2021年初,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江西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保护区梅花鹿种群数量估计为624头,是保护区成立初期的10倍多。原本习性胆小的梅花鹿变得与人亲近,当地经常出现“推窗见鹿”“鹿群遛弯”的场景。

  近年来,保护区装上了红外摄像机,巡山用上了专业无人机。2019年,保护区联合当地政府17个部门成立梅花鹿联保委员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巡护队伍。

  “未来的保护,还得靠年轻人和高科技。”吴业飞说,相信通过一代代“护鹿”人的努力,梅花鹿种群将不断壮大。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