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新一年怎么干 | 走好发展“一盘棋”,更高起点促进南北联动发展
2022/01/22 21:23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一座座大桥连贯长江南北、一条条高速铁路通达四方、一个个产业园拔地而起……在江苏大地上,南北区域间交流往来、资源共享愈发密切,区域协调发展的画卷徐徐铺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更高起点促进南北联动发展。新征程新一年,江苏如何打开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更好实现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

  各美其美,以“高峰”带动“高原”崛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1+3’重点功能区重构优化了江苏全省区域功能布局,如今已经从架构四梁八柱转向谋深落地举措的新阶段。”在省政协委员、省发改委副主任高清看来,在“1+3”中,沿江八市组成的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发展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要以“高峰”引领带动“高原”崛起,强化南京重要中心城市区域管理功能,提升宁镇扬一体化水平,增强苏锡常都市圈的国际竞争力,带动省域中轴崛起。

  “3”分别指连云港、盐城、南通一线的沿海经济带,宿迁、淮安和苏中部分地区组成的江淮生态经济区以及将徐州建成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高清认为,打开沿海地区的潜力空间,要打造南通江海联动的战略增长点,推动南通以服务沿海和苏北地区为重点,深化与上海、苏州协同对接,加快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与淮安空港一体建设,支持宿迁协同发展,共同打造现代物流“金三角”。而江淮生态经济区是江苏水韵人文特色的集中展现,要建立推动企业智能升级和绿色转型的综合支持体系,建立GDP和GEP双考核综合评价体系,支持里下河地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放大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优势。

  在“1+3”重点功能区布局中,徐州是唯一以城市进行功能定位的独立板块,充分体现了徐州四省交界的独特战略地位。省人大代表、徐州市代市长王剑锋说,徐州将锚定更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两大坐标”,加快将中心城市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编制《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在前期“1+4”合作的良好基础上,落实好科技创新共同体、内河航运和物流产业发展合作等6项协议,促进各城市同频共振、深度合作。

  优势互补,强化全产业链分工协作

  “通过与苏州市吴江区长达20年跨越长江的‘握手’,泗阳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60余户,总投资300亿元以上盛虹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省人大代表、泗阳县委书记马伟欣喜地表示,作为泗阳和吴江南北挂钩的重点项目,吴泗工业园连续七年位居全省南北共建园区综合考评第一方阵,创成省级特色园区。“接下来,我们要扎实推进12.8平方公里的新园区建设,承接和招引更多龙头型、科技型好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经济总量翻番。”马伟表示,面向未来,泗阳和吴江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互促并进的转移交流机制,分期组织年轻干部互动挂职锻炼,全力促进高端产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互通共享。

  根据新一轮南北挂钩合作的部署,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四市对口帮扶的淮安、宿迁、连云港、盐城四市,结对将进一步拓展到县区。

  新一轮的南北挂钩合作,给双方带来产业对接优势互补的发展机会。“我们的传统农业正迫切需要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在省人大代表、连云港市灌南县三口镇何庄村党支部书记周军看来,作为全国有名的菌菇种植大县,抓住结对机遇必将迎来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他建议,积极探索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生态整合”,从广度和深度上推动无锡信息化产业扎根苏北大地,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样板,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省发改委区域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让南北挂钩合作继续深化、全面拓展,下一步将多点发力。在产业发展方面,我省将在共建开发园区的基础上,根据苏南苏中苏北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围绕实现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切实加以推进,实现在同一产业链水平的价值链合理分工;在合作领域上,将借鉴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合作工作的经验做法,从产业帮扶向教育医疗、科教人才、健康养老等各领域拓展,实行全方位帮扶合作。

  互利共赢,“牵手”答好“联考卷”

  “自2001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南北挂钩合作开始,盐城、常州两地已经成为使命相连的好战友、经济相融的好搭档。”省人大代表、江苏大丰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陶莹介绍,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中,盐城积极贡献生态、农业等长板,与常州促成更多产业合作成果,双方还在积极扩大“朋友圈”——当下蒸蒸日上的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就是由盐城、上海、常州、苏州携手共建。

  立足新起点,“南北挂钩”合作亟需实现更高质量的“互利共赢”。陶莹建议,省政府帮助“基地”推进龙头企业、沿线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建设,加强长三角元素导入。他期待,推动苏南各发达市产业转移,高标准构建深度融入长三角的“4+4”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省人大代表、江苏交科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蔚认为,针对淮安地区的发展实际,建议支持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展省级创新试点园区建设,园区落户项目享受江北新区自由贸易区相关扶持政策;支持淮安与长三角中心区域城市联合共建科技园区、创新联盟,制定专门支持政策,探索“飞地经济”产业合作模式,推进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继续深化、全面拓展南北对口八市的牵手合作,关键在于机制设计。”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李刚认为,在合作理念上,双方的牵手合作要超越单纯的帮扶模式,找到共同利益的切合点,强化南北产业链分工协作,深化拓展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在合作机制上,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推动相关县区、板块以及条线加强南北结对共建;在合作路径上,苏北四市要为对口苏南四市输出劳动力、高品质农业副业产品、用地指标,而苏南四市要输出治理经验、资本、技术,把苏北四市带入全球产业链和全球市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沈佳暄 林元沁 王梦然 陈明慧 王拓 仇惠栋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