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苏创 | 苏州南京跻身全国十强 江苏创新生态城市构建迈向3.0
2020/07/14 20:38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近日,由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联合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多家机构研究完成的《“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在苏州发布。报告从样本城市的创新主体、创新协同、创新环境3个一级指标入手做出测评。苏州、南京分列第4、第7位,跻身全国创新生态指数前十强。

  创新生态是衡量区域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科技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南京的创新生态密码在于创新协同平台建设和创新主体培育;苏州旨在营造良好的创新投资和生活环境;生态化思维成为激活城市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江苏创新生态城市构建已从1.0的要素思维进阶到2.0的工程化思维,正迈向3.0生态化思维。

  南京创新生态密码:重协同,创主体

  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通常为企业、科研院所或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主体强,则该城市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强。南京的创新生态城市密码在于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先手棋”,提升建设质量,力保市场主体,不断孵化引进科技型企业。

  “从目标数量上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新签约新型研发机构78家,新增孵化引进企业1204家,累计孵化引进企业已超过5000家。”南京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主体已经成为创新型企业自觉追求。在南京新港高新园科创基地,南京尚吉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实现了3D打印关键原料“南京造”。该公司副总经理唐明亮告诉记者,国产钛粉末稳定性、一致性不够好,进口粉末又成本高昂。为此,团队自主设计一套全自动化连续化的高性能金属粉末制粉装备,确保了粉末产品成分均匀性好、纯净度高、批次稳定性佳,进一步提升了国产装备的技术含量。

  创新协同是本次报告中的一级指标,创新协同平台建得怎么样,海内外互动如何?南京交出自己的“成绩单。”南京创新周刚落幕不久,“江苏结构优化与智能安全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在南京浦口区随之揭牌。这座创新协同中心由结构优化领域的国际学者、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谢亿民教授领衔,江苏省力学学会、河海大学等单位协同建立。谢亿民表示,该协同中心将解决航空航天、船舶、桥梁建筑等工程领域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真正实现“产业引领+项目支撑 +团队主导”。

  事实上,南京已建立多个创新协同中心,2019年的数据显示,南京已在海外建立19个创新协同中心,南京创新“桥头堡”亮相全球。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立海外协同创新中心,是南京集聚创新资源,参与国际创新活动,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的重要路径,也是为南京企业走出去,国外技术引进来铺设快捷通道。以南京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为例,其先后在美国硅谷,英国牛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地建设新区海外创新中心,形成引进海外创新资源联动网络,实现人才团队和创新项目落地的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

  苏州聚焦创新生态环境:招才引才,求贤若渴

  创新生态环境佳不仅体现在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佳,更呈现在吸引国内乃至国际精英人才扎根。苏州环境优美生活宜居,自古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今年以来更是明确提出设立“苏州科学家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汇集各路英才。

  7月10日,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首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启动。作为苏州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已连续举办12届,通过创业周引进、培养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占苏州总量一半以上。“科学家就是苏州的‘爱’,‘硬核’科创就是苏州的‘菜’。”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在当天的活动上表示,苏州将用三年左右时间引进 1万名高端急需人才,并将引进一批具有重大影响、重大突破的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卓越管理者等一流人才(团队),给予“一事一议”“上不封顶”的特殊支持。

  “苏州城市重才爱才的氛围浓厚,经过多次考察,决定连人带企业落户苏州。”中国医药创新公司首席运营官周勤伟博士说,2019年 “信达生物”选择落户苏州,除其区位优势除外,更多考量的是苏州突出的亲商文化、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活的宜居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你能体会到一种‘三观’层面上的契合:这是一座清洁的、环保型城市,而我们的商业模式同样如此,”周博士表示。“我们从事的是拯救生命的产业,——而这一点,优秀的人才是认同的。”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上市公司数量也是本次报告的重要监测指标,苏州在该指标数上获得全省“双料第一”。据江苏省科技厅去年12月份公布的第四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示名单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苏州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052家,占全省总量的29.3%,有效高企数量全省第一。苏州市统计局于今年 6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苏州市上市公司共有153家,位居江苏上市公司数量第一位。“上市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企业拓宽了直接融资的渠道,更重要的是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完善治理、吸引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在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苏州企业通过再融资,有效改善了企业债务结构,为企业持续再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常州无锡一脉相承:中外牵手、“保姆式服务”

  苏州南京跻身全国创新生态指数前十强在江苏打头阵,其他城市也“不甘示弱”。得益于创新生态城市的基因在江苏一脉相承,常州、无锡等城市的创新生态体现在中外合作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常州拥有雄厚的先进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人才储备,其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形成吸引全球著名科研院所的“强磁场”。近年来,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中心、中瑞产业合作园、等国际合作基地纷纷落户常州。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5年来,已集聚各类中以合作项目近百个,涵盖生命科学、现代农业等领域。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CI3孵化器负责人依兰表示, CI3是一家以色列人运营和管理的孵化器。这个孵化器以快捷、安全、低成本的方式 ,协助海外中小企业在中国建立并逐步提高制造能力,如今已成功入驻了十多家以色列及欧美企业,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创新生态。

  营造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同样是作为创新生态城市的重要维度。今年4月,无锡举办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企业入驻仪式,10家创新企业抢先入驻。无锡在投资环境营造上充满信心,而信心的建立,来自于外企与无锡常年友好合作的积淀,更得益于“无难事,悉心办”的良好营商环境。深耕无锡27年的阿斯利康,对此深有体会。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无锡“保姆式”服务下,阿斯利康从生产片剂起步,以“总部经济”崛起两次登顶无锡纳税榜单,当下正致力于打造构建创新平台型企业。

  “创新生态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牵头研究者、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施琴芬博士认为,创新从1.0的要素思维进阶到2.0的工程化思维,逐步演变到3.0的生态化思维,多元共生、智慧进化、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是激活城市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城市要形成区域生态圈和核心竞争力,必须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把脉城市创新发展的症结,提出城市创新发展的良方;同时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新兴企业的“鹰眼梧桐”、对成长企业的“精准滴灌”具有引领和靶向作用。

  她指出,创新生态是一个复杂系统,要看深悟透道清绝非容易之事,这是研究的难点也将会是研究的创新点。研究团队将对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较为长期的监测,对城市创新发展的愿景与路径进行长期的追踪与研究。

  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徐嘉曼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