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教育 > 正文
“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江苏各地中小学的劳动课“热火朝天”进行时
2022/09/27 20:45  新华报业网  

  金秋九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始实施,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不设全国统一教材,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上新”的劳动课应该怎么上,如何让劳动课不流于形式?江苏的中小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大餐”,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探究劳动的意义。

  上好劳动课,中小学“各显神通”

  当劳动课成为必修课,课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不少学校在校园内开辟了小型菜地、稻田,还有学校开设了烹饪教室、手工坊等。

  播种、浇水、施肥……新学期的劳动课上,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的同学们正在自己承包的责任田里挥汗如雨,种植桂花、向日葵。该校副校长陈亦蕾介绍,开学后,学校开辟了“空中花园”分田到班,学生和老师们共同打造“梦想花箱”,用劳动为教学楼增添一些“鸟语花香”。陈亦蕾说:“我们希望能够把劳动教育和自然大课堂、社会新课堂、我们‘身边的课堂’紧密联系起来,把劳动教育课程化、常态化、情境化,让同学们时刻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愉悦感。”

  “作为高三学生,这是我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我们在这里种下自己的梦想。在高三这特殊的一年看着花苗花种节节拔高,将给予我们向上的力量!”苏州第一中学高三学生王子琪说。

  劳动课不仅可以增长技能,也让学生们体验到收获的满足感。掺料、和面、发面……9月中旬,一场花式馒头制作“大PK”在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四年级的谷雨班里热闹地开展起来。孩子们吃上自己做的馒头,感觉味道好极了!

  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校长胡红告诉记者,这次制作馒头所用的面粉其实是由学生们上半年种植的小麦磨制而成。她说:“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劳动实践基地,大家在教室外阳台上种下各不相同的种子,收获也是不尽相同。我们这个班级是谷雨班,因此会更多地关注生活与自然,这也是节气文化在实践中的体现。”

  新学期,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的西北角新开辟一个农耕园,四(2)班郝悦瑶说,平时在家也想做点家务,但总干不好,就被家长叫停。从这学期起,课表上多了一节“劳动”课,可以学习各种劳动技能。“现在有劳动课,我希望自己可以为家庭出一份力,学洗碗等家务活。我也希望五年级的时候,可以炒饭给爸爸妈妈吃。”郝悦瑶信心满满地说。

  除了在校内上好劳动课,校外更广阔的空间也给了劳动教育更多的展现形式。在常州市著名古典园林建筑未园,七—九年级的同学们在这里挖掘文化元素,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在新沂市港头镇社区教育中心青少年科普基地,港头镇中心小学劳动课程负责人邀请种植专家张韶君向学生科普多肉植物种植以及有机蔬菜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外劳动课程。学校将“多肉文化”与学科教育融合在一起,带领学生画多肉植物、写多肉植物、卖多肉植物等,将知识与实践相融合。

  “教学做”合一,在躬身实践中感知生活

  “劳动课究竟该怎么上?”新课标出台后,不少中小学校长坦言,尽管已经有相对完整的劳动课程体系,但围绕新课标上好劳动课,学校还需要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基地建设和课程开发等。

  新学期的第二周,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就举行劳动育人课程启动仪式。在仪式现场,发布了72项劳动项目,涵盖烹饪、缝纫、种植、木工等内容。

  游小副校长曲晶告诉记者:“我们做了三个层面的设计,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服务性劳动。”72 个项目围绕日常生活劳动,详细展示了每个年级、每个月份孩子应该掌握的劳动技能,并以任务单的形式供学生选择。比如,一年级要学会穿衣服、整理书包、扫地等;二年级则是系红领巾、晒衣服、用电饭煲做饭等;五年级教学生们包饺子、整理衣物、收寄快递;六年级劳动课程更为细致,九月份是“清除衣物上的污渍”,十月是“煮面”,十一月是“鞋柜除菌”,十二月是“清理厨房”,来年一月是“包饺子”……“孩子们从一年级进入学校到六年级离开学校,正好72个月,他们将学习这72个劳动任务,掌握72项劳动技能。希望孩子们在劳动过程中,激发劳动兴趣,增强劳动能力,培养家庭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曲晶表示。

  与此同时,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还聘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导师团,增强孩子们的劳动和综合实践能力。“播种是门学问,覆土是门手艺。种子不能埋得太深,不然不易生根发芽,种下后也不要立即浇水,会导致土壤变硬,种子生长不起来。”在农耕园内,劳动教育导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虞利俊正带着学生们种萝卜。

  劳动教育导师团如何发挥导师作用?在虞利俊看来,可以用很多种教学方式。他坦言:“比如学校农耕,还可以开设专题课程,我还可以给大家普及农业知识,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着学生去我们基地去参观,亲身体验,培养孩子对农业的兴趣。未来职业,农业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向,也是一种启蒙教育。”

  在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孩子们在学校菜园内种植蔬菜长得郁郁葱葱。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师杨瑞清告诉记者,这个菜园的“年纪”不仅比孩子们大,多年来一直是学生和老师们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1981年,我来到这所学校,当年就开辟这个小菜园,并自制器材办了小气象站,种了一片小树林。后来又有了茶园、果园、玉米地、红薯地,我们又种荷花、做陶艺,师生们受益匪浅。再到后来,学校还把这些乡土资源开放给城市学生,算是乡村教育对城市教育的反哺。” 在杨瑞清看来,劳以树德,动以壮志。“劳动教育有目标任务、场景、工具,事件,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

  “还没有哪种课程能实现这样大面积的动员,真正地将家庭、学校与社会资源整合到教育教学之中。”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告诉记者,“每个人都可以自行理解劳动课程标准,通过劳动课获得的生活经验,也能更好地辐射到其他课程中。比如,我就从劳动教育中看到了和语文的关联。”在汪政看来,有了劳动课,孩子们不愁没东西写了。“从洒扫庭除到一日三餐,从工厂到农村,从传统工艺到新技术……火热的生活迎面扑来,给了语文教育新的用武之地。”他欣喜地表示,“劳动与语文紧密相连,劳动与语文都是美丽的。”

  播好劳动教育的种子,才能更好地生根发芽

  劳动教育课广泛开展,意义深远。落实劳动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调。有老师建议,家长要从“耽误学习”“担心磕碰”之类的思维模式里跳出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洗衣做饭。同时,工厂、农场也可以开放合作,提供些实践的便利。只有创造条件让孩子真动手常动手,劳动教育这颗种子才能真正生根发芽。

  “劳动从来就不是一件小事,标志着孩子走上独立的过程。孩子们参与劳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能够培养孩子的担当与责任心。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也将逐步拥有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徐敬标告诉记者,劳动教育,既要有“劳动”也要有“教育”,倡导的是“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结合。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实践出真知。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劳动课实施,徐州市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通知》,不仅从劳动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劳动教育综合保障体系,还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对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各校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为劳动教育落地落实保驾护航。

  “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更要注重劳动背后的教育意义。其实,劳动是学科知识的躬身修行,孩子通过劳动来体会社会的生产,了解劳动如何服务于社会,这也是教育孩子勤俭节约、感恩助人的途径。在劳动教育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徐敬标表示,人与人之间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强,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之外的擅长。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未来在进行人生道路的选择时,也可以拥有更多可能,有的孩子可能更适合走职业教育的道路。

  新课标提出,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应注重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主体多元。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余颖认为:“劳动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新课标针对的不仅是学校,更是整个社会。学校、家庭、社区一方面要联动打造一体化的劳动环境,另一方面要可以参与到劳动课程评价中。”

  余颖建议,家长在进行劳动教育时,不能仅限于“打卡”,而是要更加注重对孩子劳动素养的培养。她说:“首先,父母要言传身教,自己也要热爱劳动;其次,劳动时涉及的一些生活常识、科普小知识,家长最好能及时引导,拓宽孩子的眼界。”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学校并没有安排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劳动教育教师往往由班主任或大队辅导员担任。对此,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院长张济洲表示 ,劳动教育课并不是简单的“劳动+教育”,而是要给学生构建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劳动教育的目的要素、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评价体系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是劳动教育的老师,更多的是要发挥导师作用。但从体系上来说,如果仅仅是蜻蜓点水般前往一个劳动实践基地种菜或是简单地教孩子们做家务,长此以往可能会陷于同质化,让孩子们失去新鲜感。因此,上好劳动教育课,要从师资培养入手,在劳动教育方面,需要激发劳动教育教师素养提升的内在动力,构建劳动教育教师素养发展的协同机制,优化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师资培养体系,打造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循序渐进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素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叶真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