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时代光影里的小康之路①|从《高考1977》到“中国银幕第一吻”
2020/05/20 16:29  新华报业网  

  《高考1977》:

  个人与民族命运的崭新一页

  关键词:恢复高考

  电影:《高考1977》

  导演: 江海洋

  主演:王学兵 孙海英 周显欣

  简介:1977年冬天,中断了整整十一年的高考在邓小平的提议下正式恢复。正是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规模最为庞大的考试,直接改变和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得以复兴的基础。该片以“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在黑龙江插队落户8年的知青如何排除万难,冒死赶考,继而改变命运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该片导演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第五代导演江海洋。

  讲述人: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著名学者莫砺锋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中国大地春雷涌动。电影《高考1977》中,一群来自东北某农场的下乡知青,他们禁锢的生命、沉睡的梦想也因春天的讯息而骤然惊醒——

  沐着晨曦,知青们扛着镰刀锄头走在东北的黑土地上,这定格在漫天朝霞中的剪影成为迟缓、停滞的生活的象征。流动电影放映机里,当邓小平谈笑风生的身影出现在新闻纪录片中——数百双眼睛一下子瞪大了,青年们的议论声、高昂的欢呼声交杂在一起。消息很快传来: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演员雷佳音高举着收音机欢呼着跑向人群,那一张张欣喜又迷茫的面庞,构成了电影中最振奋人心、也极具象征意味的图景。

  争取以优秀成绩,接受祖国挑选。1977年12月10日,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最终27.297万人被录取,一己的命运和整个民族的命运刹那间被改写。在这27.297万幸运儿中,就有后来的全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

  “作为‘老三届’,恢复高考时我已29岁,早就做好了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打算,准备学习高尔基,念社会这所大学了!”提起当年,莫砺锋犹在梦中。其间有个小插曲,高考报名条件规定:考生年龄不得超过25周岁,1966、1967、1968届高中生的年龄可适当放宽,但必须学有专长。莫砺锋经人提醒,才想起英语就是自己的特长,“插队时我把能搜罗到的书都看遍了,中文书看完就看英文书,英文书需要查单词,看得慢,一本可以看好久。有个同学的舅舅懂英语,我把英语题目做了之后寄给他,他批改完后再寄给我,就这样我把在苏州中学时学的英语‘捡’了起来。”

  莫砺锋

  从不放弃对知识的信念,在漫漫无际的知青生涯里坚持学习,当时代发生转折,莫砺锋没有错失机遇。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唐宋文学研究专家、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对他来说,这一切成就的光辉起点,正是1977年。

  “我在安徽泗县汴河公社插队时,一年下来,个人的一亩三分地只能产出一千多斤粮食,除去吃掉的五百多斤,交给集体的只有五百多斤——那时我就想,有没有除了镰刀锄头以外更好的生产方式,让自己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恢复高考制度,让我有了这个机会。”莫砺锋对记者说。

  “知识,乃人所应有。若无知识,人和禽兽还有什么分别?”“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伟大得多,它把知识还给人类,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来追回被耽误的时间……”电影中,知青张国强捧着辗转借来的高中课本,他那饱含敬畏的眼神,诉说着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望。

  “高考的正常化、制度化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希望年轻人珍惜高考的机会,保持对知识的敬仰,努力以优秀的成绩,回报祖国的栽培,耕耘自己的人生。”莫砺锋寄语即将走上考场的青年学子。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庐山恋》:

  银幕第一吻,唱响爱的宣言

  关键词:自由恋爱

  电影:《庐山恋》

  导演: 黄祖模

  主演: 张瑜 郭凯敏

  内容简介:影片讲述了一位美国华侨女儿周筠回到祖国庐山游览观光,与内地青年耿桦巧遇并坠入爱河的故事。影片由张瑜、郭凯敏主演,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张瑜也凭此片获得金鸡奖和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到1999年,这部电影已放映了6300场,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讲述人:省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郭晓伟 南京市退休干部 许小真

  爱情是今天影视剧中不可或缺的主题和元素,然而在改革开放前夜,甜蜜的爱情往往被故意“忽视”。1978年,中国社会迎来历史转折,爱情电影也焕发出勃勃生机,1980年上映的《庐山恋》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部在当时并不多见的风光爱情片。郭凯敏扮演的耿桦青春、阳光、帅气,张瑜扮演的周筠时尚靓丽、妩媚灵动,两人在庐山邂逅、相爱,并将男女间的“小情小爱”上升为“乡土情”“爱国情”,影片成为一代观众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

  省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郭晓伟告诉记者,在当时,主演张瑜在郭凯敏脸上飞快一吻,可谓石破惊天,“甚至有人称这个吻结束了中国30年银幕无吻的历史。”他说,影片上映前,中国社会刚刚走出禁锢年代,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各方面都很匮乏,情感表达也很保守。但《庐山恋》却像一声嘹亮的啼鸣,唱响了爱的宣言,让恋爱有了甜蜜的模样。

  影片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张瑜在片中更换了43套洋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时尚观念和服饰潮流。郭晓伟回忆,整个70年代,大部分中国人还穿着蓝色工作服或绿军装,“而《庐山恋》上映后,很多年轻姑娘拿着《大众电影》杂志,点名要按张瑜的服装款式去做衣服。”而张瑜使用的“拍立得”相机,也是当时很多年轻人追逐的时尚用品。

  对南京退休干部许小真来说,《庐山恋》与他和爱人曾慧茹有着精神上的联结。

  影片中,耿桦与周筠的爱情一度遭遇阻力,现实生活中,许小真与曾慧茹也曾顶住各方压力,于1979年携手登上庐山,书写了属于他们的“庐山恋”。

  1970年,17岁的许小真和16岁的曾慧茹因为家庭成份问题,被分配到一家远郊工厂工作,相同的境遇,让两颗心慢慢走近。1979年,恋爱已两年的两人相约去庐山,但在当时,没有结婚、没有“正当理由”,单位领导并不同意。

  “但没有什么可以拦住渴望爱情的心,我们最终冲破阻力,上了庐山。”许小真骄傲地说,“40年里我们先后四上庐山,还在‘庐山恋电影院’里看过两次《庐山恋》,对我们来说,《庐山恋》就是我们爱情的见证。”

  40年后,许小真将两人多次庐山之行中的车票、饭票、门票都贴到空白的笔记本上,在每一页用钢笔记录下出行的细节和感受,最终整理成一本精致的《庐山恋》档案册。

  这部《庐山恋》档案见证着两人爱情的成长,也见证着小康社会的一步步走来—— “第一次去庐山我们是坐船,东方红14号,到了1999年再去,火车、飞机、长途汽车,各种交通方式都很便捷了,等到2017年,我们就自己开车去了……”许小真说。

  交汇点记者 徐宁

  《咱们的牛百岁》:

  生机勃勃的民间活力图景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电影:《咱们的牛百岁》

  导演:赵焕章

  演员:梁庆刚、王馥荔、钱勇夫

  简介:《咱们的牛百岁》1983年上映,讲述了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中,共产党员牛百岁带领懒汉组社员共同奋斗、脱贫致富的故事。

  讲述人:著名演员王馥荔、江苏省委研究室原主任黄健

  “当时下到农村体验生活,最大的感受就是农民的精神面貌特别足,他们把责任田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有了奔头的感觉!”时隔37年,《咱们的牛百岁》中扮演懒汉组社员“菊花”的著名演员王馥荔回忆过往仍历历在目。

  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破土而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标志。1983年12月,以此为背景的电影《咱们的牛百岁》播映,一时间风靡祖国大江南北。

  为了准确展现那时农村的新气象,这群来自城里的演员提前到胶东农村体验生活,和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学干庄稼活。编剧袁学强家在当地有一亩责任田,被剧组当成“自留地”,每个演员一垄,像模像样地种起菜来。“每天拍完戏大家就赶紧回去拔草、浇水、施肥……”王馥荔说,边体验生活边拍戏,整个剧组干活的积极性特别高,四个半月下来,演员的肤色比庄稼人还黑。

  从落后到先进,《咱们的牛百岁》揭开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崭新面貌的一角。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给中国的,远远不止于此。继《界岸人家:一个中国村庄的集体记忆》之后,去年江苏省委原副秘书长、省委研究室原主任黄健又推出《界岸人家 2:一个中国村庄的个体生命史》一书。回望过去 ,黄健认为,分田到户最大的贡献是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过去农民都是捆绑在生产队,外出要一级级打‘三级证明’才行。有限的土地上根本没法养活那么多农民,个人的才华、积极性也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了。最早走出去的是裁缝等手工业者,而后城市里出现了做运输的、开商店的、贩运蔬菜的个体户,乡镇企业也逐渐迈入发展阶段。“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别的国家几百年的进程,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这是建立在全球经济开放的大背景下完成的,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这一切的起点。”黄健说,工业的高速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

  《咱们的牛百岁》中,在生产大队党支部委员牛百岁的带领下,五个有这样那样毛病、被其他人嫌弃的村民迎来了人生的逆袭。而现实生活中,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得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各种适合自己的致富道路,有手艺的做手艺,没文化的种菜去卖……一幅生机勃勃的民间活力图景就此打开。

  交汇点记者 陈洁

  《小小得月楼》:

  让顾客“出门个个乐哈哈”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

  电影:《小小得月楼》

  导演:卢萍

  主演:毛永明 陆辰生 顾芗

  简介:影片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得月楼饭店的团支部书记杨毛头带领青年们在旅游点开办“小小得月楼”,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故事。

  讲述人:得月楼原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 周静嘉

  1983年,市场经济波潮涌动,经营主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电影《小小得月楼》把镜头对准了餐饮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问题:在苏州,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逛园林的旅游者多起来,在园林吃饭难的问题怎么解决?很快,老字号“得月楼”的分店——“小小得月楼”在旅游景区拔地而起。得月楼之“小”,以小见大,折射了改革开放初期,餐饮人抓住市场需求,为顾客提供精细化服务的创新精神。

  “不光要吃饱,还要吃好,我们口袋里有的是钱。”影片里,生产队小队长的一番“豪言壮语”点出了人民群众“消费升级”背后的无限商机。为了办“小小得月楼”,干劲冲天的杨毛头向杨经理拍胸脯保证,立志要“使顾客进门像到了家,出门个个乐哈哈”。苏州真有这么一间“小小得月楼”么?爬梳史料,苏州确有“得月楼”,创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恢复于1982年,历史上曾被乾隆皇帝赐名“天下第一食府”。不过,得月楼原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周静嘉坦承,掩映于苏州园林间的“小小得月楼”只是影片的艺术虚构。

  “当年这部电影就是在我们得月楼拍摄的,白天酒楼照常营业,晚上关起门来拍戏,电影里用的道具菜都是我们厨师亲自烹饪。”周静嘉作为群众演员参加了当年的拍摄,提起往事很是自豪。影片里吃拿卡要的商业局白科长,走后门揩油的熟客,上班嘻嘻哈哈总是迟到的员工乔妹……这些在现实中都有影子,又在影片中得到了典型化的呈现。就连杨毛头挖掘的那道失传苏菜“甫里鸭”,在现实中也被得月楼的大厨改良成了“甫里鸭羹”。“甫里鸭是唐代文学家陆龟蒙隐居苏州甪直甫里时发明的一道菜,所以又被称作‘甪直鸭糊涂’。电影拍完后,我们把这道菜改良成了甫里鸭羹,现在已经成了得月楼的一道名菜!”周静嘉笑道。

  “小小得月楼”是餐饮人八仙过海、搅动市场经济一池春水的写照。就在《小小得月楼》上映的同年,得月楼在全国首倡“上饭店吃年夜饭”。这一餐饮发展新思路迅速被同行效仿,几年内就从苏州风靡到全国。

  “餐饮人就要像杨毛头一样,有问题意识,善于站在消费者角度换位思考。杨毛头考虑游客逛园林怎么吃饭,得月楼考虑滞留苏州的外地人怎么吃年夜饭。在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的倡议下,得月楼第一个‘吃螃蟹’,亮出了‘上饭店吃年夜饭’的招牌。”周静嘉回忆。从第一年只开辟出一间餐厅做年夜饭,到第二年开辟一整层楼,再到第三年全店营业,得月楼的年夜饭大受欢迎。1998年,得月楼又打出“把年夜饭带回家吃”的新招牌,售卖半成品菜,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吃上地道的团年饭。得月楼的菜系风格也从传统苏菜的浓油赤酱向多元化发展,一道改良后的水煮苏鳝兼具苏菜和川菜的风味,几乎成为宴会上的必点菜。

  疫情期间,得月楼又出新招:堂食之外,在饭店门口售卖炸猪排、咕咾肉等小吃,给逛街约会的小青年们当零食。周静嘉笑着说:也许,这就是现实版的“小小得月楼”吧。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