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什么是人间美味?一半煎炒一半诗
2020/06/18 16:12  新华报业网  

  中国文人有一传统,大凡才子,必爱美食。远有苏轼调制东坡肉,近有李渔过“蟹秋”,大快朵颐之余,才子们还要为美食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如袁枚写《随园食单》,又如齐如山写《中国馐馔谈》,而要说把美食写出人生况味,把美文写得五味俱全,当首推汪曾祺。

  汪曾祺好吃,更好写吃。这从译林出版社新推出的《汪曾祺经典:人间有味是清欢》中便可见端倪。该书开篇便是《吃食与文学》,点透本书主旨。随后从故乡的味道写起,豆腐、干丝,都是淮阳菜的主料,身为扬州高邮人自然也免不了要大书特书,而文人笔下的《豆腐》,“几为豆腐著史也”。

  你以为他要从家乡的豆腐写起?错!他从北方的豆腐脑、豆腐干写起,一路下来兜兜转转才写到家乡的干丝,如何切丝、如何吸收汤汁,巨细靡遗。而后笔峰一转,又走向长沙臭豆腐、安徽霉豆腐……若你以为他写美食只是记流水账,那就又错了。文人老饕,岂止口腹之欲,譬如《故乡的野菜》,引用东坡名句:“蒌蒿满地芦芽短”考据蒌蒿不是蒿之一种,颇有见地;写莼菜,引秦少游《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诗,追寻莼菜的高邮身影,既有趣又有文化深意;最后写明朝散曲家王磐,由一句文白“王西楼嫁女儿——画(话)多银子少”引出主题《野菜谱》,好一番西皮流水,跌宕起伏。

  大凡才子文章,需读者有戚戚之感,方能品出其中三味。汪曾祺写吃,寻着人生的脚步,合着旅迹的脉络,这位西南联大出身的才子,人生最美时光便是在南国美食中度过,譬如《昆明的吃食》,写汽锅鸡、米线、饵块、摩登粑粑时,不忘提一句,“西南联大的女生很爱吃。”耄耋回首,能付诸笔端的往往都是最美的回忆,你若不能读出自己的青年时代,便枉费了作者一番心意。

  而今,舌尖美味已成潮流,似乎随便一个蝇头小馆,经网红一吹,便立刻身价百倍,曰:“种草”“拔草”云云。其实,古语有云:“酒肉穿肠过”,再好的美食吃过两三次,也就罢了。美食之所以令人向往,恰在于那些认真对待食物的文人,譬如袁枚、譬如李渔、譬如齐如山、譬如汪曾祺,他们用文字赋予那些简单的吃食一种独特的文化怀想,那是中国文人对待自然之赐的一种感恩,所谓人间美味是清欢,谈的就是这种素雅的天人之道。

  交汇点记者 徐宁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