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探索 |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9/10/15 22:14  新华报业网  杨频萍 王拓  

  

  交汇点讯  科技期刊是国家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包括很多院士在内的科研工作者一直关心和呼吁的是,中国距离拥有《自然》《科学》这样世界顶级期刊,到底还有多远。日前中国科协、教育部和科技部等7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随着整体科研实力的增强,中国的科技期刊如何能与科研论文一样越来越强,走上世界舞台?

  科研论文亟需中国“阵地”

  缺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长期以来是科研工作者的心结。

  今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写道,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离期刊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与我国科研论文发文数量,以及科研竞争力相比,科技期刊现状是完全不相称的。

  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科技期刊5052种,其中约90%诞生近40年,已进入了世界科技期刊数量大国行列。但整体来说,数量多而不强,传播力影响力有限,尤其缺少世界闻名的科技期刊。

  好论文“肥水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根据中国科协的数据,在物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近10年世界最高被引前50名论文中,我国作者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告诉记者,在气象领域,我们的学者要花很多版面费,将自己的文章发到国外期刊上去。文章被国际期刊登载了,国内的大学还得付出高额订阅费,购买期刊的数据库,才能让国内的学者阅读到这些论文,得知最新的科技进展。

  有学者指出,这不仅仅是个学术平台,更是“掌握学术创新的发言权” 关键所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曾表示,同样水平的科研成果投稿到国际知名大刊,与科技强国期刊的作者相比,我们的文章经常被搁置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评审通过。我们的成果要被国外的期刊来认可,我们自己不能做主。这对于我国的创新科技成果尽快被认定和传播是不利的。办好我们中国的科技期刊,我们就可以自己做主。

  要有文化自信 不能“单打独斗”

  其实,我国中文科技期刊也有过辉煌的历史,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以及青蒿素等重大学术成果,都曾发表在国内的中文科技期刊。

  在很多学者看来,过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科研评价的异化。高校等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职称、资助、奖励等考核评定过程中,过于注重国际期刊,甚至“重洋轻中”。

  “我们形成了一个怪圈:期刊水平不高造成论文外流,论文外流造成期刊水平下降。”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以化学领域为例,中国作者高被引论文占全球高被引论文比例为30.42%,但中国期刊高被引论文占比数只有0.37%。

  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方式也难以适应现代的市场化、集群化运营。

  在我国5052种科技期刊中,仅出版1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205家,占期刊总数的83.75%,没有形成爱思维尔、施普林格这类世界著名学术出版集团同时出版2000多种期刊的集约规模效应。

  有学者指出,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长期延续传统“小作坊”办刊模式,使得编辑部在实际运行中,在把握学科前沿、引导学科发展、紧跟学科进步、掌控办刊方向等方面能力显然偏弱。分散、孤立的经营模式还导致期刊自身融合发展能力不强,在应用先进数字出版技术、打造国际化自主经营平台、加强传播营销、培育编辑出版人才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而放眼国际主要期刊出版集团,一直在集群化、平台化运营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学术资源,做大做强,极力巩固其竞争优势。近年来,各大国际出版集团纷纷创办新期刊,抢占学术资源。“特别是一些大牌期刊社采取‘级联式评审’方式,品牌期刊如果不能录用,编辑就向稿件作者推荐转投其下一级子刊,通过逐级‘筛选’的方式消化了大量优秀科技论文。有些期刊一年就可以发表2万多篇文章。”

  弯道超车,期刊发展之路有径可循

  推动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舞台。近年来,包括院士在内的科研人员已经开始这项工作。王会军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有两本英文期刊,其中有一本已经是亚洲最好的英文期刊。另一本是他在所里工作时创办的《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英文版)》,发的都是短文,审稿和出版过程非常快,为的是推动学术交流的效率。“我们愿意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做这个事情,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引领性的工作。”

  “此次行动计划的出台,让我们这些期刊工作者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与未来充满期待。” AME出版社创始人汪道远表示,“是时候重拾自信了。因为无论是基本条件,还是意识水平,我们都具备了‘造船出海’的底气。” 如今,AME已经创办60余本专业医学英文国际学术期刊,其中,18本被PubMed收录,12本被SCI收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一系列期刊将陆续被PubMed和SCI收录,其影响力和影响因子也将不断提升。

  记者注意到,此次计划的出台,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全产业链上的关键短板,系统构建支持体系,在项目设置、遴选方式、支持方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和创新。提出了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等7个子项目。

  计划无疑是针对了中国期刊存在的弊病。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科技期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融合出版与传播,信息服务和传播手段更是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更缺乏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学术资源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表示,我国期刊运营方式可以借鉴大型国有企业混改模式,推动形成真正的出版社和出版集团,打造体制的平台、制度的平台、资源的平台、人才的平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看来,积极推动开放出版,这是本土科技期刊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除了鼓励国内优秀成果投到本国期刊之外,也要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办刊人员的国际化。

  “办好一本期刊,需要专业的策划、运营人员。国内目前还没有系统性的学术编辑专业,缺乏人才队伍培养。”汪道远指出,学术编辑专业应该是一个融合文理,又有较强英语能力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培养的学生既可以担任未来国际化的中国期刊的编辑,也可以担任科研人员的学术秘书,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目前就在积极探索,准备和高校以合作成立研究院的形式开始硕士和博士的培养。江苏科教实力强,学术氛围浓厚,我们也希望能够和江苏的高校积极合作。”

  汪道远说,“对于国际期刊的标准及如何评估高影响力期刊,目前业界有一定的共识:一个标准的国际期刊,要有良好的国际化融入性,如作者、读者、引用、包括开放学术市场、在国际数据库的显示度等;同时也要开放、协同、参与这个行业的交流与讨论,共同应对这个行业的变革与创新。赶超国际顶级杂志,这不是一件急的事情,我们要有信心、耐心以及恒心。”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王拓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