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教育 > 正文
对话高校书记校长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郑永安:用文明滋养校园,建设“三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2020/12/15 13:53  新华报业网  

  【编者按】

  江苏作为高等教育大省,如何加快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中展现江苏作为?新华日报和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近日推出《对话高校书记校长》专栏,邀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畅谈推动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新思考新举措,敬请关注。

  记者: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您作为新一届全国文明校园代表作了大会发言。您是如何理解全国文明校园的内涵的?

  郑永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走在精神文明建设前列”。“全国文明校园”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也是党中央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面授予学校的最高荣誉称号。这项荣誉,代表着党中央对我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的肯定与激励。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明校园创建作为一项基础性、牵引性工作常抓不懈。我理解,文明校园不仅仅是环境卫生和文化景观的提升改造,还承载着社会责任和道德治理的内涵建设。文明行为的养成不是一时一地的,文明建设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全体师生,包括宿管阿姨、食堂大师傅都参与到文明校园建设中,每个人都是校园建设的主人翁。我们希望,南航的空气都是育人的。

  我们始终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秉承“传承红色基因、涵养航空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创建理念,用“献身国防、志在超越、矢志一流”的南航精神激励广大师生,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助力文明校园建设。

  记者: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这方面南航是如何推进的?

  郑永安: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律,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积极营造让老师有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的校园环境,逐步构建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四大工作体系。

  一是建立制度管理体系。成立教师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和师德建设委员会,出台系列制度文件,将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和查处警示以及师德失范“一票否决”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

  二是建立思想引领体系。创办“教师暑期学校”,建设“南航教师·半月谈”“南航人物”“南航时评”等平台载体,强化价值引领和思想铸魂,将学校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深深根植于教师心中。

  三是建立服务支撑体系。实施“五航培训计划”,构建覆盖教师全生命周期的培训体系。开通教师工作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编印《教师手册》等,帮助教师了解学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的相关要求。打造“老师,您早”“学术地图”等品牌栏目,强化服务保障。定期召开教师代表参加的“我与职能部处面对面座谈会”,第一时间将座谈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梳理汇总后转交相关职能部处,并根据职能部处答复情况编写意见反馈手册及时回应教师的关切与诉求,真正做到关心教师需求、服务教师发展。

  四是建立荣誉表彰体系。举办“师者·传承”教师表彰大会、设立“立德树人奖”,开展新教师“第一堂课”入职宣誓仪式、举行老教师把新教师引进课堂的引荐仪式和退休教职工的荣休仪式。特别是在每年的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上,学校邀请当年退休的教职工依次登上讲台,由我和校长为每位退休教工颁发荣休纪念牌。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隆重的仪式,积极在南航校园营造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氛围和文化。

  记者:新发展阶段如何加强高校的思政工作?学校有哪些特色做法?

  郑永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这就要求我们系统研究,统筹谋划,稳步推进,全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南航创建于抗美援朝烽火中,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长,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研制,“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和精神理念,始终贯穿于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浸润到一代代南航人的血液中,也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和重要原点。

  近年来,学校党委始终牢记“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崇高使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五个一”思政大课堂。率先推出“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总师系列思政公开课,邀请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和“嫦娥四号”团队等20多名校友总师担任思政工作首席专家,向师生讲授“航空报国”情怀。打造“榜样思政课堂”,开展向“人民科学家”——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八一勋章”获得者——我校校友、试飞英雄李中华等学习教育活动,连续13年举办“感动南航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打造“网络思政课堂”,发挥以徐川、何畏为代表的“川流不息”思政团队作用,依托“南航徐川”微信公众号,深挖各类课程思政资源,构建网络思政育人共同体。打造“军工文化思政课堂”,连续20年开展“军工记忆”、国防企业面对面等实践活动,拓展校外军工实践育人基地。打造“流动的思政课堂”,编演原创校园精品话剧《旋翼人生——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用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激励青年学生。

  记者:高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积淀,南航是如何做的?

  郑永安:学校在2017年召开的十六次党代会上,确定了“一个中心,五路并举”的发展战略。“一个中心”就是到2052年,即建校100年时,把南航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五路并举”,其中一条就是“走文化引领之路”,强调把文化建设贯穿到学校发展战略和各项工作中。

  近几年,我们把无形文化融入到有形景观之中,凸显南航鲜明办学特色,构建南航文化话语体系。我们修复明代太庙水井,传承历史文化,设立校风石、校训石,弘扬办学精神。还建设了以陶宝祺院士、陈达院士和张阿舟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雕像景观。打造了以飞机、直升机、导弹、火箭等实物为代表的“航空航天文化”,不断提升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育了院士林,迄今为止有150多位院士在南航校园种了树,如今小树苗已蔚然成林,教育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通过这些努力,航空报国传统和南航精神标识随处可见、触手可及,景观文化成为传承办学传统、彰显治学理想、陶冶师生情操、培育良好校风的重要载体。

  为了增强校园文化气质,我们还设立了南航版“今天我是朗读者”和“口述历史”专栏。我们把“口述历史”这项工作作为宝贵文化遗产活动来做,目前已访谈了14位90多岁高龄老教授。2018年起,我们还开辟了“南航微理论”栏目,通过加强理论研讨,对学校中心工作进行专题报道,至今已刊载122篇文章,得到了师生、校友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文化建设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为新起点,不断探索大学文化创新体制机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建设具有南航特色、体现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校园文化,为实现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文化条件。

  交汇点记者 沈峥嵘 杨频萍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