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教育 > 正文
江苏多所高校举办开学典礼寄语新生 朝阳一代开启奋斗新篇章
2020/09/17 07:40  新华日报  

  9月16日清晨5点42分,晨光熹微,苏州大学钟楼前,鲜艳的五星红旗,与东方红日一道冉冉升起。国旗下,12971名学生庄重立下“少年竞爽振我家邦”的誓言。

  大学生活是人生重要转折。连日来,江苏高校纷纷举办开学典礼,为满怀憧憬的大学新生上好大学第一课。

  迎接日出,“最早的开学典礼”是苏州大学今年一次全新的尝试,分为启程、播种、解惑、引航、征程五个环节,并在线上向全校学生、全球校友直播。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校长熊思东还与新生一起种下2020级桂花树,蕴意共同播下的梦想和希望。“年轻的你们,就像初升的太阳,最富朝气、充满希望,愿你们继承苏大人‘醒得早、起得早、动得早’的优良传统,成为续写苏大新篇章的‘朝阳一代’!”熊思东幽默地说。

  “每个人的角色可能都会转换,但问和答会贯穿人生的始终。”开学典礼上,熊思东以“答案”为主题开始演讲。他说,进入大学,人生中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已经不多,迎面而来的是题型难辨、答案难测的各种问题和考验。而成长与奋斗的意义,就是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并完成自我蜕变。大学是一个高频率集中寻找答案的地方,这里的人不畏权威,不迷信“标准答案”,以“提出问题”为最低要求,以“创新回答”为最高标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5日的开学典礼恰逢细雨绵绵,学校紧急准备5000多套雨衣,5000多名本科新生汇成一片蓝色的海洋,以昂扬的姿态,共同迎接成为南航人的重要时刻。典礼现场还请来南航校友、北斗三号总设计师陈忠贵以及南航航天学院院长、火星探测器总指挥叶培建院士。

  南航校长单忠德院士雨中演讲,强调了爱国之情。他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心中有祖国有理想,脚下就有力量。

  单忠德说,陈忠贵校友用20年的呕心沥血,见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区域到全球的发展历程;叶培建院士用50多年的深耕细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数个第一作出重要贡献;孙泽洲校友用二十载青春年华,经历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再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航天事业大发展;黄领才校友十年磨一剑,为鲲龙由纸面立项到海上首飞奉献青春年华。单忠德表示,在开学第一课讲述这些知名校友、院士的励志故事,是希望同学们胸怀一颗奉献之心,明白“奋斗之路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

  让新生们触摸学校文化和情怀,是高校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元素。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给新生上的思政第一课,特别强调学校自立校起就确立的知农爱农为农情怀。他说,新中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是以农业起家的,我们不能忘本,这既是初心使然,更是人生信条,将指引所有师生奋斗前行的方向。

  “恰同学少年,28年前,我初入南大时就像大家一样充满憧憬。”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中科院院士樊春海回忆当年。2019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时,樊春海只有45岁,创下江苏籍最年轻院士的纪录。总结自己的成功之路,樊春海寄语学弟学妹:“既诚朴,又雄伟,这是我们南京大学的立校之魂,也是铭刻于我们每一位南大学子身上的印记。踏实做事,志存高远,要把握好母校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开学典礼上,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吕建则寄语同学们,立足校园,放眼时代,投身社会,树立与时代同步共鸣、同频共振的立世格局。要有勇于探索的智慧能力,在实践与奋斗中提升知行合一的能力,达成系统化的“知”与有价值的“行”的协调与统一,致民族复兴之远,做担当有为的时代新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王拓

  短 评 >>>

  因“时”而教强思政

  从“最早”的红旗下宣誓到风雨中的开学典礼,从院士开讲第一课到“明星”校友助阵,我省教育部门、各大高校花足心思,给大学新生上好思政第一课,受到普遍欢迎。这启示我们,强化思政教育要把握好时机,做到因“时”而教。

  因“时”而教,需把握好时点。时点稍纵即逝,唯有牢牢抓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历经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许多高校一开学就开展抗疫精神主题教育,正是因“时”而教的典型做法。因“时”而教,需抓住重要时节。结合清明节、端午、国庆等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可以让节日气氛与教育氛围同向同行。因“时”而教,还需掌握好“效”和“度”。思政教育以效果为导向,也要有温度。从学生们的视角出发,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才能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心中。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时”而教,既要抓住眼前又要看到长远,既要短期努力又要久久为功,让思政教育走向日常化,才能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杨 丽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