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砌筑状元不想做瓦工,说明了什么?
2020/11/17 19:19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抹水泥、放砖、刮浆……在第五届江苏技能状元赛上,最人引注目的莫过于一群00后展示娴熟砌筑手法。这是江苏首次在学生组推出砌筑竞赛项目。

  此次砌筑项目取名“传承”。主办方希望通过大赛,吸引更多年轻人传承中国古建筑的精巧构思,将建筑文化传承下去。

  不过,记者现场采访发现,这些技法娴熟的小瓦工们却少有未来专业从事砌筑的想法,甚至此次大赛的砌筑冠军也表示,希望未来做一些与现代建筑设计相关的工作,不会满足于做一个瓦工。参加砌筑项目总决赛有14名选手,记者随机采访其中6位,只有一位明确表示未来想从事古建筑砌筑,一些选手认为,纯粹的瓦工活太苦,也不太体面。

  对此,砌筑项目裁判长,全国技术能手、“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张喜平表示很理解。“我已经无奈了很多年。”从业近40年的张喜平笑着表示,面对建筑业招工难现状,建筑施工企业也通过产业化建造、机器换人等方式减少对传统技术工人的依赖,但一些高端建筑、古建筑领域需要大量技术精湛的工人,也正是这些匠人,打造了著名的北京故宫、苏州园林。

  因为从业人员少,这几年瓦工收入不断增加。张喜平以古建筑领域为例:一个会铺屋面、做墙角的瓦工,一天至少可以赚到300元;如果会做老寿星、鱼龙纹,每天可以轻松挣到800元;“如果工作时间再长一些,技术再精湛,各工程队肯定抢着要,胳膊都要被拽青了”。但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宁愿孩子少挣钱,也不愿意让孩子学这种苦脏累的技术活。无论是普通建筑工地,还是古建筑行业,现在瓦工年龄多在45岁以上。

  砌筑项目多次列入江苏状元大赛,刚开始有近30人参赛,今年只有14人。因为缺少年轻人,“香山帮”的传统技艺也面临失传的风险。为此,苏州去年专门制定出台“香山人才计划”,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人才的培养。

  “我收徒弟,一般收有女朋友或者已婚的,因为现在女孩子一听说是泥瓦匠,都不愿意嫁,长期以往,徒弟学手艺的心就不定,难以成才。”张喜平解释说,因为“要学到古代砌筑人的工艺,带一个徒弟比带一个研究生还要费功夫,除了基础理论、更多的是实践操作,至少要‘学三年帮三年’,出师难、成为大师更难。”

  职技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佘玉龙介绍,目前省内仅有3所学校开设有砌筑相关专业。“不是学校不愿意开,是实在招不到人。”据了解,此次参加大赛的选手,很多来自建筑相关专业,比如建筑工程技术、施工技术,有的甚至是物业管理,砌筑也只是选手们平时的一门实训课程,一些人甚至为了参赛临时进行训练,从最终的参赛作品看,14名选手技艺水平相差也很大。

  其实不仅是瓦工,木工、钳工、焊工等很多传统技艺,都面临同样问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教练、南通职业大学曾庆杰老师表示,目前建筑企业普遍存在收入倒挂,一个熟练砌筑工月薪上万元,但拥有大专学历的施工管理人员月收入也就四五千元。即便这样,年轻人还是觉得施工管理职位更体面。

  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文 张琦/摄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