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云祭·缅怀① | 五条岭上,三代人接力守墓75年,为330多名烈士找到“家人”
2022/03/29 21:45  交汇点新闻  

  交汇点讯 新扩建的盐城五条岭烈士陵园即将对外开放,陵园内青松苍翠欲滴,新落成的纪念碑巍峨高耸,让原先1米多高的五条土岭的墓区更显庄严肃穆。

  清明临近,55岁的卞康全更加忙碌了,每天早早赶到陵园,忙着为每一位烈士的坟头添上一抔新土,忙着寻找烈士亲属,忙着擦拭墓碑、清扫卫生……这样的做法,从他爷爷那时开始,祖孙三代人,至今已经坚持了75年,从未间断。

  三代人75年守英灵

  五条岭烈士陵园位于如今的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庆元村,这里长眠着2000多名盐南阻击战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以及“慰烈工程”迁至陵园的近千名英烈。

  1947年12月,盐南阻击战在盐城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前赴后继,激战四天四夜,共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虏3000多人,我军也有2000多名战士血洒疆场。由于战事频仍,条件所限,无法一一建坟,烈士的遗体只能以叠葬的方式匆匆安放在挖好的五条沟内,堆成五条长岭,每条岭长约40米、高1米多、各有31个坟茔,民间称其为“五条岭”。去年3月份,五条岭烈士陵园提升改造工程启动,计划从原占地10亩扩建至50亩,新建烈士纪念碑、盐南战役纪念馆、无名烈士墙、党员宣誓墙等。

  五条岭上,青草75年荣枯,卞家3代守护墓园风雨无阻。当年,卞康全的爷爷卞德容参与掩埋烈士遗体,父亲卞华当时才8岁,就站在旁边。此后,卞德容夫妇常带着卞华去五条岭除草添土。

  在卞华16岁那年,卞德容离世后,他成为第二代守墓人。结婚后,妻子程庆莲和卞华一起守,有了孩子,夫妻二人带着孩子一起守。分田时,不少人因为五条岭是墓地,不敢要后面的田,“我们不怕,那里埋的都是革命烈士。”卞华说。

  对卞华两口子来说,五条岭里埋着的,是和家中亲人程步凤一样的人。程步凤是卞华的远房舅舅、程庆莲的堂叔,参加革命后于1948年被捕入狱,敌人严刑逼供未果后将其杀害。但当时十来岁的卞康全不能理解父母的做法。“我们兄弟姐妹在家把饭都做好了,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但母亲还在五条岭慢慢添土。她一边添土,一边跟我们说:埋在这里的烈士和堂外公没有区别,都是我们最亲的人。”

  跟着父母,卞康全接过守墓的“接力棒”。就这样,当年一句“他们是我们最亲的人”在卞家传了下来,在言传身教中一代代默默坚守,从祖父祖母,到父亲母亲,再到卞康全自己,三代人接力守护英灵,75年不曾离开。

  帮助英烈寻亲不停息

  拔草,添土,守好墓,等着烈士的亲人。可他们的亲人什么时候才会来?卞康全不知道。“我能做的,就只有好好守护着,等待着。”

  2009年,五条岭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翻新修整,前来瞻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也是从那时起,卞康全萌生了一个想法,与其等待,不如主动帮助烈士们找寻亲人。

  后来,盐城当地组织各村镇收集信息,出版了《难忘五条岭》,书中包含751名烈士名录。卞康全和当时在涟水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工作的王继华交流中,又获悉85名葬在五条岭的涟水籍烈士名单,836名烈士“有了名字”。

  有了烈士的信息,帮烈士找到亲人,就成为卞康全心中的执念。2018年,他开始往这836名烈士籍贯地寄送“寻亲信”。

  “兹有您家先人XXX烈士,资料查得在1947年盐南阻击战中壮烈牺牲,被当地人民群众安葬在盐城市步凤镇庆元村二组(原港南组)的五条岭烈士陵园中,今致函您家,特告之,了结寻找之心愿。”落款是五条岭守墓人卞康全,并留下他的联系方式。

  起初卞康全自掏腰包寄送了300余封信,2020年亭湖区邮政局在五条岭举行党建活动,感动于卞康全的行为,决定为他免费提供信封、免费投递。

  《难忘五条岭》被卞康全翻了又翻,有的书页已掉落,烈士名单上做了不同标记,用来区分已联系上、信寄出被退回、未寄出……然而,有些信件常因“原址查无此人”被退回。2019年初,头条寻人“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组联系卞康全,表示愿意免费帮忙一起寻找烈士后代。卞康全当晚就将836名烈士名录以及已找到后人的烈士名录发给对方。依托地理位置弹窗技术,项目组在今日头条App上将这些烈士信息陆续弹窗到烈士的家乡。

  泰州的季福林烈士正是通过今日头条的“弹窗”被家人“找到”的。

  “72年了,二伯(二爷爷),我们终于找到您了,您该回家了……”2019年12月,一场特殊的祭拜在五条岭举行:因为身体不好,季福林的侄儿季士勋在泰州靖江家中穿戴整齐,通过和在五条岭的儿子电话连线,完成隔空祭拜。

  截至目前,通过寄信、头条弹窗等方式,五条岭有330余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卞康全说:“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媒体、志愿者、政府等多方努力的结果,我敬重这些人。”

  卞康全家中珍藏着一只风筝,是一位山东籍烈士后人收到寻亲信找到五条岭,并带了这里的土回家(意为“迁坟”)后,寄给他的。卞康全一直小心收藏,从未给孩子们放过。“烈士就像这风筝,从山东飘到这里战斗,并葬身于此,但风筝的线一直没断,一直在家人手中攥着。于是,家人千里迢迢地来接烈士回家。”

  几年来,卞康全先后寄出上千封信。多年来,卞康全帮助烈士寻亲的脚步从未停止,通过写信、网上发布以及和媒体、志愿者合作等方式,五条岭330余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卞康全有个心愿,希望有一天,这里的2000多名烈士,都能有他们的亲人来祭扫。

  五条岭成心灵归处

  每天,卞康全都非常忙碌。

  第一件事就是对着烈士纪念碑三鞠躬,再诵读一遍毛主席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

  五条岭的地,卞康全每天要扫好多次,尽量保证地上没有叶子、花瓣等,“让烈士和参观者都有个整洁的环境”。讲解要说好多遍,让来瞻仰的参观者尽可能多地了解那段历史,讲解前他也要对着纪念碑三鞠躬。电话要接好多个,有单位联系来参观的、有烈士后人来寻亲的、有邮差退信的……频繁的联系,卞康全手机打坏了好几部,号码从未换过。只要有未接来电他必定回拨,“万一是烈士后人呢,如果是打错的,我就说声‘对不起’再把电话挂断。”

  少年慕英烈,一生不了情。五条岭似乎已成为卞康全的心灵归处,他变得和祖父、父亲一样,离不开这里。日记本、登记簿、烈士遗物,甚至是参观者敬献花篮上的挽联、退回的寻亲信……与这里相关的一切,都被他用一个个纸箱、行李箱分类收好,整齐摆放在书架上。

  其中一只纸箱专门用于存放烈士的遗物:残破的搪瓷碗、断裂生锈的军刺、10多支“黎明”“勒铭”“新星”等牌子的钢笔……这些是在五条岭烈士墓的历次整修过程中,卞康全靠自己微薄的积蓄,从挖掘的民工手中,搜集购买的烈士遗物,他都用红纸包一一包好,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珍藏家中、悉心保存。关于这些烈士遗物的搜集时间、经过等,他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在卞康全的家中,一本本厚厚的来宾登记簿,里面记录着2010年4月以来前来祭扫五条岭英烈的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和留言,他将这些登记簿与自己的日记本合并称为“陵园记事簿”,如今,这样的记事簿已经攒有15本。卞康全说,能为烈士守护陵园,是他最感自豪的事,这是他最高的荣誉,他会一辈子守护好这些为人民而牺牲的英烈。

  策划 王晓映

  统筹 唐悦金亦炜

  采写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祝洁 通讯员 尹丽珊 倪 玲

标签:
责编:华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