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田间地头,他们把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
2020/12/23 20:51  交汇点新闻  陈洁 王慧 于锋  

  近日,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表彰名单公布,我省10家单位入选。本期《文艺周刊》选择采访了江苏省杂技团、江苏策群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海安文化艺术中心、马庄村农家书屋等先进集体代表,听他们讲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故事,那些在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奏响的乡村振兴之歌,把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

  江苏省杂技团:

  只要不下雨,天天都有演出

  关键词:奋斗

  走进位于盐城市建湖县新城老城交界处的江苏省杂技团,24米高的排练厅内,年轻的杂技演员们正三五结队地练习着,翻跟头、抖空竹、叠罗汉……排练厅高挂的“刻苦训练”四个字,是他们此刻状态的真实写照。排练厅一隅的墙上,密密麻麻贴着小演员们的创作“心得”,其中一位名叫范文松的00后这样写道:抛接技术是杂技最基础的必修课,不管怎么玩,帽子要永远不落地,我因时常跟不上节奏而不安……

  范文松此刻却不在团里。作为基层文艺团体的先进集体,江苏省杂技团年均演出360余场次。只要不下雨,天气适合演出,天天都有杂技演员下乡演出。今天轮到范文松所在的小分队出动。早上6点天还没亮,他们就出发了。第一场演出8点开始,演一个小时,方便散场后的农民去烧饭、干活、忙孩子。中午他们就留在村子里吃饭,下午还有一场,演完到家差不多晚上7点半左右。洗个澡,他们中的不少人又跑到排练厅加练,晚上10点半才收工。

  “我们杂技界有句术语: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平时在村里演出的间隙,孩子们也会在现场练功。”江苏省杂技团副团长金重庆介绍,省杂技团的基层演出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将建湖杂技传统型节目送到田间地头、市民家门口;二是每周六下午在建湖县杂技大剧院举行精品剧目免费公演。

  “去乡下演出,如果不上硬活儿,村民就会说,杂技团怎么不厉害了,净整灯光;如果在剧院里光是展示杂技,观众又会说,怎么这么多年了,杂技还是这样简单粗暴……” 于是,杂技团一边坚持在民间传播原生态杂技艺术,足迹遍及全县199个村、49个居委会和58所学校。另一边,他们每周还会在县里的剧场里上演综合声光电艺术的创新杂技剧,满足观众高端、差异化的文化需求,“建湖杂技周末剧场”如今已成为旅行社吸引游客的一张名片。

  现在杂技团的精气神和以前判若云泥。2008年,团长吴其凯刚到团里时,江苏省杂技团还是盐城市杂技团,30个不到的杂技演员挤在一个小排练厅里,住宿条件也局促,十几个人挤一间宿舍。“客人来了都没像样的地方坐,只能临时把演员练倒立用的条凳借来,而演员积极性也不高,下午四点就下班了。”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杂技团的发展让演员们看见了“奔头”,心底的艺术之光也被点燃了。近年来,他们大力挖掘整理“建湖杂技”史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挖掘、运用建湖杂技特有的语汇功能,先后创排了《猴·西游记》《小桥流水人家》《芦苇青青菜花黄》等精品杂技剧,《惊风荡——旋转软钢丝》《问天鸟——高台倒立》《凌寒独自开——集体杆技》等节目先后获得国内外杂技赛事奖项30多个,访演80多个国家。

  如今在新建的集演训、展示、研究、体验、生活于一体的15000平方米的建湖杂技传承基地,有120多名杂技演员,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12岁,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这支骨干团队,在一场场惠民演出中不断淬炼自己,绽放出最美的青春之花。

  交汇点记者 陈洁

  江苏策群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一家民营公司的光影情怀

  关键词:坚守

  一块白幕布、一台放映机,然后打开投影仪。

  暮色渐浓,48岁的电影放映员宋绍鹏来到无锡落霞苑小区的广场,麻利地搭起了一个简易电影放映台。然后老宋静坐一旁,等待天黑。

  今天放映的电影是《胖嫂的故事》。不一会儿,附近的居民三三两两聚拢过来,相熟的人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地等待电影开场。

  “天气冷了,放完这一场,今年的露天电影就要收工了!”老宋说。在江苏策群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老宋是公司三十多名放映员中的普通一员。“江苏策群”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民营院线。每年,老宋和十多位同事走街串巷,穿梭于无锡各个社区、工地学校,免费放映露天电影超过 1500场次。

  “露天电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珍贵记忆,那个年代,大家最期待的事是,电影放映员扛着机器出现在广场上的场景。”今年59岁的迟鹏领是黑龙江人,来无锡工作生活已有20多年。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迟鹏领看到小区里正在放映露天电影,那熟悉的电影情节和哗啦转动的胶片,一下子唤醒了他对往昔岁月的记忆。也就是那一年,迟鹏领创立了江苏策群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开始免费给市民放映露天电影。

  老宋在河南老家就是村里的电影放映员,对露天电影,他的心中有着割舍不下的情结,“那时候,村里谁家结婚,一定是要放电影的,就像现在结婚迎亲要车队一样。”老宋戏称自己是村里的“红人”。当年的电影放映机是胶片机,一部电影往往需要好几盘胶片,足有几十斤重。放映过程中,需要换好几盘胶片,还时刻需要有人盯着,以免出现卡带等技术故障。现如今,老宋放电影用的是高清数字播放机,原来几十公斤重的胶片,变成了一张薄薄的芯片卡,插入卡片,按几个按钮,就能轻松搞定了。

  在娱乐方式日渐多元的今天,露天电影或许不再风靡,但仍受到百姓的欢迎。迟鹏领凭借着对电影的热爱,不知不觉间坚持了免费放映11年。11年来,“江苏策群”实现了让无锡每村每月看一场免费电影的目标,并积极开辟了一条市场化公益放映道路。目前,公司与多家企业展开合作,通过贴片广告、活动冠名、放映企业形象片等形式,用广告收益维持公司运营。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放映公益电影 1.5万余场。

  “露天电影,让大家又重新聚在了一起,有了闲话家常的机会,也找到了邻里之间久违的亲切感。看看电影聊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而这种氛围在城市里显得尤其可贵。”在放映中,迟鹏领常常与观众交流,在他看来,大家关注的不只是电影,还有的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看的是一种“情怀”。

  黑暗中,一束从放映机里打出的亮光,照亮了银幕,也照亮了迟鹏领的心。他觉得,即便在娱乐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露天电影仍有存在的意义,“只要有人想看,我的‘露天电影院’就会一直开下去。”

  交汇点记者 王慧

  海安文化艺术中心(海安文化馆):文化志愿者,为特殊群体送欢笑

  关键词:温暖

  在海安文化艺术中心(海安文化馆)主任葛志华的微信朋友圈,每天转发的是文化馆各种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12月5日,以海安支教云南宁蒗教师群体为原型的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首演刚结束,同题材的话剧《又见桃花雨》又登上“海中话剧节”。这些年,一场场打动人心的文艺汇演,一次次贴近基层的送戏下乡,让海安的文化惠民始终在路上,温暖了百姓心。

  《又见桃花雨》曾获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至今已巡演几十场,海安百姓有口皆碑。除此之外,反映市井民情的《儿时的石板街》,弘扬传统家风的《千秋家谱》,反思现代亲情的《俩儿子》……这些作品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始终活跃在海安文化惠民现场。“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村演完了,准备换到另一个村,村里的老百姓一路跟着我们到下一个村。我们的文艺作品演身边人、说身边事,农民看得懂,有共鸣。”葛志华说。

  文化馆还自发组织成立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大队,发起“文化暖万家”项目,他们经常走近基层特殊群体,用文化给他们送去温暖和欢笑。

  老馆长崔世莹清楚地记得,有一年他们举办海安少儿才艺大赛,一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少年王聪过关斩将,以一首《妈妈的眼睛》一举夺得声乐组第一名。当王聪在母亲搀扶下走到舞台中间,一字一句含泪唱歌的情景一直让崔世莹牵挂不已:这是一个有着音乐梦想的孩子。

  后来,崔世莹带领文化馆志愿者专程赶到王聪所读的雅周初级中学演出。当文化馆男高音向东升老师一曲《母亲》响起,王聪按捺不住内心的感动,他撑着课桌,回唱了一首《乡下的老妈》。王聪中考结束后,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每周都派声乐老师到雅周为他免费上课,传授一些基础的声乐知识。

  崔世莹明白,老弱病残、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特困职工等群体,往往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盲区,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一点也不比寻常人少。在文化馆的发动下,海安文化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一些社会上的高端艺术人才也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所有参与者没有任何报酬,一律私车公用,有的志愿者甚至在自己的私家车上贴上“文化志愿者在行动”的标志。

  这群热忱的志愿者,走近海安道德模范纪爱玲,为她送上《你是最美海安人》;走进伤残军人王世高家中,为他的家庭表演《你爱祖国我爱你》;在孤寡老人的床边唱响《我们也是你的娃》;在三峡移民家中表演快板《舍小家顾大家,中华是一家》;为留守儿童送上杂技《空中漫步》;为老红军、老战士送上《人民不会忘记》……以“倾情服务,覆盖盲点,文化暖心,点亮生活”为宗旨,对点服务基层贫困户、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外来务工人员、敬老院等家庭和场所,至今,“文化暖万家”已累计组织、指导5000多场次服务活动,惠及数百万人次。

  “一路上,我们经历了太多故事,也经受了太多感动,我们所做的事很平凡,但这些平凡的事带给百姓温暖,也给我们一种满满的获得感。”老志愿者崔世莹由衷地感喟。

  杨铖

  马庄村农家书屋:

  立体阅读,让“德善”融入日常生活

  关键词:德善

  “抗日战争中,太滆地区武工队吴其昌等八位战士,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形下,顽强战斗,宁死不降,最后在马庄村边漕桥河上的一座石桥旁壮烈牺牲。这座桥,被后人称为‘八烈士桥’。”在宜兴市万石镇马庄村的农家书屋,只要有客来访,农民作家陆一新都会自豪地向人们讲述承载马庄“德善文化”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马庄村农家书屋是江苏省入选“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获奖单位”中唯一一家农家书屋。该村党总支书记、大学生村官彭秋君自豪地表示,马庄村农家书屋也叫“德善书屋”,已成为这座古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文化载体。

  马庄,位于宜兴漕桥河两岸,流水淙淙,小巷幽幽。相传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朱元璋在此埋葬义马,从此有了这座风景如画的江南小村。说起马庄历史上的德善故事,陆一新打开了话匣子:清代富商胡老三出资修建轩庄桥,沈兆林为新四军送信宁死不变节……六百多年来,世世代代的马庄人在这片土地上沉淀下丰厚的德善文化。

  走进位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的“德善书屋”,记者看到,这个小小的乡村图书馆配备了可供40人同时阅读的桌椅设备,藏书总量达到10000册,订阅的报刊达30余种,村里每年投入更新图书资金6000元。每天,德善书屋都会迎来很多村民来这里读书学习。

  在彭秋君眼中,“德善书屋”不仅仅是一座小小的图书馆,更是传承“德善文化”的主阵地。“我们常常邀请阅读组织、文艺名家、村庄乡贤等走进书屋,开展各种阅读、讲座、辅导等文化文艺活动。”

  每年寒暑假,村庄乡贤、退休教师们来到书屋,为孩子们举办公益课程和阅读分享。冯光辉、夏正平、王顺法等作家做客书屋,开展交流活动。小小的书屋时常传出琅琅书声,阅读的风尚早已深深渗透进马庄人的寻常生活。陆一新、陆洲父子的文学作品在省级比赛中频频获奖,传为佳话;锡剧是江南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德善书屋多次举办锡剧展演,在婉转的唱腔中,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正能量;马庄种植业发达,草莓养殖户们每每遇到难题,总会第一时间走进书屋“充电”,寻求解决办法。“每年,书屋配合‘三农’工作开展的学习培训活动,以及各种科普、法治、环保、防灾等社教活动,加起来多达十余场。”彭秋君说。

  阅读、启发、分享,让“德善”感悟走出书本,融入日常生活,化为人们的言行习惯。 在这个小村里,令人感动的“德善”活教材俯拾皆是:村民潘玉娟,致富不忘村邻,定期对困难家庭伸出援助之手;经营公司的张晓伟,为诚信甘愿承担200多万元损失;马菊娣主动照顾婆婆、亲家母同吃同住,让她们远离孤独冷清,享受天伦之乐……

  陆一新认为,马庄村农家书屋之所以获得成功,正是因为始终不忘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初心,将书籍阅读变为立体阅读,将“德善”厚植于江南沃土,与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结合。

  交汇点记者 于锋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