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潮·每日一读|承先桥的书卷气
2023/10/26 22:07  新华报业网  

  文|梅锦明

  开始我并不知道承先桥,尽管它已经存世366年,还离我的住地并不远。366年足够遥远,什么故事都可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我是在斗山顶上,听一老者第一次说起承先桥。开始还以为叫“成仙桥”。老者说的是八士镇土话,“承先”与“成仙”几乎是一个音,而且在我的认知里,乡间的地名,“落俗”的很多,好认、好记、好理解。“承先”之名,一股书卷气,而把承先桥听成“成仙桥”,一个“仙”字也算是种夸赞。

  驱车去找“成仙桥”,也想蹭点仙气。

  车开进后辛巷,路断了,问讯一老人,听我说要找“成仙桥”,他一脸的懵。我转口说就是一座老桥呀,老人听了有点不屑,伸手向后指指:“村口出去,右拐向北走,在江阴交界处。”从这寥寥几句,感觉在他心里,老桥没啥了不起。

  老人这么大岁数,居然不知道家门口有座“成仙桥”?但细一想,他一辈子很可能不曾去仔细关注过这座老桥,老桥好比家里老伴,伴了一辈子,喊习惯的是“孩子他娘”“老太婆”,突然有人问大名,真还说不出来。

  这个推想,在我走进桥北章家村时得到了证实。一位老妇人站在村口,正看一树的桂花。我单刀直入问起承先桥的事。见老妇人没有一点反应,灵机一动,改口说就是你们村南的那座古桥。她这才活泛起来,用一口生硬的江阴话,强调自家这边是崇村,桥建在他们村里,一直叫崇村桥。

  我从立在桥北的桥碑上看到,这桥确实既叫承先桥,又叫“崇村桥”,还叫“哑子桥”。因为古老,桥名会在民间演化出各个别名,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桥的文化内涵和不同凡响。

  踏上承先桥,我被这桥的气派、儒雅、古朴所震慑。它如同一位一直在乡间忠实厮守的绅士,令我肃然起敬。在一级级青石台阶上丈量着桥的长度和宽度,越走越像穿越时空,心里升起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桥的东西两边,湖面开阔,伞状平展,碧波浩荡,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天地;远处,高低绵延的斗山和粉墙黛瓦的错落村庄,剪影一般倒映在湖面;水面上下,桥孔圆月般围合,偶尔一二只白鹭展翅划过。

  止足细看桥碑,上边介绍,整座承先桥由方正青石块建造,桥长25米,圆弧拱顶,净跨6.5米,桥面宽3.6米,桥顶一方青石平台,1.2平方米,上刻双龙嬉珠图。两边桥栏一席靠背式座椅,方便过往行人休息和观景,桥孔上方左右两侧,两条青石螭首伸出在外。整桥明朝风格,气势非凡,给人以超脱、实用、古拙、壮美之感。

  承先桥,一开始就给了我非同寻常的印象。

  崇村白荡,水域面积1000余亩。往东北方向流去,湖面收窄后进入文林集镇,然后一路通达张家港。向西贯入白荡圩,浩浩荡荡,直至贯通锡澄大运河,汇入京杭大运河。可想而知,在古代,这里想要南北通达有多难。一荡之隔,北边一方属江阴管辖,南边一方为无锡所属,演变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土语和乡村礼俗。

  当然,再难也要过河。经商、买卖、祭拜、婚娶、走亲访友等等,以船摆渡是唯一办法。在白荡收窄处,无锡八士的辛巷与江阴文林的章家村有个古渡口。曾经的岁月,人们都从这里往来无锡与江阴两地。

  崇村白荡东南一角的斗山,民间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在此躬耕,至今留存有“舜帝躬耕处”“避雨石”“钉钯印”等遗迹。每年四月五号清明节,斗山节场影响方圆几十里,人们来到斗山西侧的舜帝殿供香朝拜。那时,属江阴一地的崇村人、文林人乃至长泾人,都会摆渡来到斗山朝拜。这世代相通的文脉,吸引了多少颗虔诚的心。

  据桥碑记载,360多年前,崇村古渡“一方尾闾行人利涉”。到了大明万历年间,有次崇村的“先大人六息公(号)曾夜卧舟中,呼元命昌,必建石梁。”这个“六息公”,大名徐茂松,夜里睡船上,等待来日渡河。他很可能做过不少的梦,一阵狂风,大浪滔天,船掀翻进了荡里,人险些淹死,财物丢失殆尽……于是,“六息公”发誓在他六十一岁后,必要建起一座石桥,那一天是“万历乙卯三月也” (即1615年的三月)。

  誓愿发下,直到过世,他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但茫茫崇村白荡,一定记得“六息公”的誓愿。

  他的儿子徐调元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前后花费42年,“始践先言。”这时已经是清朝顺治丙申十三年(即1656年)的冬天。历时42年,相隔明、清两个朝代,可以说这座桥是徐调元一辈子的奋斗。

  建这样一座气势不凡的石桥,现在想来也是了不起的工程。碑文上说:先筑起庞大的拦水坝,挖清荡底淤泥;打下大木桩,用石灰、明矾、糯米饭搅拌,层层浇灌桥基,这样打下的桥基叫“万年桩”。建桥的青石条、青石块从外地运来,垒建成桥,这一切都是不小的开支。2017年,祝塘镇政府拨款修缮,就花去人民币250万元。徐调元当时的造价,应该不菲。

  徐调元是什么人,他又是用什么方法积累财富的?他很可能是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要是他做了官再建桥,应该会有记载或传说。但在历史的长河里,这座桥就是他的功劳簿,留下了他大写的品格和人生价值。

  徐调元给桥起了名字——承先桥,这三个字用楷书阴刻在桥顶正中的檐口上,传递出非同寻常的信息。

  自古起名都是一门学问,江阴文林之地,一直有重视文化的悠久传统,这里的人们崇尚孝道、德治和个人价值的体现。承先桥向西十来公里的马镇,出了闻名遐迩的游圣徐霞客。宋元期间,迁徙于文林门村的包公后代、博学的包天麟(字仁甫),两子双双高中进士,一门出三仕,名扬四方。明代,这里走出了通政参议大夫朱唯吉、东庄居士杜御史、藏书家朱承爵……徐调元对这些肯定耳有所闻,也许是比照他们的学问,起了这个不俗的名字。

  按人之常情,他完全可以以父亲徐茂松的名字来命名这座桥,既扬了父亲的名,又可得到好名声的庇荫,但徐调元偏偏没有。从字面看,时间一久,没有人会知道谁是“先”,谁是“承”,这是他内心抱定的谦逊。另一层,这三个字可算是向全社会发出的感召:每个做后辈的,都要学习先辈的处世为人,继承先辈的遗志,哪怕付出一生,也要兑现先辈许下的诺言。

  有深意的是,当年徐调元让石匠凿“承”字时,中间少了一横,现在上桥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桥正中两侧的“承”字,366年来一直这样错着。众目睽睽之下,这只能是有意而为之。有人猜测,那二横是徐调元想要表达,这座桥是他父子两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晶,这倒真是一种智慧和寓意。

  桥架在了崇村白荡之上,从此再不会有人像“六息公”一样睡在摆渡船里,等上一夜。恍惚间,一代又一代人,历经了366年!这366年里,徐调元包括后代人,从来没有站出来说要收买路钱,承先桥默默无闻地承载起人们来去过往,把书卷气一直藏在它的责任里。

标签: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