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爱国情 奋斗者】两本书改变的人生!沈树忠:没有逆袭神话,只有不懈坚持
2019/07/15 11:46  新华报业网  樊玉立 杨频萍  

  “没想到我得奖的新闻会登上微博热搜,更没想到自己还成了很多人眼中‘逆袭’的学渣!”近日,从意大利米兰领取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回到南京,向交汇点记者直言他的“意外”。沈树忠表示,希望借助这一契机,唤起公众对古生物学、地层学等基础学科研究的重视与了解。面对众多网友膜拜他落榜后逆袭的“传奇”经历,沈树忠则略显无奈:“高考考得很差也能有出息,我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典型’!两本教材改变了我的人生,但我高考落榜再考上研究生的经历并不传奇,更谈不上奇迹。”

  

  不知道什么是微博热搜

  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应更多元化

  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与化石、实验数据打交道,或奔波在世界各地做野外考察,这是沈树忠的常态,30多年来从未改变。向记者展示他在各地多年来的考察成果——化石和照片,用动画演示模拟地球演变过程,说起他珍爱的古生物地层学专业,沈树忠兴致勃勃。“你看,5亿年前大陆板块漂移前澳大利亚和我国西藏地区的陆地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逐渐分离。2亿年前,大西洋还没形成呢,所有的大陆板块都是在漂移的。”

  当记者问及他是否知道自己上了微博热搜,这位头发花白的院士却瞬间变成了小学生:“我之前并不知道什么叫微博热搜,更不知道自己上了热搜。老实说,从科学的意义上讲,古生物学、地层学这个学科本身毕竟相对小众,现在被吹捧成这样,我觉得有点过了。”沈树忠对交汇点记者直言,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广大民众如果能借机了解更多在地层学、古生物学领域长期默默无闻、坚持不懈的科研工作者,媒体多宣传一下他们的事迹,这肯定是一件好事。

  

  沈树忠谦虚地表示,与其他学科相比,做古生物学、地层学研究,更多地是一种观察性研究,不需要太高的智商,但必须甘愿坐冷板凳,有耐心有毅力肯持之以恒地研究,才能做出成果。“做地球科学学科研究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必须付出大量时间。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说不清。所以我呼吁大家多支持、鼓励背后这些看不到的付出,关注地层学、古生物学研究。”

  近年来,不时有硕士、博士因不堪科研压力重负、论文发表困难延期毕业等问题而患病,甚至自杀的报道曝出。沈树忠也关注到这一现象,他认为:“可能目前的学科评价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学科不一样,出成果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学科可能需要长期连续做很多年的工作才能出一个成果,有的学科也许做一年就能发表几篇论文,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在评价一个人真正的贡献和水平时,不应单一地以某个简单的数值或一本杂志的水平来衡量一个青年科研工作者。尤其对那些长期以来被小同行认可,长期以来一直在实实在在做事的科研工作者,尽管他们可能有很多失败,在没有取得成功的时候,我认为我们的评价体系要多多地给予鼓励和支持。”

  “高考落榜”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

  不能因此误导青年

  

  资料图

  “我高考落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之前在高中从没学过物理化学,导致这两门一门考了5分一门0分。其实我当年语文数学成绩还是很好的,不希望大家因为我的经历而得出‘高考考得不好也能有出息’的结论,这太误导孩子了。而且这种情况在我们那个年代,并不少见。”沈树忠向记者介绍,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他报名参加, 由于之前在学校里学的都是拖拉机、机电、水泵,压根没接触过物理化学,所以尽管语文和数学成绩很好,还是没能考上大学。1978年,他转而报考不需要物理化学成绩的中专,最终被浙江煤炭工业学校(浙江工商大学前身之一)的地质专业录取。

  中专毕业工作后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沈树忠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说中专生张泽伟考上了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诒纯的研究生。“因为我当时也很想考郝诒纯先生的研究生,但是我找不到复习专业课考试需要的教材。于是我给张泽伟写信,告诉他我想考研,但是找不到任何书,因为古生物学、地层学的教材太专业了,在当时一个偏僻的地方根本买不到。”令沈树忠非常感动的是,当时自己并未给张泽伟寄钱,但张泽伟很快寄来了《古生物学》《地史学》这两本考试所需的教材,这两本书就成了沈树忠后来考上研究生的关键。

  “当然后来我也把钱又汇给他了,我记得这两本书的价格要几十元钱,在当时也是一笔不低的费用。张泽伟无私地帮助了我这么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改变了我的人生。把这两本书吃透后,我后来参加研究生考试,古生物学、地层学这两门专业课就胸有成竹了。”

  有趣的是,多年后沈树忠又重遇张泽伟,问起对方是否还记得这段交往,“他说完全不记得这件事了。而且张泽伟也早已转行不做古生物学研究了,现在是一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现在是微信好友的两人还一直保持联系,沈树忠对交汇点记者笑言,他曾对张泽伟说,张把自己一手拉入古生物研究领域,没想到这位引路人却跳了出来。

  

  来源:南京大学官方微博

  结束采访后,这位忙碌的科学家11日下午就又要出发到外地出差。沈树忠结束采访前,一再对交汇点记者强调,他做出的成绩离不开团队、学界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希望媒体少关注我个人,多关注我们的学术成果和行业动态。”

  交汇点记者 樊玉立 杨频萍/文 张琦/视频 实习生 黄天伟

  人物档案

  沈树忠,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专家,1961年生,湖州人,1977年毕业于湖州中学。 2000年底从澳大利亚引进到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工作。现任南京大学地球工程学院教授。

  2019年7月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地层学大会上,沈树忠院士荣获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该奖由国际地层委员会于2004年设立,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仅有一人获奖。宗旨是奖励在国际地层学领域做出卓越成就,对全球地层学研究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沈树忠院士是全球第五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

  2015年获中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建立全球年代地层界线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二叠系2个“金钉子”(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俗称)落户中国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