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教育 > 正文
强制亲职教育,江苏三类“熊家长”将“回炉”再造
2020/05/10 14:50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不满17周岁的成然(化名)结交不良朋友后,抽烟、喝酒、流连酒吧、甚至夜不归宿,但其父母却听之任之。直至成然伙同他人殴打、非法拘禁一名14岁的少女,涉嫌犯罪,父母才如梦初醒。

  2020年4月,鉴于成然系未成年在校学生,认罪悔罪,得到被害人谅解,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对其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为一年,同时,检察机关对成然父母进行训诫,责令其接受强制亲职教育。

  亲职教育,一个让公众略感陌生的“舶来”词汇,指的是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教育。强制亲职教育,则是指国家强制涉罪未成年人或未成年被害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接受专业的教育指导,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提升父母教养子女的技巧和能力,更在于以国家强制力督促不合格父母切实履行其监护教育职责。

  2020年3月27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和江苏省妇联下发《关于联合开展亲职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导致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成然父母们,将接受国家强制力和社会力量合力推动的“回炉”再造,努力实现从不合格家长到合格家长的转变。

  “熊孩子”的背后,必有“熊家长”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暴力化趋势,一些极端案件屡屡刺激公众神经。我省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发现,未成年人逃学、沉迷网络游戏、校园欺凌乃至违法犯罪实践背后,都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着极大关联。“‘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窝‘熊家长’,问题孩子的背后常常有问题家长的影子”。

  对有问题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法律上的规制举措主要有两种,一是剥夺监护资格,二是对其进行训诫。然而,剥夺监护资格只能针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实施,对于一般性的监护不力或监护不当者适用就违反了“比例原则”,也不利于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而训诫尽管可以产生一时的震慑效果,但因缺乏配套的、针对性的教育指导,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监护不力或不当问题。

  因此,在上述两种措施之外,增设“强制亲职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而我国现行法律也为此提供了一定制度依据。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

  而2019年《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对此进行了更加具体的规定,明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法院均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责令涉案未成年人的失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的,作出决定的机关可以对其进行训诫。

  强制亲职教育,针对三类“熊家长”

  “强制亲职教育针对的三类问题家长中,最主要的就是不履行监护职责,致使未成年人涉嫌违法犯罪的‘熊家长’。”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实施意见》,检察机关经调查评估,确定未成年人参与违法犯罪与监护人监护不当存在关联、亲职教育确有必要后,应作出亲职教育决定,要求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到指定机构报到,接受亲职教育。

  此外,不履行监护职责致使未成年人遭受犯罪侵害的“失职”家长、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但尚未达到需要剥夺其监护资格的家长,也是强制亲职教育的对象。

  据介绍,强制亲职教育以单独辅导、家庭辅导、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采取课堂教学、实境教学等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帮助监护人培养未成年人法律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教导监护人有效的沟通方式,引导其改变不当的教养方式;协助监护人加强对未成年的心理辅导,促进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养成;指导监护人重塑良好家庭关系。

  亲职教育结束后,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应出具效果评估报告,检察机关联合妇联对评估结果进行审查。涉案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完成必要的学时任务,其接受亲职教育的效果可作为检察机关处理案件的参考。

  强制亲职教育,如何保证效果?

  据介绍,《实施意见》充分吸取了我省试点地区近年来开展强制亲职教育探索的有益经验,如引入专业力量参与、“一案一策”、双向原则、注重效果评估等。

  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实施意见》明确:检察机关应当与妇联合作,构建联动机制,同时加强与公安、法院、民政、村(居)委员会等单位和组织的沟通,共同推进亲职教育工作。具体实施可由妇联推荐,经检察机关审核后,确定承接此项工作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检察机关应当与家庭教育服务机构衔接,结合个案具体情况,指导指定有针对性的亲职教育方案。

  亲职教育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意见》明确,亲职教育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两个月。

  “一个家庭一个方案”。涉案未成年人的个人情况多样,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也千差万别,《实施意见》要求,亲职教育必须结合个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制定个性化方案。为更好地实现亲职教育效果,亲职教育可吸纳未成年人共同参与,实现“双向教育。”

  注重效果评估和跟进回访。亲职教育结束后6个月内,检察机关可以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回访,重点了解未成年人监护抚养状况有无改善、亲子关系是否得以修复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尽管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最基础的影响因素仍是家庭。以国家强制力让不合格父母‘回炉’再造,督促其切实、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有助于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陈爱武对检察机关与妇联的这一“硬核”举措予以高度评价。(管莹)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