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他们为何获得江苏首个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2020/03/14 22:56  交汇点新闻  杨频萍 蔡姝雯  

  交汇点讯 日前揭晓的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首次增设了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宣益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获得该奖项。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他们披荆斩棘数十年,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为我省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今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对两位院士进行了专访。

  祝世宁院士:基础研究之路很长,要把冷门做成热门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曾在专栏中这样评价祝世宁及其团队的工作:“该工作第一次用光学材料对爱因斯坦方程精确模拟,非常漂亮地演绎了广义相对论的部分思想。”这是因为他们在芯片上实验演示出了黑洞的视界、天体的引力透镜效应和宇宙快速膨胀导致的拓扑缺陷-拓扑宇宙弦,开拓了用光学芯片研究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的新途径。

  “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我本人及团队的激励和鞭策,对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次极大的鼓舞。”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近日五部门还联合发文,采取多项举措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此时颁发,契合了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有其特殊意义。

  祝世宁感慨地表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与一贯对基础研究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省委书记娄勤俭,副省长马秋林都曾经来到南大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加强基础研究提出指导意见。感谢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未来江苏高新技术的发展,我们基础研究工作者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祝世宁说,基础研究之路很长,要取得突破,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一个团队长期不懈的积累和坚持。80年代初期,南大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计委首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当时的冯端、王业宁、闵乃本等先生提出了微结构科学,闵先生后来又提出了“介电体超晶格”材料体系。“从少有人了解和支持的冷门方向,坚持研究二十年,我们才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从那时候起,我们初步将材料体系建立起来。基础研究就是如此,不能今天追这个热点,明天追那个热点,而是要把原来不被关注的领域,通过自己的科学的判断,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把冷门做成热门,做成国际的前沿。”

  目前,祝世宁作为领衔科学家,正带领团队积极布局下一代芯片——铌酸锂集成光子芯片的研发,这是省科技厅启动实施的八大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之一,通过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通作用,探索新原理,发展新技术,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技术加速落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关注科学问题,也要关注国家重大需求,这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职责。”他说。

  为加快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祝世宁牵头在南京江北新区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南智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把光电子芯片技术作为重要研究方向。成立一年多来,研究院组建了10多个研究团队,吸引了包括材料、物理、光学等领域的专家,瞄准下一代光电子芯片技术发展在基础材料、器件工艺等方面的需求,开展研发工作。“目前,光子芯片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尽早布局光子芯片研究,将来就不会再遭遇芯片‘卡脖子’问题。在这场以铌酸锂集成光子芯片为核心的国际竞争中,江苏省有明显的优势, 抓住机遇尤其重要。”祝世宁说。

  宣益民院士:做基础研究,从国家需求出发

  “此次获得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激动,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关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宣益民说,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省委、省政府多年来也一直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对科技人员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向省委、省政府以及关心科技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也感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给我们团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感谢我的研究团队,成绩的获得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努力。我将把此次获奖作为新的起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大的贡献。”

  宣益民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6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对于基础研究突破的心得,他用“国家需求、科研兴趣、执著追求、创新激情、开放合作”来概括。

  作为我国工程热物理领域的著名专家,宣益民在能量高效传递、利用与控制研究领域,取得了系统的、原创性的学术成果。他揭示了近、远场热辐射传输与调控机理,发展了热辐射的理论;建立了高功率密度电子设备热控制方法,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性能与可靠性;丰富并拓展了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理论与应用,有力支撑了重大装备的研制和发展,提升了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

  作为国际纳米流体的开拓者之一,宣益民引领了国际纳米流体的研究,推动国内100余家单位投入到纳米流体研究领域,使我国纳米流体的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前沿。他建立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理论与方法,率先提出了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公式和对流换热准则式,揭示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强化机理,创新性地提出了光子纳米流体概念和纳米流体太阳能体吸收方法;原创性地提出了包括非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和超材料在内的近场热辐射模型,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法,构建了太阳能宽光谱、等方性的高效捕获吸收方法和聚光光伏-相变-热电耦合新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人体生物体传热的双能量方程模型,建立了考虑局部效应与界面效应的高功率密度电子设备热分析与热设计方法,发明了器件-组件-系统多层次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热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新型大功率雷达、通信产品热控系统研制等。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蔡姝雯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