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江苏首创集萃研究生3年记:破联培“空对空”,解企业真难题
2022/07/07 22:37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集萃学院成立,这也是我省第三家“集萃学院”。过去,高校毕业生由于培养体系与评价机制的原因,实践能力和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现在,江苏产研院推进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与高校院所共同实施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

  视觉中国

  “产学研用的本质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转移,而面向产业、面向未来培养的集萃研究生,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江苏产研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表示,“希望能给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带来一些变化。”

  特色培养模式,搭起企业与高校“联姻”桥

  6月底,西浦-集萃学院的首届联合培养硕士毕业生张琳结束了18 个月学制的多媒体通信专业研究学习,将前往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完成毕业课题研究。“我将在研究所完成激光雷达项目,把无人消毒车应用到复杂场景中。”张琳说。

  张琳所读的研究生属于校企联系培养项目,该项目的起源要追溯到2014年。当时,江苏产研院成立并建立了专业研究所,旨在与国内大学及科研机构加强联系、交流合作。建立之初,一个问题摆在产研院眼前:很多企业希望高校帮助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人才需求。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创新的源泉,但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江苏产研院副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郜军坦言。面对这种现状,江苏产研院想要为高校和企业搭建起一座“桥梁”。2019年,江苏产研院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启动了与国内高校开展产教融合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工作。截至去年年底,江苏产研院近百家专业研究所、合作企业与国内60余家知名高校开展了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共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3000余名。

  集萃研究生有何独特之处?郜军表示,“集萃研究生”生源全部来自高校在读研究生,研究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真实的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双方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设置研究方向、设立奖学金、组建研究团队、配备双导师、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开展科研攻关……最终企业获得创新技术、学生获得创新机会、学校获得创新成果。

  “高校目前的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有时会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郜军举例说,比如学生把精力放在学术论文上忽略实践;许多工科教材滞后于实际情况,部分老师缺乏相关工作经验,造成了高校培养机制和产业实际需求有一定脱节。郜军表示,在实践过程当中要打开学科和教育的边界,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符合产业与社会需求的人才。

  特训营转变学生思维,校企联培避免“空对空”

  “企业的实习环境是校园里无法提供的,这是我最大的感触。”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2019级研究生桑惠民感慨。去年7月,他参加了江苏产研院举办的“集萃特训营”。第一次来到企业,桑惠民感到非常震惊:“学校实验室面积有两三百平方米,但企业车间里,光一个设备占地可能就有几百平方米。”

  经过特训营一个月的训练,桑惠民感受到了思维模式的变化。“校内实验往往注重产品本身的性能,但授课专家们更在意产品的社会价值以及影响。”

  南京工业大学集萃研究生指导老师范益群表示,“集萃学院将研究生的培养与企业的研发、技术的创新、江苏乃至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让学生能够去研究和解决当前产业界面临的真实问题,真正学到东西、做出东西。”

  刘庆坦言,以往的许多校企联培往往是短期实践,容易“空对空”。确定研究课题,就是避免“空对空”的重要一步。“培养不能只是派学生去企业转一圈就完事,要把产业真需求、技术真难题凝练定义为研究生培养课题,坚持‘项目制’培养方式为主要特点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刘庆说。

  郜军补充,多方主体如学生、学校、政府、园区、企业等,包括类似江苏产研院的综合型创新机构,共同参与、联合打造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成长和发展的体系和生态,才能有效避免“空对空”。同时,学校要改革人才培养制度与体系,平台要支撑培养期间学生参与的课题项目,政策也要支撑学生后续的创新创业,这样才有利于把联合培养真正做实。

  联合培养成共识,校企合作入佳境

  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自2019年开始推进后,期间不乏困难曲折。“一开始可以说是两头都‘冷 ’。高校‘冷’,企业也‘冷’,就我们这个桥梁比较‘ 热’。”郜军回忆。高校有顾虑,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有的西部高校担心人才流失;而部分企业也没认识到联合培养对自身的作用,觉得就是一个形式,虽有迫切需求却难觅一才。

  对此,江苏产研院制订并修订了《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服务办法》,明确培养流程及各方职责,设立集萃研究生奖学金;配备校外辅导员,做好集萃研究生在联培期间的人身安全等保障措施;探索支持校企院所联合创新项目;提出覆盖各方的引导激励机制等。

  经过3年的努力,联合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校企联培也渐入佳境。郜军告诉记者,集萃研究生除了通过校内外双导师、理论实践双平台来联合培养,许多合作高校也已将集萃研究生纳入到招生计划中。同时,集萃学院也在建设中。它既是高校的二级学院,也是未来集萃大学的分部。继西交利物浦大学成立首个集萃学院后,中国矿业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也建立了集萃学院。

  集萃研究生培养模式由江苏首创,全国独有。“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江苏产研院也在积极参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的畅通流动,这也将为集萃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探索带来更多可能。”刘庆表示,未来,平台将“量质并进”推动集萃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不断探索机制与课程理念、提升培养质量,积极扩大集萃研究生的数量规模。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推动建设一批集萃学院。郜军期待,通过3-5年的努力,平台能够打造一所为江苏、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产业创新型的集萃大学。

  交汇点记者张宣实习生孙广哲常誉中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