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时政 > 正文
深度 | 火力全开!“东南第一州”这场大规模拉练,“练”了什么科目?
2021/04/02 10:17  新华报业网  

  进入四月,二季度赛程鸣哨打响。

  这两天在淮安,一场聚焦特大产业项目的“拉练”,迅速掀起项目攻坚新热潮,激发出比拼追赶超越发展的热情。

  实际上,近一个月来,淮安瞄准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火力全开,“动静”不小。这背后,“东南第一州”乘势而上谋求突破、奋发图强争先跨越的迫切和雄心展露无疑。

  重特大项目拉练“晒单”

  在迎来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等多重特殊时点的辛丑牛年,为了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江苏每座城市都用足牛劲牛力,出新招、出大招。

  用足“牛劲牛力”,更要牵住重点工作中的“牛鼻子”。众所周知,经济发展,项目先行。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各地都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竞逐高质量发展赛场的关键招,展现出“比学赶超”的火热态势。

  淮安自然也不例外。就在2月底,在“新春第一会”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淮安市市长陈之常为一年工作定调:要强化“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凝神聚力抓项目、坚持不懈优环境,以牛力牛劲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提速提质提效发展。

  随之,淮安迅即摁下“快进键”,围绕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和项目建设,一系列战术部署密集铺开。

  从最近看,这两天,淮安市委、市政府集中利用两天时间,组织召开重特大产业项目攻坚拉练暨工作推进会。

  会议行程密集而丰富。3月30日下午,招商引资讲座请来昆山的专业招商人才分享经验。3月31日,陈之常率队赴9个县区园区,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用一整天时间,现场观摩17个项目,并在每个县区园区最后一个项目点听取工作汇报,由挂钩市领导现场点评。

  比如,在涟水县,“观摩团”观摩特创线路板技改、立创电子元器件生产一期项目。涟水总投资45亿元的6个重大项目签约。全县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2个,总投资105.7亿元。一季度,涟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25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5.9亿元,超序时进度2.4个百分点。

  对于涟水项目建设战果,陈之常感到高兴。他说,抓发展、抓项目就是要在党委领导下,四套班子齐上阵,九牛爬坡各出力。涟水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他希望涟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像初升的旭日一样,焕发出无限的光彩,迸发出无限的激情。

  4月1日上午,淮安又召开重特大产业项目攻坚推进会,市发改委、考核办、工信局、商务局、市委台办纷纷“晒单”,汇报产业项目招引进展战况。

  从数据看,1-3月,淮安220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59.14亿元、占年度计划32.1%,已开工项目177个、开工率80.45%。截至3月底,淮安新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0个,完成年度目标18%,其中,1亿-10亿元项目78个,10亿-50亿元项目12个。总体来说,淮安项目建设有了新成效、新变化、新气象。

  但问题和不足仍然存在。陈之常指出,比如在重特大项目攻坚方面,项目的数量、规模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大项目新项目不够多。

  正因此,这次攻坚拉练的目的也非常明确。陈之常将其概括为三点:

  一是晒成绩、找差距。通过项目拉练、现场点评、会议通报等形式,展示最直观的形象进度,促进各县区园区加压奋进、共同提高。

  二是聚共识、开新局。释放“招商引资是一号工程、项目建设是头版头条”的强烈信号,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导向,迅速掀起项目攻坚新热潮,确保首季“开门红”、奋力实现“双过半”,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学经验、拓思路。开展招商引资讲座,学习先进地区产业链招商实务暨台资招商实践经验,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的眼界思路。

  “我们要把重特大项目攻坚突破作为固根基、强脊梁的主抓手,全力跑出项目招引的加速度、干出项目建设的快节奏,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陈之常说。

  具体做法,就是“五四四四”——

  突出聚焦产业链招商、聚焦领军企业招商、聚焦重大战略招商、聚焦市场化招商、聚焦情感招商“五个聚焦”;

  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强化县区园区“一把手”主体作用、主要经济部门主导作用、开发园区主阵地作用、专业队伍主力军作用“四个作用”,压实项目招引责任;

  提升项目签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四个率”,注重项目质态质效;健全宣传推介、统筹调度、要素保障考核激励“四个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攻坚突破演好三种角色

  发展产业项目,必然离不开企业主体。对于淮安来说, “一切围绕项目干”也必然“一切围绕企业转”,重点骨干企业培育也是主攻方向之一。

  3月初,淮安召开第十二期党政亲商会,这次的主题指向鲜明——“培强骨干企业、做优产业链条”。

  陈之常表示,专门召开“党政亲商会”,就是为了更加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持续营造重商亲商浓厚氛围,不断提升主导产业支撑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而参加这次会议的企业代表,都来自“十四五”期间淮安要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

  对于这三大产业,淮安已经亮出勃勃雄心——

  “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新型交通装备、高端基础零部件、新型智能化装备3大类特色产品,建成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水平高、特色产品优势突出、创新要素集聚水平高的省内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优先发展印刷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封测、LED等半导体产业基础好领域,创新发展5G、大数据、高端软件等产业,建成国内新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聚力打造食品加工智能化全国领先、一二三产联动效益突出、产地品牌优势显著的全国知名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可以说,这些产业也是淮安项目建设的攻坚方向。为此,陈之常要求各级淮安各级党委、政府要当好三种角色。

  一是做高效落实政策“接线员”。当前,针对产业和企业发展,淮安已出台不少政策和操作方案。比如,每个产业都有产业规划、工作专班、产业基金、专业智库、产业图谱、专属政策包的思路,制定3个制造业主导产业发展行动方。此外,海安还出台百亿工业企业培育方案。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淮安明确,各主要经济部门要牵头梳理上级的各项惠企政策,形成政策清单,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主动帮助企业用好政策、就高就快兑现政策。

  二要做优质贴心服务“店小二”。去年,淮安创新开展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搭建党政亲商会平台、建立政企直通车等举措,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今年淮安要持续巩固政企对接联系的常态化机制,加大水电油气运等保障力度,统筹全市范围内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指标,集中用于保障重大项目、重点企业。

  “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服务企业向前一步、深入一层,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真正让广大企业家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没有后顾之忧,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陈之常说。

  三要做互利共赢发展“合伙人”。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企双方的密切合作。实现既定培育目标,需要政企合力奋进,不因时间转换、人员变换而轻易动摇。只有超前谋划布局,做大做长产业链条,才能形成集群集聚优势,努力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一个特别的细节是,当天亲商会上,每位企业家应邀提供1-2户产业链关键企业名单。这份名单,将作为政企双方合力攻坚突破的“作战图”。

  “瞭望君”了解到,今年淮安市级层面还将组建产业投资集团,主动领投、跟投关键产业链项目、龙头引领型项目,为产业发展当探路者、推动者。

  “组合拳”直击堵点痛点

  不光是“会上”抓,更为系统、全面、精准、常态化的举措,淮安也已早就安排上。3月初,淮安推出“1+4”政策措施“组合拳”,拳拳打向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

  这其中的 “1”,就是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以更好地强化经济运行保障。这个“政策包”共有9部分20条,条条都是“干货”,从鼓励支持企业增产增效、延续部分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加大稳岗服务保障用工,到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完善城乡物流配送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抓紧抓实安全生产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巩固强化经济运行保障。

  比如,在鼓励支持企业增产增效方面,全面排查全市企业生产情况,对当前订单多、任务重的企业优先加强要素调度保障;延续部分财税金融扶持政策,持续开展外贸企业全面金融帮扶行动、制造业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推进行动,加大对外贸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较多的企业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的中长期信贷融资支持力度。

  再说这个“4”,也就是开展“春风送岗·暖心留淮”新春用工服务月、省市重大产业项目会办、政银企信贷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专场对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4项行动。

  比如,3月5日,淮安市政府召开省市重大产业项目会办会,化解一批制约项目建设的土地、环境、产能等问题,为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扫清障碍。

  “瞭望君”了解到,近期,淮安将组织召开全市重大产业项目融资推进会,组织一批银行机构、担保机构与项目建设单位现场签约,推动全市金融机构加大对淮安220个重大产业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今年淮安还将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政银企信贷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专场对接。

  此外,淮安近期将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五大类60条措施,以更好服务市场主体。今年还将打造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诉接速办”升级版,实现“服务更优、程序更简、审批更快”。

  如今,这一系列“组合拳”初见成效。根据统计数据,1-2月,淮安经济复苏势头看好——

  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9.1%,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7.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0%。其中,项目投资增长74.3%,工业投资增长34.1%。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3.6%,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42.1%;

  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2亿元,同比增长28.4%;

  实现进出口额58.6亿元,同比增长52.6%,增速排13个设区市第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外贸增速20.4、22.5个百分点,处于高速发展梯队。

  至于这套“组合拳”到底能释放出什么样的能量,相信今后会有更为清晰的答案。

  撰稿 新华日报记者 胡兰兰

  图片 赵启瑞 管伟法 视觉中国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