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医学之光缓慢照射下的阿尔茨海默病、古人如何“稻花香里说丰年” |人文周刊荐读
2022/09/23 10:46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240期)

【记录】

【文脉】

【记录】

中国13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背后——

当记忆被吞噬,爱将重新开始

“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万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国约占1000万(注:最新统计数据为1300万)。我国AD患者人均花费13万元,需要约3000万人员照护。到2050年,中国AD患者将超4000万……”翻开江苏省人民医院退休主任医师朱文元——一位AD患者“模范家属”的新书,一长串沉重的数字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阿尔茨海默病。

今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随着年复一年的宣传普及,社会的关注点逐渐从“阿尔茨海默病是什么”转向“我们可以做什么”。这一点也体现在近两年该题材电影的角度切换中。《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主要搬演此类患者时空、人物紊乱的“脑内小剧场”,近日热映的《妈妈!》则借一位富有耐心、爱心和童心的妈妈形象,展示了符合疾病规律的照护方法,更加积极的老龄观,并呼唤建立能为病患家庭提供支撑和喘息的社会支持系统。

该如何与时间赛跑

抢赢脑海中的“橡皮擦”

朱文元的爱人夏明玉是南京医科大学超微病理学专业的退休教授。2009年底,夏明玉的两个症状引起了丈夫的警惕。

一是精于理财计算的她突然移交“财政大权”。一天,夏明玉把整齐有序的家庭账本递给丈夫,说“我不能做了”,一脸求助的表情。二是,有次朱文元在厨房炒菜,随口问她几点钟了,她这样答道:短针在11和12之间,长针在6上。

不会计算、不会看钟等认知障碍,是AD早期的常见症状。因为阿尔茨海默病,夏明玉和她南医大同事陈亚新的母亲成了病友。不过幸运的是,这位母亲90岁后才出现症状,陈亚新推测,母亲得病可能和父亲先她逝世有关。“爸爸离开后,妈妈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接着就开始疯狂买保健品。”                           

为照顾母亲,陈亚新把她接到家中一起居住,奇怪的症状频繁显现:她喜欢捡垃圾;不会用电器;一连出去几趟“买喜欢吃的菜”。可怕的是出门不知避让红灯,批评她时却说:没关系,汽车会让我的。              

事实上,除了遗传、年龄、性别等不可控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睡眠不足等)以及情绪低落,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像陈亚新母亲这样,无法顺应人生变故、及时调整情绪,有可能引起认知功能下降,加剧海马体的损伤。

“你认识他吗?”

“认识,这是……是刚来的同事小张。”

听妻子称自己为“新同事”,吴旭无奈地笑了笑。这样的对话进行了很多次,每次的回答都不太一样。根据朱文元与另一位医生李晓捷合著的《阿尔茨海默病陪护手记和百问》,AD患者其实对自己的记忆力下降有一定的自知力,为了弥补掩饰,或填补记忆空白,常无意地编造情节或远事近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吴旭的妻子被阿尔茨海默症盯上是十年前,那时她刚过完61岁生日。通常,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吴旭妻子发病较早,或许和遗传有关——她母亲也是一位AD患者。

吴旭妻子退休前在南京微分电机厂当班长,手下管着三十来号人。步入花甲之年后,“女强人”变得人设不符:菜没洗直接下锅;把脏盘子扔进洗衣机;不认识菜市场相熟的商贩;不记得朝夕相处的同事;连着几次忘记银行卡的密码。吴旭一开始没多想,直到有一次,妻子“糊涂”到不像话:说好了要参加朋友的婚宴,到酒店后径直去往旁边的公园散步,把正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其实,阿尔茨海默病未必总是姗姗来迟。在2010年上映的TVB经典刑侦剧《读心神探》中,就有位30多岁的昔日“记忆天才”罹患AD。近两年,年轻化案例受到关注:对45岁的王岩来说,脑海中的“橡皮擦”过早启动,他的早期典型症状除了认知障碍,还表现在人格改变上。

王岩是镇江一家企业的技术骨干,曾带领团队攻克了很多难题,平日里指点江山,健谈而自信。细微的变化源于两年前,儿子王皓发现父亲变得沉默少言,常一个人坐在院子的藤椅上,盯着东南角的石榴花发呆,一坐就是一下午。后来,父亲胆子越来越小,见到陌生人发怵,小孩子一样,要家人寸步不离陪着。

“然而,大部分患者在得到确诊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柏峰说。因此,全社会聚焦该病的重点在于,如何对此类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义诊现场

“手表和手机的共同点在哪里?香蕉和苹果呢?我刚才说了5样东西,还记得是什么吗?”

9月20日,江苏省神经内科质控中心组织的大型义诊走进鼓楼医院,实习医生杨志远正为一位老人做测试,所提的三个问题涉及抽象思维和延迟回忆能力。他手里拿着两份量表:《中文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CA),两份量表存在功能的差别。MMSE主要判断“疾病还是健康”,MoCA则可以初步辨析两者之间的中间状态——两份量表搭配使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很有帮助。

轻度认知障碍(MCI),通常被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前身”,也有研究者将目光继续“前置”,定位在“主观认知障碍”(SCD)阶段,亦即患者主观上认为自己有认知障碍,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客观临床依据的一种认知状态。柏峰解释,主观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构成了一个可能逐步进阶的疾病谱——

“有54%的患者会在10年到15年间,从主观认知障碍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而在10年间,会有80%的患者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

很多人困惑的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障碍症状如何与衰老导致的记忆力正常衰退相区分。区别主要体现在衰退的程度和改变的范围上。“在认知方面,阿尔茨海默病可涉及4个认知域的改变,如果患者有两个以上的认知域出现了问题,就要考虑他/她是不是病了。”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程虹说。

4个认知域的障碍症状包括:记忆障碍,如近事遗忘,总是忘了关电源、天然气,找不到常用物品;视空间和定向障碍,不知“今夕是何年?”“我在哪儿?”,小区遛弯都能迷路;言语障碍,不理解别人在说啥,自己讲话时“找词”困难;执行功能障碍,复杂操作突然不会了,如许多患者都表现出不会使用家用电器,或一个总是热衷张罗生日宴的人,有一天家人惊讶地发现,他/她连蛋糕都不会订了。

“照护的灵魂,

就是对灵魂的照护”

之所以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是因为阿尔茨海默病无法被治愈、只能被改善。或迟或早,病人将走向命定的终点:生活无法自理,大小便失禁,肺部或尿路感染,最终因并发症死亡。

而在安理申、美金刚、九期一等常用药外,AD药物研发正处于艰难的瓶颈期。柏峰透露,近20年间,不下200种化合物被寄予希望,走上研发的实验台,而大多宣告失败。只有极少数直接作用于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AD的两种标志性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了FDA认证,但由于存在大量潜在性不良反应,搁浅于大面积临床应用的“前夜”。

药物治疗止步之处,是“照护”发挥广阔作为的天地。

医学人类学奠基人凯博文根据亲身经验,写下了《照护:哈佛医师和阿尔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原标题The Soul of Care,直译“照护的灵魂”)一书,书中关切了一系列让AD患者家属抓狂的难题:如何制定长期照护计划,如何帮助患者平静下来,如何减轻照护压力,如何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及时刻警醒不要让负面情绪演变成对患者语言、精神的虐待或身体暴力。书中最令人动容的,是在照料饮食起居之外,凯博文如何尽一切努力保护爱侣的主体完整性。一如他所言:照护的灵魂也就是对灵魂的照护。

朱文元堪称“中国的凯博文”。9月20日,朱文元携新书《阿尔茨海默病陪护手记和百问》走进省人民医院。分享会现场的每张小圆桌上,除了摆着赠给病患的书和果盘,还有事先冲洗好的一沓照片,全是朱文元和夏明玉的温馨合影。

朱文元和妻子夏明玉

在每一帧被定格的光影中,夏明玉无不小鸟依人,傍着她的“文”,妇唱夫随、出双入对。她的生活看起来十分丰富:有时在锻炼,有时看画册,有时得意洋洋,冲镜头展示刚完成的画作,无论做什么,眼神里总透着幸福、安全感,和满满的天真。她的病程至今维持在中期,并未进入重度——“爱情神话”背后,是丈夫在长达13年的照护中,一次次克服绝望、悲伤、委屈、愤怒,不懈地练习爱与被爱。

朱文元的这13年,像极了一场“大型闯关”,在新书中,他把这些闯关心得,一一记录在册——

难题:明(朱教授对妻子的爱称)得病后对天气冷暖反应迟钝,天冷不知加衣,天热不知少穿。

对策:把她喜欢穿的衣服放在一起,让她挑选,不要命令她穿什么。叠好的衣服按次序摆放,好让她由里到外自己穿。

难题:每次带她出去旅游,回来后她都疲惫不堪,问她景点情况,她一概不记得。

对策:到离家两站路的莫愁湖游玩,既不累,又享受到清新空气和阳光。反复去也没关系,她也不记得,散心锻炼才最重要。

难题:明生病后总是思念父母,常唱《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进入情境后,明就会痛哭流涕。

对策:陪她转换思绪,比如唱欢乐的儿歌《读书郎》,每天至少有这么两次,带她沉浸在童年的欢乐记忆中。

难题:随着智力下降,明越来越看不懂书,对她是沉重打击。

对策:为明重新组合一套阅读材料,包括毕业证书、获奖证书、职称晋升证明,还有《天南地北泰兴人》《无锡第一女子中学百年校史》,里面有关于明的片段记载。这些“高光时刻”,够她兴致勃勃地看一两个小时……

摄影 侯雨萌

朱文元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AD患者照护原则。比如,因为患者缺乏理解和记忆,在不违反常理的前提下,最好满足他们的具体要求,让他们安心、开心。要俯下身,怀着童心和患者交谈,不宜认为他们根本不值一谈,否则病情恶化迅速。不要对他们的诉求置若罔闻、不屑一顾,那只会让他们的自尊心蒙羞。倾听是照护的重要任务,要耐心、静心倾听,不时露出微笑,甚至赞许地翘起大拇指说:“你真棒!”

就这么静静地陪着明,朱文元突然明白了多年前他在医学院读书时看到的奇怪场景:老教授在讲台上授课,夫人就坐在后排听讲——她可能也是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那些外人觉得奇怪的“夫妻合体”,背后是不离不弃的深情守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0多岁的宿迁市民关欣,也正在系统性地重新学习:如何去“爱”。

关欣的母亲是宿迁一所高中的退休语文老师,八年间,关欣眼睁睁看着母亲变成了另一个人:她常一大早把衣服拿到洗衣机里洗,反复不停,一袋洗衣粉两天见底。晚上又神神叨叨,觉得家里不安全,频繁地起床开灯、关灯,四处张望。大小便失禁,一不留神就把大便拉床上,然后兴致勃勃地“堆塔”。近两年,母亲出现了更多的精神行为症状,变得古怪多疑,有次她藏在枕头下的钱不见了,硬说家里人偷了,又哭又闹,还要报警。

“尘归尘、土归土,维生素归泥土。”电影《妈妈!》中,奚美娟饰演的65岁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干脆利落地把药扔出窗外,然后一脸挑衅地看着母亲。而就在这两天,关欣的妈妈也开始扔药,一家人从哄到骗,最后无奈地投降,由着她一把将药扔了出去。

“带她去你们有共同回忆的地方转转,可以帮助延缓病情。”面对已出现抑郁症状的关欣,医生给出建议,鼓励她采用“回忆疗法”,一种针对AD患者的情感治疗方法。

立秋后,天气凉快了许多。每天早上,关欣领着母亲出门,去附近的早点铺买包子,再绕着小区转一圈。一路上,她不厌其烦地和母亲叨叨:刚走过的那位,是早点铺的老王;马路对面的菜场,才刚出新;咱门口要建一个公园,是个好消息……母亲有时一脸懵懂,有时笑着点头。东大街的五金百货店和小吃摊,曾承载着这对母女最美好的回忆,关欣就这么牵着母亲的手,像小时候母亲牵着她一样,在青石板路上慢慢晃悠……关欣突然意识到,医生建议的回忆疗法,其实也是在帮照护者找回“爱的记忆”。

医学之光缓慢照射

更需要爱与“积极老龄”

疾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常常是社会问题,阿尔茨海默病尤其如此。这首先是因为,此类患者的照护高度依赖人力。根据1:3的理想比例来推算,我国目前1300万AD患者需要约3900万人员照护。

“因为阿尔茨海默病不仅是老百姓通常以为的‘忘事’,它还常伴有精神行为的改变,如妄想、幻觉和暴力行为,到了后期,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这就要求有人24小时看护。”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陈长芳解释。

对人力资源的强需求,直接推高了病患需承受的经济成本。百般纠结之下,陈亚新把90多岁的老母亲送进了南京瑞芝康健老年公寓。好处显而易见:颐养机构人手更足,护工可以换班、彼此搭配调剂,母亲生活也丰富,没事做做操,还结交了新朋友。缺点是价格贵:床位费4800元/月,包一个单间请护工陪护,两张床加起来就是每月近万。护理费从300元/月到7200元/月不等,老母亲摔了一跤后,陈亚新赶紧换成最高护理级别,加上七七八八的费用,每月花销直奔20000元。见记者咋舌,陈亚新无奈道,这种规格在南京只算中高档,“要是去欧葆庭,我妈这样的一个月不花上3万,根本打不住。”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每年所致的社会总经济负担高达11406亿元,是癌症经济负担的5倍。除了“贵”,康复专业人才和护理队伍的庞大缺口,护理人员的专业性、责任心的个体差异及缺乏相应监管,也使AD患者家庭的“战斗”之路难上加难。

在作出决定之前,陈亚新考察了很多养老公寓:有的公寓硬件很好,但老人和护工的比例6:1,很难满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特殊需求;有的规模较小或空间规划不合理,老人只能在走廊上活动,缺乏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还有的干脆把最差的房间甚至地下室,安排给失能失智老人居住,觉得反正他们对世界“已无所求”。进了合适的养老公寓,还得“碰”上合适的护理员,有的护理员几乎不搭理老人,只是保证他“安静待着,别出事”。

“真的是苦不堪言啊!”说起养老之困,一贯乐观的陈亚新一声长叹。她尚属于经济水平较好的一类家庭。面对中国1300万个阿尔茨海默病家庭,和江苏省133万个失能失智、半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我们可能搭建起怎样的社会支持系统?

记者了解到,我省各市已有一些具体做法。如南京,今年补贴建成10个社区老年人认知症服务中心试点,内设综合评估区、休息区、助餐区,和认知刺激区、康复区、训练区等多个功能单元。去年,在南京秦淮区民政局、瑞金路街道的支持下,福寿康集团出资建设了南京首个养老创新科技园,里面除了有一间认知症服务中心,还可提供一系列养老服务,如帮助居民进行适老化居家改造,实时反馈居家养老数据,在社区建立嵌入式护理站,以及为社区内有需求的志愿者和家庭提供专业的照护培训。而就在今年9月20日,省里就“养老机构认知症照护专区标准”召开论证会,标准将于明年出台,推进照护专区建设的标准化、专业化和人性化。有了这个标准,有能力接收认知障碍症患者的养老机构将“有标可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医学界并未放弃其理想。

自2010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王彤教授团队持续进行“有氧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脑功能”的研究,从基础到临床,从医院到社区,在筛查人数20000人、干预人数3000人、建立社区合作点近50个的基础上,探索以有氧运动为主的非药物治疗改善AD和MCI的认知及脑功能机制,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如:揭示了运动为主的丰富环境能够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和海马萎缩的分子机制;从功能影像学角度证实了有氧舞蹈干预能够改善MCI患者认知相关脑区的活动水平,等等。王彤满怀憧憬:如能进行广泛的普及宣教,实施主动运动的脑保护、脑康复策略,将惠及千千万万个老人及家庭。                             

柏峰团队也在研究基于导航系统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前期研究成果显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有效靶点进行磁场刺激,可实现明显的记忆改善。为了解决这类病人不肯吃药的难题,柏峰团队同时在探索药物与材料工程的结合,希望实现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服一次药顶5~7天的奇效。

医学之光正缓慢而坚定地照向这片崎岖的领地。然而,无论医生还是家属,谈及阿尔茨海默病时不断强调的还是照护、亲情和爱——“亲情非常重要!”“护工不能代替家属!”但除此之外,有一点也很重要却常被忽略,那就是即使有人罹患了AD,也不意味着这个家庭从此失去了幸福的权力。

陈亚新发觉自己爱上了“新的母亲”。母亲有不变的一面,仍然善良,常把公寓周围凌乱的自行车摆摆整齐,对护理员说“你头发乱了,我帮你理好”,特别是,她仍那么喜欢女儿,把“我女儿又来看我”挂在嘴上。她同时变得更“可爱”了。“不对,我才63岁。”她这么“纠正”女儿。陈亚新把关于母亲的视频都细心存到手机里——也储存在她大脑海马最深的沟回里。

其实,导演杨荔钠拍摄《妈妈!》的目的,不仅在于呼吁社会提供关注,也在倡导一种积极的老龄观,一种新的关于“老去”的可能。影片中,女儿确诊后陷入了悲伤绝望,85岁的老母亲却率先振作了起来。只听她操着优雅的话剧腔,一字一顿,说出了面对疾病的智慧,和迎向人生困厄的哲学——

“生活不是按下了暂停键,说不定我们会比以前沉闷的交流更有趣,就像我们重新认识了一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周娴

 (除夏明玉外,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文脉】

今天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且看——

古人如何“稻花香里说丰年”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此庆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我国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9月23日秋分将至,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看看古人如何“稻花香里说丰年”。

设秋社日庆祝一年丰收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季中扬教授告诉记者:“从最早形成氏族部落时起,古人就有了祭神的传统。如果一年作物丰收,百姓就认为得到了各方神灵的相助。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土地是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之一。”

据季中扬介绍,《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就是关于祭祀的,最典型的是《周颂·载芟》《周颂·良耜》,是在西周初期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周颂·载芟》是春天祭祀的乐歌,《周颂·良耜》是秋天祭祀的乐歌(《毛诗序》云:“《载芟》,春藉田而祈社稷也。”“《良耜》,秋报社稷也。”),一前一后相映成趣,堪称是姊妹篇。

《周颂·良耜》中有:“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歌中展示的是秋天大丰收时一幅欢快的画面:收割庄稼的镰刀声此起彼伏,各种谷物很快就堆积成山。从高处看像高高的城墙,从两边看像密密的梳齿。于是上百个粮仓一字排开收粮入库,个个粮仓都装满了粮食,妇人孩子喜气洋洋。杀一头大黄牛,它的弯弯双角真是好看。摆上祭坛,按自古留传的礼节,做完一道道仪式。

顾树荣 摄

“‘社’字从‘示’从‘土’,‘示’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社’就是祭祀土地,祭祀土地的这一天就被称为‘社日’。”季中扬说。

据介绍,从汉代以后,“社日”一年有两次,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春天耕作之前,祈求社神赐福一年风调雨顺,时间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是指用干支纪日法时天干为戊的日子,有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六日,十天就会有一个戊日),大体在春分前后;“秋社”是在丰收之后,向社神报告丰收的喜讯,表示答谢,时间为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大体是秋分前后,合起来称为“春祈秋报”。

春社是表达愿望,秋社是庆祝收成,热闹程度并不同。南朝梁代的《荆楚岁时记》中有载:“秋分以牲祠社,其供帐,盛于仲春之月。”意思是秋社的仪式、活动往往要比春社隆重、热闹得多。

秋社有鼓乐、歌舞等活动

丰收时节,收获累累硕果,百姓感念土地神保佑的同时,也忘不了庆祝娱乐,赛神即是其中一项。赛神有赛大猪、赛大鹅等,就是各家各户的猪鹅宰杀后,摆在一块集中设祭,让神明评比,看哪—家的大,其实是给观看的人评比。

唐代张籍的《江村行》最后两句是:“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描写的就是一年农事完毕以后,大家聚集一起,举办赛神的活动。

宋代陆游有诗《赛神曲》:“嘉禾九穗持上府,庙前女巫递歌舞。呜呜歌讴坎坎鼓,香烟成云神降语。”获得丰收的农民,手持收获的稻穗来到庙宇酬报社神,女巫翩翩起舞。伴着击鼓声,祭祀的歌声四起,散着香味的烟气升空,神似乎也传来了回应。

季中扬介绍,秋社时,击鼓是重要的娱乐活动,而且是特制的鼓。“《周礼·地官》中记载:‘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古代有多种鼓,作用也不一样。雷鼓和灵鼓除了形状稍有不同外,鼓上绘画也不同。雷鼓上画的是云雷纹,取于天象,所以祭祀天神时击雷鼓。灵鼓上画的是龙纹,龙为水物,所以祭祀地神时击灵鼓。”

南宋诗人李若川作的《村社歌》中有:“清晓冬冬鸣社鼓,前村后村走儿女。田家醵钱共赛神,谢神时晴复时雨。”社鼓响起了,村民们都出来了,大家一起凑钱参加赛神的活动,感谢神给了好天气,有晴有雨。

“人们还会以歌舞、演戏的方式酬谢社神。”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徐龙梅告诉记者。南宋杨万里有诗《观社》:“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人潮涌动,锣鼓喧天,追逐着鼓声奔跑的儿童尤其可爱。带着面具的演员、唱着山歌的村民竞相登台,到处是热闹的场景。王侯将相尽管身份尊贵,但无法得到山农们那样的快乐。

宋代马远庆祝丰收的《踏歌图》

宋代画家马远创作了一幅《踏歌图》,画面内容不一定在秋社日,但也描绘了百姓庆祝丰收的场景。在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田垄溪桥,木竹掩映,几位老农边歌边舞于垄上,有两个老农似乎还喝醉了酒。在路旁,有两个儿童,出神地看着他们。气氛欢快、清朗,表达着“丰年人乐业”的意境,孩子的出现也给画面添加了一股童趣。

吃肉、饮酒,美食也不能缺

秋社是庆祝丰收,当然离不开美食。

一是吃肉。“吃肉还有仪式,在祭祀社神的地方,派一个人切割祭祀之后的牲畜。因为不能出现分得多少不均的情况,所以这个分肉的人是大家推举出来的,要求是公平公正。”徐龙梅说。

宋代胡宿的诗《田舍》中有“牧童唱田歌,孺子宰社肉”。“孺子”是指汉朝的陈平,字孺子。据《史记》记载:陈平没有发迹的时候,在家乡祭祀活动中担任主持割肉的人,他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匀。父老乡亲们说:“好,陈家孩子适合做分割祭肉的人!”陈平回:“假使以后让我主持天下,也会像分肉一样办事公正。”

唐代刘言史作诗《嘉兴社日》中有:“今年社日分馀肉,不值陈平又不均。”意思是:今年社日分余肉,没有遇到陈平这样的人,所以又不均匀。

“社肉又称福肉,据说吃了就能得到社神的福祐,小孩子吃了社肉还能伶牙俐齿,增强语言功能。”徐龙梅告诉记者。

来源:视觉中国

二是饮酒。宋朝张耒的诗《田家三首》(其一):“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意思是:秋社之日,酒如白色的麦芽糖一样,乡邻们欢聚在一起,老大爷杀牛,老大妈做菜。头上插花的大姐抱着孩子来了,老人家拄着拐棍弯着腰过来了。大家从早上喝到晚上,露着大腿,挽着胳膊,醉态尽显。去年是灾年,要花百金才能换到米,今年是丰收之年,大伙痛痛快快喝一场,你就不要笑话他们了。

三是品尝饭和糕。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秋社时的盛况:“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板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这是达官贵人的社饭,品类多样。百姓会自制社糕、社果等,社糕以面、米制成,在发酵好的面粉中加入果仁、蜂蜜、白糖,然后上蒸笼,社糕就做好了,是老人孩子都喜爱的食物。社果是用可食青草汁和面制成的,完成后分而食之。

宋代赵汝鐩的《社日》中有:“稚子求聪多啖藕,佳人怕拙例停针。饭争簇巧毋嫌杂,酒正逢时莫厌斟。”意思是:小孩子求聪明多吃藕,因为这天规定要休息,所以妇女怕变笨,也停了针线。吃饭花样多,不要嫌弃杂,喝酒正当时,不要厌加满。陆游的《秋社》一诗:“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冬冬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书因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记取镜湖无限景,苹花零落蓼花开。”徐龙梅告诉记者:“因为秋社这天放假,不应当看书或工作,所以作者感到一天都闲,而在这一天喝酒,传说可以治疗耳聋。社鼓、分肉、美酒等可见当时社日的热闹胜景,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充裕的喜乐和满足。”

秋社一般在秋分前七天到后两天的范围内,有的年份秋分、秋社与中秋节同一天,比如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9月15日,北宋刘攽作诗《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难得良辰并,仍将吉戊同”,记录了这个罕见的日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本版更多精彩内容请戳

标签:
责编:陆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