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从展文物到讲故事,变人挤人为预约制,文化场馆将迎来哪些变化
2020/03/25 17:07  新华报业网  

  3月24日,位于南京的六朝博物馆内,70岁的朱大爷在负一楼看着六朝建康宫城遗址久久不愿离去。他告诉记者:“我一辈子生活在南京,南京就是我的根。这里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根,我看着这些夯土比看到织锦的龙袍还亲切,可能这就是根脉的感觉吧。”随着全省文化场馆相继恢复开放,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让人休闲娱乐,给人文化滋养。

  一幅画最多两人看,猫肥瘦是人气指数

  3月11日宜兴博物馆恢复开放,3月13日常州博物馆恢复开放,3月15日南京市博物总馆所属南京市博物馆、梅园新村、江宁织造博物馆等7大场馆恢复开放,3月19日,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等省级文化场馆恢复开放……随着省内公共文化场馆陆续恢复开放,人们虽然出门还戴着口罩,但是压抑已久的文化需求却像春天一样蓬勃生发。疫情会为文化场馆带来什么?疫情过后行业会有哪些变化?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体验。

  在南京市博物馆,汉服爱好者们穿着传统服装走进这处江南地区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汤胜英摄

  在南京市博物馆,记者遇到一对外地情侣。女孩说,疫情好转后我们第一个要来的就是南京,喜欢汉服的她专门来看《云裳簪影——宋明服饰展》。“在精心布置的展柜里,织金的罗裤、纯金或是琥珀的头冠、水晶材质的玉璧带着时光的印记,有种摄人心魄的美。”她说,“它们能让我想到电视剧里的服装和道具,有时空穿越的感觉。”

  在南京市博物馆,汉服爱好者们穿着传统服装走进这处江南地区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汤胜英摄

  南京不少博物馆既是承载历史的展馆,也是别有洞天的园林。摄影爱好者刘峤是博物馆常客,他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为了拍花:“花不等人啊!错过了早春,大部分春花已经开到荼蘼了。前两天去拍了明孝陵的紫叶李,再几天可以拍垂丝海棠了。”拍完花他又把镜头对准了猫,边拍边说:“原先这些猫油光水滑,观众参观的同时会喂它们,今天看它们有点瘦骨嶙峋了,还好有常客给它们带来了猫粮。猫的肥瘦,也体现了博物馆的人气指数呢。”

  省美术馆的展厅内,每幅作品前最多只能站两位观众。刘健摄

  一幅画前建议不超过两名观众,参观间距保持在1.5米以上,一旦有三人以上聚集,现场工作人员将会上前干预。在江苏省美术馆,独特的观展方式前所未有,时隔两个月,这里又迎来了艺术爱好者们。在附近某公司供职的潘先生站在在一幅泼墨山水前看得入神。他告诉记者,自己特意来看《盛世春光》展,这个展览是省国画院全体画家年度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他年前开幕时没来,一错过就是2个月。“预约、量体温、查健康码,进来之后展厅就属于我了,人不多,没干扰,300幅画可以看一下午,这就是所谓的沉浸式体验吧。”对山水和风景小品颇有兴趣的他指着其中一张画,低声询问展厅里的工作人员:“这张画能购买吗?我能找到画家订制吗?”

  一场疫情,在冬日里夺去了人们原本寻常的假期与欢乐,把人们关在了家里。在草长莺飞的季节,一座座恢复开放的文化场馆在春日暖阳里打开大门,让人们体验到更多的文化之美。

  “报复性借书”者来了,云游博物馆直播火了

  南京图书馆在开放首日,记者在馆内看到,所有供读者阅读的书桌上都贴了“一人一桌”的指示牌,工作人员配备数量可以说是各大场馆之最,随时回应读者的问题和需求,也随时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不要聚焦。门口的告示牌上,清晰地讲解如何在官方微信程序中进行预约并选择座位,对于使用手机不够熟练的老年人,门口的保安一边登记读者身份信息,一边指导如何预约。

  恢复南图开放首日,很多年轻人戴着口罩坐到了自修区。余萍摄

  在二楼中文图书借阅区,赵先生手中拿了10多本书,还在书架上寻寻觅觅。他告诉记者:“以往每周都要来一次图书馆,临走总要带上几本书,这次两个月没来,多借几本就算是报复性借书吧。”截止至19日16时,4个小时内进入南图二、三楼外借服务区的读者907人,借书2151册,还书2785册,数量超出了馆方的预期。

  按省文旅厅要求,全省文化场馆恢复开放时要按照精准防控原则,实行分区域、分空间、分项目逐步有序恢复开放。对拟开放的区域和服务项目,要合理安排参观线路和时间,实行观众错时、分批入馆和分散式参观,鼓励通过网络预约等方式限制日参观人数,控制瞬时最大承载量。对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空间和项目暂不开放,暂不举办线下讲座、培训、演出等人员聚集活动。

  六朝博物馆内,精美的云锦惊艳了观众的目光。余萍摄

  那么,这些要求执行得如何?在几家博物馆,记者进行了体验式入馆,了解到除了单向参观、凭身份证件和绿码进馆、禁用垂直电梯等措施外,目前各家场馆暂不接待团体游客,不提供人工讲解,多使用语音讲解和数字导览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以往从南门、西门皆可进出,疫情期间只能从瞻园路的南门进入博物馆。而六朝博物馆和南京市博物馆的防控措施中还需要登记姓名和联系电话。南京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徐清告诉记者,3月15日首次开放当天,市博总共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严格的防护措施,虽然使入馆时间略有延长,却让安全更有保障。

  苏州博物馆门前,测温机器人成为防疫的好帮手。苏博供图

  疫情加速着文旅与科技的融合,在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很多改变正在悄悄地发生。恢复开放的苏州博物馆门口,没有工作人员测温,却多了一台机器人。副馆长程义告诉记者,这是一台测温机器人,观众正常走过时它可以测出每个人的体温,最快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200人,并能识别观众是否戴了口罩。不仅如此,展厅内的摄像头可以精准计算在馆人数,并与入口闸机相连,如果在馆人数超过预设值就会停止放人进场。展厅内也有机器人,如果发现人群密度太大,就会语音提示大家保持距离。据悉,苏州博物馆于3月16日开放了部分区域,并于3月20日开放民俗博物馆、过云楼、图书馆。

  程义告诉记者,2月底和3月初,他与文创部副主任蒋菡在淘宝进行了两场直播,吸引了58万人次的“围观”,从前苏博每天的参观者人数约为六七千人,58万人大约相当于3个月的参观人数,这让他们看到了网络传播惊人的量级。

  经历过此次疫情,嫁接各类互联网技术的“云上美术馆”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告诉记者,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场等方式打造线上美术馆,该馆自1月29日以来已连续推出了四十多期在线观展、公共教育、读书会等系列活动,让广大艺术爱好者足不出户也能看展览,观展阅读量已逾十余万人次。

  省美术馆门前,测温处增设1米以上等待线,确保不出现人群聚集。刘健摄

  “曾经,线上内容是我们线下展览的补充,但是疫情期间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徐惠泉表示,作为一家老牌的传统美术馆,省美术馆正在探索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不同的媒介来呈现艺术观看的多种可能性。下个月开幕的《感悟生活》是省美术馆的品牌展览之一,今年的开幕式将从现场改为独特的“线上开幕式”。

  从展文物到讲故事,变人挤人为预约制

  3月19日中午11:50,离南京图书馆恢复开放还有10分钟,副馆长全勤走到图书馆大门口,想看看会来多少人。之前同事们都说:“快两个月没开放,读者也没太多反馈,今天来的人可能不会多。”

  没想到,等待开放的长队从馆门口排到了200米外的中山东路。“这实在是出乎意料,也让人感动,说明人们对于阅读,对于公共文化场馆的需求仍然强烈。”

  按照预案,当天读者只能借还书,不能在馆借阅,然而到馆读者中多数是年轻人,他们中多数人来自习,因此南图临时改变了方案,开放了二层和三层的自习空间,但是每张桌只能坐一个人,工作人员不停巡礼,看到有要拉下口罩或距离太近就会上前提醒。

  “疫情会带来很多改变,对我首先是一种思想转变,”全勤说,“以前我们说图书馆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那个场景告诉我,图书馆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不是锦上添花的那部分。”

  一场疫情,让行业变化从风起青萍之末成为大风起兮云飞扬。

  “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是疫情带给博物馆的深层改变。”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告诉记者,“要看一件文物,肯定是到馆里看实物效果最好,但是要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线上的数字展览则会更加方便。”以往数字展览只是把文物照片和文物说明搬到网上,但是此次疫情期间,南博把展品、教育活动、文创销售全部整合到线上云展厅,为推介博物馆和展览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

  南京博物院,每位观众进场时都要出示身份证和健康码。南博供图

  如果说以前是以馆内展览为主,虚拟展览为辅,那么文博场馆接下来将会形成线下、线下并驾齐驱的局面。疫情期间南博分别在抖音和淘宝办过两次云游博物馆活动,观看量超过155万人次,也让短视频平台、带货平台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推介场域。今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全国主会场在南京博物院,其中“为国宝点赞”之前办过两届,本次点赞的将不再是文物本身,而是从文物延伸出来的展览、教育活动和文创产品,他说:“我们不但要保护好、展览好文物,还要讲好文物背后的中华文明故事。

  在龚良看来,预约制也会成为文化场馆的常态。南博为例去年2月实行预约制,全年参观人数达420万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了60万人次,然而展厅却并未比往年更拥挤,原因就在于预约时观众可以看到预约人数,可以错开高峰。他说:“预约制不仅为了限制客流,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提供服务,不仅观众避免人挤人,参观体验更好,馆方也可以更科学地安排接待、讲解、保安、保洁力量,借助大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观众的年龄、性别、从哪里来,什么样的展览更吸引观众等,可以有效提高场馆的运营效能。

  同样看好预约制的还有省文投集团副总经理朱国强。他说:“文化场馆人员密集,对于安全和防疫要求很高,如果把健康码等相关信息嵌入预约系统中,那么一旦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就可以快速准确勾勒出相关人员的到馆情况和行动轨迹,这对于全社会应急响应都很重要,是社会治理能力的体现。”

  朱国强认为,在国家提出的“新基建”中,基于文旅融合的云平台也应该被列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朱国强认为博物馆数字化,不应是各馆重复建设,自建机房、购买硬件、负责维护,那样难免几年后因技术升级被淘汰,而是应该建设专业云平台,让各场馆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用于数字内容生产,促进全行业的数字化发展。他透露,我省正在筹建大运河国家公园的数字云平台,为全省运河沿线的文旅景区、场馆、企业提供一个信息化平台。

  3月23日,省文旅再推18条举措促进文旅行业稳健发展,其中第7条提出,推动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文旅消费,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推广移动支付方式。可以预见,在疫情过后,行业变革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交汇点记者 傅秋源 王宏伟 顾星欣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