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观潮 | 新华日报就“科技创新”连发六论,有哪些新观点
2019/07/25 18:03  交汇点新闻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在最近举行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36次会议、“第二届江苏空间规划创新与经济发展论坛”上,专家们围绕这一要求,就如何推进江苏科技创新建言献策。要推动江苏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多措并举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基石。如何推进科技创新,为此,新华日报连发六论,从营造创新环境、聚集“创意阶层”、保护和倡导创新的“可爱傻气”、重视创新的“无用之用”、以“开源”思维助力创新、重视“会场外的创新”六个角度进行层层论述。观潮君将六论梳理总结,供读者参阅。

  “推进科技创新”系列评论①

  读懂“星巴克指数”的启示

  

  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指出,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磅礴的科技动力。在最近举行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36次会议、“第二届江苏空间规划创新与经济发展论坛”上,专家们围绕这一要求,就如何推进江苏科技创新建言献策。有专家指出,可将星巴克门店数量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游客人均消费等指标一道,视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跃程度和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指标。

  这一观点,给人启迪。几年前在苏中某创新园区采访时,听到这样一个细节:为了改善环境,园区党工委把招引星巴克入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经过许多曲折、作了很大努力,终于把星巴克引进园区。

  创新园区为何要把“引进星巴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国际著名房地产顾问戴德梁行曾发布“星巴克指数”:星巴克门店数量,可以衡量一个地区商业与消费活跃程度,从侧面反映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的投资价值,一个地方星巴克门店越多,往往越有活力魅力。

  

  这其实不难理解。星巴克一般选择在白领人口最多、繁华程度最高的中心地带开业,因此,与其说星巴克越多的地方越发达,倒不如说越发达的地方星巴克越多。

  然而,问题还有另一面。几年前,苏南一家大型五金企业为加强新品研发和产品创新,引进了数名科技人才,并建造专门的人才公寓。可没过多久其中就有人提出离职,原因是“这里连个喝杯咖啡的地方都没有!”受到刺激的企业董事会后来决定:把研发中心建到中心城市去。

  科技人才真的是因为没地方喝咖啡而离职?曾听一位科创人员吐槽:我们这行技术更新很快,一段时间不和同行交流就可能落伍。搞科技的人之所以看重咖啡店及酒吧“指数”,一方面是休闲放松、交流创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们往往成为观察一个地方科创人员多不多、创新浓度高不高、值不值得留下来发展的“窗口”。

  抓创新园区建设是不是没有“星巴克”就不行?当然不是。“星巴克指数”告诉我们,推进科技创新,吸引科技人才,必须更加重视创新环境、氛围、文化的培育和营造,必须更加注重“细节的改善”,满足科创人员在心理、文化、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更加重视培育创新“森林”,构建创新生态,提升创新浓度,让科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创新有其内在规律,需要一定的生态,应脚踏实地用好自身资源禀赋,实事求是地选择产业发展方向。

  作为东部地区发达省份,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型经济基础较好,具备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推进科技创新,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科创人才的吸引力度,不断提升区域创新浓度,以优化软硬件环境吸引人才、以人才引进进一步优化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激励机制,在满足科技人才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的浓郁氛围。(刘庆传)

  “推进科技创新”系列评论②

  做精做强“创意引擎”

  

  不久前举行的“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上,有专家提出,在推进创新的过程中,要重视城市的“创意阶层”,充分发挥其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这一观点给人启发。

  什么叫“创意阶层”?就是由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诗人、画家、艺术家等共同构成的群体。这一概念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教授首创。他在其畅销书《创意阶层的崛起》中谈到:随着创意在当代经济中异军突起,在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等职业群体之外,一个新的职业阶层——“创意阶层”迅速崛起。他们敢于创新、富有创造力,对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调重视“创意阶层”就是强调,创新绝不仅限于技术发明,还涵盖一切文化和经济活动中形形色色的创意;创新不仅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艺术家,需要一切拥有创意才华的人群。

  

  当今世界,谁也无法忽视创意的力量。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且以高于传统行业24倍的速度增长,美国GDP的7%、英国GDP的8%都由它贡献。像星巴克的“猫爪杯”、优衣库的联名T恤,从中都能嗅到创意经济的蓬勃气息。拥有这点石成金“金手指”的,就是佛罗里达教授所说的“创意阶层”。他们集聚起来往往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体现为北京798由旧厂房到当代艺术园区的华丽变身、南京1912街区民国风貌与现代时尚的完美契合,也体现为上海新天地门外石库门弄堂、门内咖啡室的时空交错……创意人才带来一种艺术感、人文味,为城市打造着新的名胜,也创造着独特的创新空间。

  不难预见,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环境下,创新创意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将更加凸显,创意人才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热门争夺对象。昔日的手机行业“霸主”诺基亚曾提供芬兰1/4的经济增长,其轰然倒塌让这个国家的很多城市陷入衰退。但短短几年后,诺基亚公司前员工设立了400余家创业公司,从中涌现出“愤怒的小鸟”“部落冲突”等移动互联网“新贵”产品。由制造手机到开发游戏、提供智能硬件软件服务,生动展现创意激发的力量。对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江苏而言,无论建设创新型省份还是延伸产业价值链,都迫切需要一大批创意人才的参与。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面对“创意阶层”的崛起,我们应敏锐把握新的趋势,顺势而为、借势而进。要注重更大视野的招才引智,推动“人口红利”转向“创意人才红利”,推动“江苏制造”走向“江苏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尊重“创意阶层”的独特个性。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地区将更容易获得创意人才的青睐。换而言之,要想集聚“创意阶层”,人文环境的打造显得尤为重要。除了积极完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更要注重建立人文气息浓厚、生活设施便利、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

  组建创意学院,打造创意人才孵化器,是培养创意人才的重要方式。比如,今年亮相南京的“创意大学联盟”,由高校、政府与企业合力打造融通“创意课堂”,将孵化中小企业与孵化创意人才结合起来,展现出良好前景。要让“创意阶层”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政府搭建相关平台、开辟绿色通道,让其更多参与城市建设、产业规划等。例如,墨尔本市政府在建设维多利亚市场时,为保持原有文化风格,充分征求艺术家和商家意见后再进行设计。重视、包容、尊重,让“创意阶层”不断聚集,才能为创新发展提供更澎湃的动能。(颜云霞)

  “推进科技创新”系列评论③

  创新要有些“可爱的傻气”

  

  “在我刚开始这项研究时,人们都说我是傻子,而当我获得成功时,人们又说我是天才。”在不久前举行的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上,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理查德约翰罗伯茨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智者之语有时惊人相似!著名科学家丁肇中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做寻找新粒子的实验尚未成功之时,人们说我是傻子。但当我找到新粒子的时候,人们又说我是天才。“傻子”与“天才”之间如此之近,究竟说明了什么?

  所谓“傻子”,当然不是真傻,而是有一些“傻气”:专注、痴迷、似乎情商不高、不懂人情世故、只懂实验室研究。然而,这种“可爱的傻气”恰恰是推动创新不可或缺的一种神奇品格与力量。比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常人看来迂腐又呆笨,近乎“傻子”一样,除数学研究之外一窍不通;中国顶尖遥感学家李小文,生活简朴不修边幅,经常脚踏布鞋出入各种场合,被称为现实版的“扫地僧”,乍看也是有些“傻乎乎”;牛顿为了解人眼结构、揭开颜色秘密,将一根针插入眼睛之间;诺贝尔奖得主巴瑞马歇尔将含有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喝下,证明了它才是胃肠疾病的元凶;“两弹元勋”邓稼先,曾经不顾危险用手捡起核弹碎片,并因此受到严重核辐射不幸患癌……这些“傻气”甚至“疯狂”的举动,在“聪明人”看来,无论如何都难以理解。

  

  略加梳理,有些“傻气”的科创工作者,往往爱钻牛角尖,一条道走到黑,不问成败、不计回报;全情沉浸在喜欢的科学领域里,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辛苦,真正感受到科学探索的魅力和魔力;“情商”一般都比较低,对不感兴趣的事情“自动屏蔽”,能够心无旁骛地探索未知;能够秉持学术良知,恪守怀疑和反思精神,严守学术规范,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细细思量,这些“傻气”恰恰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须知,每个人的能量都是“守恒”的,追求物质欲望越多,通往精神世界的通道越少;其他事情上“糊涂”一些,在幽深复杂的科研过程中才能更加“清醒”一点。可以说,正是这种混合着无私、自大、勇气、好奇的“可爱的傻气”,让他们保留了探索真理的天真、专注和纯粹。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研人员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必须注意的是,功利和浮躁的风气也在不断滋长。如果“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聪明人”太多,而“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傻子”太少;如果热衷于刷论文、报项目、揽课题的人太多,而埋头科研、厚身躬行的人太少;如果花团锦簇、蔚为壮观的“成果”太多,而真正具有突破意义的“干货”太少;如果任由“精明”“圆滑”“世故”之风入侵科技创新的田园,而慢慢失去应有的专注、纯粹、爱国、奉献、奋斗等“可爱的傻气”,学术不端、道德失范现象就可能泛滥,科技创新生态就可能被破坏,最终损害的是我们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学术界和全社会都应该珍视、保护和倡导“可爱的傻气”。对有关部门来说,要注意保护科技工作者这种“可爱的傻气”,给科技工作者更多元、更宽松的“宁静书斋”和“一方书桌”,少一些行政事务的分心劳神,少一些职称头衔的压力捆绑,让科技工作者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最大限度开发自身潜能。科学的荣耀属于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仰望星空的“傻子”需要得到社会价值体系的认可和重视。当有着“可爱的傻气”的科创工作者越来越多,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陈立民)

  “推进科技创新”系列评论④

  创新要重视“无用之用”

  

  “有时候基础研究因为远离日常生活而受到责难,只有在一段时间以后,公众对奇怪的新现象熟悉了,它们才看上去比较‘实际’。”前不久,在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呼吁要重视“远离日常”“看似无用”的基础研究。

  创新要多些“远离日常”的“无用之用”,这个观点给人启迪。很多人都知道“搞笑诺贝尔奖”,设立这一奖项旨在奖励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等兴趣的科学成果。这其中,很多就是“无用之用”,但可以保护和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天马行空”中保持科技创新的“初心”,保持探寻未知世界的兴趣与动力。

  应该说,“有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导向,科技创新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解决实际问题。但科技创新也要有一些“无用之用”,有一些“诗和远方”。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没有今天的载人航天;没有麦克斯韦发现电动力学定律,就没有今天的广播、电视和网络;没有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就没有今天的杂交水稻……一些起初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发明,后来却发挥了“大用”。法拉第最初开展电磁感应实验,曾被质疑那是“无用的玩具”,这一试验却直接促成发电机的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在人类科技创新进程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丁肇中等著名科学家为何呼吁“科技创新要多一些‘远离日常’”呢?原因恐怕就在于,一些看似“远离日常”的研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短时间内又不太会看到成果和效益,因此容易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相较于“无用之用”风险大、耗时多,实用的“短平快”项目却能赚快钱,也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热衷于能很快带来效益的“有用的创新”,而那些需付出艰苦努力、耐心等待的重要领域则乏人问津。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来看,这可能带来科技创新缺乏潜力、耐力,甚至在一些重要创新方面被“卡脖子”、拖后腿,这是应该注意避免的。

  万河之水始于源,参天之木立于根。无论是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还是提供长期发展的“源头供给”,都必须有那么一群人,出于热情和好奇而“仰望星空”,勇于挑战远离日常的“无用之用”。对有关部门来说,抓科技创新,既要坚持实用导向,也要有些鼓励“无用之用”的意识。不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采取加大政府资金引导等方式,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对“无用之用”的创新给予适当鼓励和支持。

  鼓励“无用之用”的创新,须营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科研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有关部门和产业机构也应拿出足够的耐心,不僵硬限定条条框框,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创新的核心是人才,要给科研工作者宽松的研究环境,创造“十年磨一剑”的条件,让他们甘坐冷板凳、能坐冷板凳。(杨丽)

  “推进科技创新”系列评论⑤

  抓创新要有“开源”思维

  

  在“2019南京创新周”开幕式上,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说,中国技术创新之路,一方面要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应该借鉴国际上拥抱开放、共同协作的方法。这种以“开源”方式谋求自主创新的思维方法,对我们推动科技进步颇有启发。

  说到“开源”模式,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谷歌的安卓系统,它通过开放源代码吸引了全世界的开发者参与软件设计,不断为这个系统添砖加瓦,使之一步步发展壮大。“开源”的安卓系统是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推进自主创新时多些“开源”思维,既是补齐科研短板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尖端、复杂的项目,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产业创新,仅仅依靠少数人、某个企业、甚至单靠一个国家,都是无法完成的,人类“拍摄”首张黑洞照片,就动用了全球20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10余年才最终完成。

  从科学发展的历程看,学科先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各自独立细化发展,从“合”走向“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传统经典学科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学科发展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又从“分”走向“合”。而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学习壁垒”成为绕不过的一堵墙。在以牛顿为代表人物的古典物理时代,学科处于萌芽状态,一位饱学之士可以掌握大部分当时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通才,做到以一己之力带动学科进步。现在,学科研究极端深化,多数学者穷其一生只能潜心研究一门学科甚至是一个分支,对其他学科无暇顾及。从国家层面来看也是如此,绝大多数国家都只能在某些科技上保持优势,难以做到“全面领先”。比如,我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物理应用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基础科学、半导体科技等方面与国际一流还有差距。今天的学科间既存在“高墙与壁垒”,又有融合的需要,以“开源”的模式进行研发、用“开源”的思维展开合作,成为必然趋势。牛津大学去年在苏州开设了高等研究院;华为聘请了大量外籍科学家,与遍及全球的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展开合作,只有在“开源”式碰撞中,智慧之火才能越烧越旺。

  

  科学研究如此,产业创新亦然。全球化使得产业在国家间得到细分,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全部的产业上做到遥遥领先。苹果手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链整合的功劳,而同样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华为,也在供应链的细分上做到了极致。有媒体“解剖”了华为P30 Pro手机,发现其零件产地涵盖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美、日、韩。只有善于运用全球的优势资源,才能在品质上获得成功,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智慧,才能更有效率地推进创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的不再局限于制造业资源,还包括创新资源。把握这种新趋势,使之成为新动力,是我们今天推进自主创新必须抓好用好的新机遇。

  “单打独斗”的研发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需要。但我们同样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提倡“开源”思维并不等同于简单的“拿来主义”,“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因此,在进行“开源”合作时,收益可以共享,但知识产权一定要牢牢把握在手。我们应在制度设计上摸索出既符合市场规律也适应科研需要的合作体系,在共赢的基础上,开展常态化、长期性的合作,为创新注入不竭动力。(袁 媛)

  “推进科技创新”系列评论⑥

  重视“会场外的创新”

  

  “创新的主角未必是专家,也可以是普通大众;不仅是会场内坐着的这些‘科技大牛’‘创新大咖’,也包括会场外的众多普通人。”“他们可能连这个会场都进不了,但他们的创新十分可贵。社会和政府应该鼓励和重视‘会场外的创新’。”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9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上,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和大会主持人白岩松进行了上述一场对话。他们都认为:创新既是专家的事,也是普通人的事,要重视“会场外”的普通人的创新。

  要重视“会场外的创新”!这个声音,有很强的穿透力。谁都不会否认,抓科技创新,要依靠科学家、技术人员。回顾人类历史,“科技大牛”“创新大咖”们的智慧汗水和辛勤劳动成就了绝大部分的重大发明和创新。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奇才”对于人类科技进步的贡献暂且不谈,就拿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来说,其一生的发明达两千多项,拥有的专利达一千多项,对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留声机、电灯、电力系统和有声电影,都是他发明的。科学巨匠、创新强人对于科技创新和人类进步的贡献,世所共睹,无需多言。

  但是,肯定科学家、发明家的贡献,不等于忽视普通人的作用。抓科技创新,既要重视“会场内的创新”,保护好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又要重视“会场外的创新”,调动普通人参与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这是因为,普通人中蕴藏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多科技创新就是普通人完成和实现的。去年,《人民日报》在专栏“点赞中国创新在身边”中,就刊登了很多普通人的创新故事。比如,河北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护士长葛志红就获得国家专利318项,拥有密闭式眼科专用治疗盘、滴速锁定调节器等多项发明;浙江台州种地农民黄林国改进农机、设计开沟机、切根机,搞出了许多看似不起眼、实有大作用的发明。这些故事告诉人们,创新并非想象中的“高不可攀”,也不是只有科学家发明家才能做,身为普通人,只要有心用心上心,都可以大有作为。

  

  强调要重视“会场外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现在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就必须在全社会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扩大创新“基座”,提升全社会的创新浓度。如果把“科技大牛”“创新大咖”比喻为科技创新的高峰,那么,大众创新、普通人的兴趣就是支撑“高峰”的基座和高原。珠穆朗玛峰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高峰,就源于它矗立在青藏高原上。同样,一个国家要想涌现出众多“科技大牛”“创新大咖”这样的“高峰”,也必须做实做强做高其“底座”,即:普通人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能力、水平、渠道、激励措施和保障条件。创新既可以“远在天边”,比如科学家的重大项目;也可以“近在眼前”,在一些具体小事上作一些创新性改进。只有“会场内的创新”与“会场外的创新”相互激荡、相互补充,才能奏响科技创新的宏伟乐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重视“会场外的创新”,就是建设创新型劳动者的重要方面。对有关部门而言,重视“会场外的创新”,一方面要深化认识,改变“科技创新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而不是普通人的事”的狭隘认识,重视普通人在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在政策、资金、项目、环境、文化、容错机制等方面,为普通人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便利和支持。要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重视创新、个个参与创新的浓郁氛围,引导人们立足岗位、紧扣需求、解决问题,从小事做起,大力创新,共同为建设“科技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刘庆传)

  交汇点记者刘庆传 颜云霞 陈立民 杨丽 袁媛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