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文艺周刊荐读|文艺“下乡”走心又用情
2020/12/24 09:58  交汇点新闻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06期)

  【视点】

  【繁花】

  【新潮】

  【视点】

  文化“下乡”,他们走心更用情

  近日,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表彰名单公布,我省10家单位入选。本期《文艺周刊》选择采访了江苏省杂技团、江苏策群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海安文化艺术中心、马庄村农家书屋等先进集体代表,听他们讲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故事,那些在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奏响的乡村振兴之歌,把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

  江苏省杂技团:

  只要不下雨,天天都有演出

  关键词:奋斗

  走进位于盐城市建湖县新城老城交界处的江苏省杂技团,24米高的排练厅内,年轻的杂技演员们正三五结队地练习着,翻跟头、抖空竹、叠罗汉……排练厅高挂的“刻苦训练”四个字,是他们此刻状态的真实写照。排练厅一隅的墙上,密密麻麻贴着小演员们的创作“心得”,其中一位名叫范文松的00后这样写道:抛接技术是杂技最基础的必修课,不管怎么玩,帽子要永远不落地,我因时常跟不上节奏而不安……

  范文松此刻却不在团里。作为基层文艺团体的先进集体,江苏省杂技团年均演出360余场次。只要不下雨,天气适合演出,天天都有杂技演员下乡演出。今天轮到范文松所在的小分队出动。早上6点天还没亮,他们就出发了。第一场演出8点开始,演一个小时,方便散场后的农民去烧饭、干活、忙孩子。中午他们就留在村子里吃饭,下午还有一场,演完到家差不多晚上7点半左右。洗个澡,他们中的不少人又跑到排练厅加练,晚上10点半才收工。

  “我们杂技界有句术语: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平时在村里演出的间隙,孩子们也会在现场练功。”江苏省杂技团副团长金重庆介绍,省杂技团的基层演出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将建湖杂技传统型节目送到田间地头、市民家门口;二是每周六下午在建湖县杂技大剧院举行精品剧目免费公演。

  “去乡下演出,如果不上硬活儿,村民就会说,杂技团怎么不厉害了,净整灯光;如果在剧院里光是展示杂技,观众又会说,怎么这么多年了,杂技还是这样简单粗暴……” 于是,杂技团一边坚持在民间传播原生态杂技艺术,足迹遍及全县199个村、49个居委会和58所学校。另一边,他们每周还会在县里的剧场里上演综合声光电艺术的创新杂技剧,满足观众高端、差异化的文化需求,“建湖杂技周末剧场”如今已成为旅行社吸引游客的一张名片。

  现在杂技团的精气神和以前判若云泥。2008年,团长吴其凯刚到团里时,江苏省杂技团还是盐城市杂技团,30个不到的杂技演员挤在一个小排练厅里,住宿条件也局促,十几个人挤一间宿舍。“客人来了都没像样的地方坐,只能临时把演员练倒立用的条凳借来,而演员积极性也不高,下午四点就下班了。”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杂技团的发展让演员们看见了“奔头”,心底的艺术之光也被点燃了。近年来,他们大力挖掘整理“建湖杂技”史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挖掘、运用建湖杂技特有的语汇功能,先后创排了《猴·西游记》《小桥流水人家》《芦苇青青菜花黄》等精品杂技剧,《惊风荡——旋转软钢丝》《问天鸟——高台倒立》《凌寒独自开——集体杆技》等节目先后获得国内外杂技赛事奖项30多个,访演80多个国家。

  如今在新建的集演训、展示、研究、体验、生活于一体的15000平方米的建湖杂技传承基地,有120多名杂技演员,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12岁,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这支骨干团队,在一场场惠民演出中不断淬炼自己,绽放出最美的青春之花。

  交汇点记者 陈洁

  江苏策群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一家民营公司的光影情怀

  关键词:坚守

  一块白幕布、一台放映机,然后打开投影仪。

  暮色渐浓,48岁的电影放映员宋绍鹏来到无锡落霞苑小区的广场,麻利地搭起了一个简易电影放映台。然后老宋静坐一旁,等待天黑。

  今天放映的电影是《胖嫂的故事》。不一会儿,附近的居民三三两两聚拢过来,相熟的人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地等待电影开场。

  “天气冷了,放完这一场,今年的露天电影就要收工了!”老宋说。在江苏策群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老宋是公司三十多名放映员中的普通一员。“江苏策群”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民营院线。每年,老宋和十多位同事走街串巷,穿梭于无锡各个社区、工地学校,免费放映露天电影超过 1500场次。

  “露天电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珍贵记忆,那个年代,大家最期待的事是,电影放映员扛着机器出现在广场上的场景。”今年59岁的迟鹏领是黑龙江人,来无锡工作生活已有20多年。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迟鹏领看到小区里正在放映露天电影,那熟悉的电影情节和哗啦转动的胶片,一下子唤醒了他对往昔岁月的记忆。也就是那一年,迟鹏领创立了江苏策群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开始免费给市民放映露天电影。

  老宋在河南老家就是村里的电影放映员,对露天电影,他的心中有着割舍不下的情结,“那时候,村里谁家结婚,一定是要放电影的,就像现在结婚迎亲要车队一样。”老宋戏称自己是村里的“红人”。当年的电影放映机是胶片机,一部电影往往需要好几盘胶片,足有几十斤重。放映过程中,需要换好几盘胶片,还时刻需要有人盯着,以免出现卡带等技术故障。现如今,老宋放电影用的是高清数字播放机,原来几十公斤重的胶片,变成了一张薄薄的芯片卡,插入卡片,按几个按钮,就能轻松搞定了。

  在娱乐方式日渐多元的今天,露天电影或许不再风靡,但仍受到百姓的欢迎。迟鹏领凭借着对电影的热爱,不知不觉间坚持了免费放映11年。11年来,“江苏策群”实现了让无锡每村每月看一场免费电影的目标,并积极开辟了一条市场化公益放映道路。目前,公司与多家企业展开合作,通过贴片广告、活动冠名、放映企业形象片等形式,用广告收益维持公司运营。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放映公益电影 1.5万余场。

  “露天电影,让大家又重新聚在了一起,有了闲话家常的机会,也找到了邻里之间久违的亲切感。看看电影聊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而这种氛围在城市里显得尤其可贵。”在放映中,迟鹏领常常与观众交流,在他看来,大家关注的不只是电影,还有的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看的是一种“情怀”。

  黑暗中,一束从放映机里打出的亮光,照亮了银幕,也照亮了迟鹏领的心。他觉得,即便在娱乐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露天电影仍有存在的意义,“只要有人想看,我的‘露天电影院’就会一直开下去。”

  交汇点记者 王慧

  海安文化艺术中心(海安文化馆):文化志愿者,为特殊群体送欢笑

  关键词:温暖

  在海安文化艺术中心(海安文化馆)主任葛志华的微信朋友圈,每天转发的是文化馆各种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12月5日,以海安支教云南宁蒗教师群体为原型的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首演刚结束,同题材的话剧《又见桃花雨》又登上“海中话剧节”。这些年,一场场打动人心的文艺汇演,一次次贴近基层的送戏下乡,让海安的文化惠民始终在路上,温暖了百姓心。

  《又见桃花雨》曾获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至今已巡演几十场,海安百姓有口皆碑。除此之外,反映市井民情的《儿时的石板街》,弘扬传统家风的《千秋家谱》,反思现代亲情的《俩儿子》……这些作品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始终活跃在海安文化惠民现场。“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村演完了,准备换到另一个村,村里的老百姓一路跟着我们到下一个村。我们的文艺作品演身边人、说身边事,农民看得懂,有共鸣。”葛志华说。

  文化馆还自发组织成立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大队,发起“文化暖万家”项目,他们经常走近基层特殊群体,用文化给他们送去温暖和欢笑。

  老馆长崔世莹清楚地记得,有一年他们举办海安少儿才艺大赛,一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少年王聪过关斩将,以一首《妈妈的眼睛》一举夺得声乐组第一名。当王聪在母亲搀扶下走到舞台中间,一字一句含泪唱歌的情景一直让崔世莹牵挂不已:这是一个有着音乐梦想的孩子。

  后来,崔世莹带领文化馆志愿者专程赶到王聪所读的雅周初级中学演出。当文化馆男高音向东升老师一曲《母亲》响起,王聪按捺不住内心的感动,他撑着课桌,回唱了一首《乡下的老妈》。王聪中考结束后,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每周都派声乐老师到雅周为他免费上课,传授一些基础的声乐知识。

  崔世莹明白,老弱病残、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特困职工等群体,往往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盲区,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一点也不比寻常人少。在文化馆的发动下,海安文化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一些社会上的高端艺术人才也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所有参与者没有任何报酬,一律私车公用,有的志愿者甚至在自己的私家车上贴上“文化志愿者在行动”的标志。

  这群热忱的志愿者,走近海安道德模范纪爱玲,为她送上《你是最美海安人》;走进伤残军人王世高家中,为他的家庭表演《你爱祖国我爱你》;在孤寡老人的床边唱响《我们也是你的娃》;在三峡移民家中表演快板《舍小家顾大家,中华是一家》;为留守儿童送上杂技《空中漫步》;为老红军、老战士送上《人民不会忘记》……以“倾情服务,覆盖盲点,文化暖心,点亮生活”为宗旨,对点服务基层贫困户、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外来务工人员、敬老院等家庭和场所,至今,“文化暖万家”已累计组织、指导5000多场次服务活动,惠及数百万人次。

  “一路上,我们经历了太多故事,也经受了太多感动,我们所做的事很平凡,但这些平凡的事带给百姓温暖,也给我们一种满满的获得感。”老志愿者崔世莹由衷地感喟。

  杨铖

  马庄村农家书屋:

  立体阅读,让“德善”融入日常生活

  关键词:德善

  “抗日战争中,太滆地区武工队吴其昌等八位战士,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形下,顽强战斗,宁死不降,最后在马庄村边漕桥河上的一座石桥旁壮烈牺牲。这座桥,被后人称为‘八烈士桥’。”在宜兴市万石镇马庄村的农家书屋,只要有客来访,农民作家陆一新都会自豪地向人们讲述承载马庄“德善文化”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马庄村农家书屋是江苏省入选“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获奖单位”中唯一一家农家书屋。该村党总支书记、大学生村官彭秋君自豪地表示,马庄村农家书屋也叫“德善书屋”,已成为这座古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文化载体。

  马庄,位于宜兴漕桥河两岸,流水淙淙,小巷幽幽。相传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朱元璋在此埋葬义马,从此有了这座风景如画的江南小村。说起马庄历史上的德善故事,陆一新打开了话匣子:清代富商胡老三出资修建轩庄桥,沈兆林为新四军送信宁死不变节……六百多年来,世世代代的马庄人在这片土地上沉淀下丰厚的德善文化。

  走进位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的“德善书屋”,记者看到,这个小小的乡村图书馆配备了可供40人同时阅读的桌椅设备,藏书总量达到10000册,订阅的报刊达30余种,村里每年投入更新图书资金6000元。每天,德善书屋都会迎来很多村民来这里读书学习。

  在彭秋君眼中,“德善书屋”不仅仅是一座小小的图书馆,更是传承“德善文化”的主阵地。“我们常常邀请阅读组织、文艺名家、村庄乡贤等走进书屋,开展各种阅读、讲座、辅导等文化文艺活动。”

  每年寒暑假,村庄乡贤、退休教师们来到书屋,为孩子们举办公益课程和阅读分享。冯光辉、夏正平、王顺法等作家做客书屋,开展交流活动。小小的书屋时常传出琅琅书声,阅读的风尚早已深深渗透进马庄人的寻常生活。陆一新、陆洲父子的文学作品在省级比赛中频频获奖,传为佳话;锡剧是江南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德善书屋多次举办锡剧展演,在婉转的唱腔中,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正能量;马庄种植业发达,草莓养殖户们每每遇到难题,总会第一时间走进书屋“充电”,寻求解决办法。“每年,书屋配合‘三农’工作开展的学习培训活动,以及各种科普、法治、环保、防灾等社教活动,加起来多达十余场。”彭秋君说。

  阅读、启发、分享,让“德善”感悟走出书本,融入日常生活,化为人们的言行习惯。 在这个小村里,令人感动的“德善”活教材俯拾皆是:村民潘玉娟,致富不忘村邻,定期对困难家庭伸出援助之手;经营公司的张晓伟,为诚信甘愿承担200多万元损失;马菊娣主动照顾婆婆、亲家母同吃同住,让她们远离孤独冷清,享受天伦之乐……

  陆一新认为,马庄村农家书屋之所以获得成功,正是因为始终不忘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初心,将书籍阅读变为立体阅读,将“德善”厚植于江南沃土,与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结合。

  交汇点记者 于锋

  【繁花】

  创意设计,如何落到大地上?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落幕留下诸多思考

  大爷大妈缺少娱乐社交空间怎么办?对老旧商业体进行改造,植入健身场地、菜场、茶楼、剧场,为大爷大妈提供娱乐社交空间,让两代人“各得其所”;

  如何回收利用快递纸箱?在快递柜旁建造纸箱回收区,选择“共享模式”,纸箱将被快递员取走使用;选择“再生模式”,纸箱可以变成儿童拼图、纸板模型,加入石膏水泥后还能变成小型雕塑或建筑构件,给生活增添趣味……

  建造平疫结合的居住空间是否可能?把一座建筑设计成可层摞、可拆解的积木式结构,一旦疫情反扑,不仅内部可以通过排列组合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还可以把房间拆解为便于运输的折叠模块,从而快速支援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

  小到聚焦纸箱再利用、菜场改造,大到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洪水暴发,既脑洞大开,又关注社会热点,12月19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紫金奖· 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在南京落幕,大赛从320所高校、346个设计机构提交的1678个设计方案中,评选出了紫金奖金奖4名、银奖6名和铜奖8名。如何评价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设计?如何透过参赛作品眺望未来的无限可能?如何引导设计更好地赋能美好生活?大赛虽已落幕,思考仍未停止。

  后疫情时代

  成为参赛者关注重点

  本届大赛以“健康家园”为主题,鼓励参赛作品通过有思考、有温度、有品质的创意设计,从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层面构筑人人共享的“健康家园”——这一主题的设置显然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的大背景相关。评选过程中,那些体现了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设计反思和现实应对的设计作品,自然格外吸引目光。

  在维持教室空间和使用人数不变的前提下,如何使座位间距满足防疫要求,帮助中小学顺利复课?扬州大学的建筑设计团队给出了“Loft教室空间设计”方案。Loft指高挑开敞的复式空间,设计者正是从“复式”入手,解决座位间距问题:在教室两壁的半空中增设一排桌椅,打造“小二层”的效果,并通过精细化设计保证听课效果和楼梯安全;二层隔板可以在非疫情时期升起,满足平疫结合的需求。大赛评委、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总建筑师杨明笑言,“二楼座位说不定还能成为学生们争相体验的打卡地。”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者们则试图调和居家隔离与社交疏离之间的矛盾。他们大胆畅想:如何使建筑像语言一样灵活变化,通过设计来引导健康的行为模式。比如,设置弹性的“准医疗”空间;在通风采光良好的室外,增设无接触式的交流和展览空间;对窗户进行精心设计,让居住者更愿意在充满阳光和新鲜空气的窗边停留。这番对建筑模式语言的畅想,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看来,较好地“回应了疫情对未来人居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改变”。

  来自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的参赛者们同样脑洞大开:防疫封城时期,闲置的、具有单元式空间特点的高铁车厢能否成为收容和隔离轻症患者的“诺亚方舱”?在他们的方案中,根据不同人群对空间的需求,车厢可以改造为医疗舱、隔离舱、儿童舱、老人舱、医护舱、娱乐舱等多种功能分区。其中,一间隔离舱(即一节车厢)可以辟出8间病房,每间配有储物柜、呼叫设备、输液器等;医护人员休息舱配有太空睡眠舱,内置声光唤醒闹钟,自动门帘采用隔音材料,解决医护人员紧张不安的休息痛点……在设计者描摹的蓝图中,一艘能够高速转移和实现多功能单元组合的“人类生命健康的保护舱”呼之欲出。

  梦想要照进现实

  设计并非一味“秀脑洞”

  既发掘社会问题,又以专业设计来助力解决问题——社会性与专业性相融合,是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坚持的评奖标准。以这一理念来审视参赛作品,人们在本届大赛中看到了诸多值得欣慰之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认为,参赛作品普遍体现了鲜明的现实关怀,特别是有不少作品通过人居环境营造来直面疫情。除了社会性、现实性,不少作品还体现了宝贵的未来性。“它们冲出了过往的作为‘存量’的认识和经验,站在未来的视野来看今天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前瞻性的思维火花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当下。”

  对此,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十分认同:“比如某件作品运用建筑模块语言的丰富变化来应对平疫时期的不同需求,它其实就跳开了‘路径依赖’,转而采用模块语言来建造灵活机动的环境。作为一场创意大赛而非工程招标,不拘于落地转化的比赛规则也为参赛者的脑洞大开提供了驰骋的空间——尽管或许不能应用于当下,这些火花也很可能为未来提供智力支持。”在韩冬青看来,还有一些作品很好地把设计和新技术糅合起来,比如一件关于“围墙5.0时代”的设计作品,旨在对围墙进行智能化改造,把这一城市边缘空间利用起来、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很有启示意义。

  不过,高蹈的畅想虽然美妙,回应现实痛点、尽可能地提供可行性方案同样重要。决赛现场,评审们不断通过犀利的发问,试图让设计者更多地观照现实:为大爷大妈提供社交场地的同时,如何避免噪音污染?建设纸箱回收站时,如何防止纸箱因受潮而报废?把高铁车厢改造成方舱是否具有成本优势?

  连续多年担任大赛评委的作家祁智更关注设计背后的现实考量。在他看来,一些作品虽然发现了社会问题,但在分析成因和提供方案时,还没能找到最优解。他认为,设计者们应怀抱着“给今天或者明天的人使用”的理念,更多地关注可行性:“设计面前无‘外人’,大赛邀请我作为评委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每个人都是设计作品的潜在使用者,如何评价一件作品,公众的声音同样重要;设计者们也应站在公众的视角审视作品。”

  正如大赛专业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所言,“设计的最终目的是盖一间好房子,不但要好用好住,还要给人以美的享受,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把美好生活变成现实。”

  “蝶变”为全国性赛事

  紫金奖要更好落到大地上

  累计举办七届,如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的影响力已溢出华东,走向全国。一系列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本届参赛作品共计1678项,同比增长13.8%;作品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江苏作品占比首次低于60%,说明大赛从区域走向全国;新建类和更新类作品各占50%,反映了社会对建设存量的关注、行业对城市更新与美丽宜居的关注;截至本届,建筑“新老八校”100%参与赛事;30岁以上主创占66.7%,行业骨干群体的高比例参赛体现赛事影响力;大赛为教学提供了实战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意火花的舞台;美、英、德、瑞等11国选手参赛,大赛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决赛现场还为《林里堂——乡邻中心改造》《江田林居蔬艺沙头》《德泽渊源耕读梦龙》等多个往届获奖作品落地项目代表授牌,落地转化、让梦想开花结果,无疑又是大赛影响力和水准的一大体现。

  在韩冬青教授的直观感受中,大赛越办越好的一个标志,是在给参赛者打分排名时感到犹豫,“不像开始一两届时,作品孰优孰劣,还可以轻松地判断出来;现在,谁获得第一名、谁获得第二名,与其说是水平有高下,不如说是和评委的共鸣度有关。这恰恰是一个赛事做成功的重要标志。”即使是学生组参赛作品,在他看来同样水准不俗,甚至有时在创意上更胜一筹,“比如学生组一等奖中有一件来自东南大学的设计作品《从“邻避”到“邻附”》,学生们把目光投向了居民避之不及的垃圾中转站,他们大胆构想:在垃圾中转站营造社区活动中心,把垃圾就地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料、热能用于维持社区活动中心的运转,这就是一个很精彩的微观改造的案例。”

  不光是评选出一个奖项,更是搭建展示、互动、传播的平台,让一切创意创想接受专家和公众的质询,同时促进建筑文化的传播——专业性与社会性相融合,是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建筑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承载着人民对美好家园的梦想。建筑和环境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建筑师、社会公众和政府来共同推动,这正是我们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紫金奖·建筑和环境设计大赛的初衷。”省住建厅厅长周岚说。

  在何镜堂院士看来,通过省委宣传部、省住建厅等政府部门带头,把政府、专家、老百姓聚集在一起,让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来看,让大赛真正成了全国性的品牌。展望未来,人们有理由期待,紫金奖能够把更多创意写在大地上:这并非局限于眼前的落地转化,而是希望设计者们始终怀抱着俯身向下的现实关怀,为人民梦想中的美好生活插上现实的翅膀。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职业组)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学生组)

  【新潮】

  2020:自省并重启

  文|周水欣

  2020年的开篇颇为波谲云诡,我们被“黑天鹅”事件——新冠疫情,撞得猝不及防。经历了不一样的春节,亲身参与了“抗疫”过程,看到了不一样维度的外部世界与冷暖人间,对长久以来的生活状态与人生愿景进行了更多思考。我开始问自己,我要的人生和我该承担的人生是什么?

  四月,疫情得到控制。草长莺飞的春天已经来临。站在阳台上往外看,对面仍旧在封闭的玄武湖异常优雅而静谧。没有人类的叨扰,整个冬天它们一定休息得很好。可以听见鸟儿在叫,柳树也抽出嫩枝。湖水平静,仔细看,会随着风儿的大小走向而闪出粼粼波光。这个时候会觉得人类真是渺小,我们要摆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一度我的腰椎问题发作,卧床期间,惊悚原来身体被禁锢是如此可怕的一件事!伤感之余,也慢慢想清很多问题。不论这个世界还是这个小我,病了得治,治好了得想:如何不重蹈覆辙。思考的意义就在于此。人是很脆弱渺小的,但在大环境下,每个渺小的我们,都要做最坚强的自我。要擅于与自己相处,也必须经受住考验。

  生病期间,会特别敏感,甚至很脆弱。我脱离出自己,站在一个半空的高度,思考关于亲情的陪伴与自我的独立之间的关系。亲情固然重要,却不应该被裹挟。不论什么关系,掌握“适度”与“适当”的尺度才是可以长久维系的关键点。依恋与依赖,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后者不可持续。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是独立的。要做内在强大的人。很赞同日本人的处世之道: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范围内,尽情做自己。而另一方面,要做温暖的人,能给予时尽量给与,若需要帮助,也不要抗拒或内疚,坦然接受别人的好意也是一种能力,然后感恩,并将善意延绵不断地扩大开去。施予与接受,其实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学习。

  在这一年,看到很多现象,经历很多事件,发现很多美好,也有很多丑陋。以前,只顾“奔跑”,很少“反思”。停下来才发现,需要弥补的短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断舍离是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不论从物质整理上,还是精神梳理上,都需要厘清关系。我整理了很多个人物品,一些衣物收拾干净,送到需要它们的人身边;一些书籍也进入流通渠道,转入新的阅读者手里。开始控制购买欲,古董界有一句话叫做“过眼即拥有”,我笑纳心中。断和舍纵然不容易,但好比壮士断腕,轻装前行,可以奔向更远的远方。同样,疫情的封闭时光让人们自省“社交”的意义,有多少是令人愉悦的,有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关键时刻,人们面露峥嵘,有多少认识的人其实我们并不认识,而三观的重新指认,洗牌了我们的人际关系。小友曾经很不忿地抱怨身边偷懒耍滑的伙伴,我打住他的话,让他远离这样的人。摒弃丑的,才能留住美的。改变别人不容易,但自己要有原则。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或被吸引到这样的人中间。“离开”需要更多勇气和智慧。

  所幸,我一直很努力。我阅读了比往年更多种类的书,不再只是“轻阅读”,在那些闭关的时光,我开始看一些可能会看不懂、进深慢、不容易的“阅读”。看一些社科与文艺理论的书。经常在睁大眼睛的瞌睡中惊醒,摇摇头,再把这一页重新看一遍。不易走的路,有更多精彩。也因此产生一些焦虑:好书太多,读不完。但是阅读就有这个好处,让我看清自己的局限,也解开自己狭隘的心结,想做更好的自己:世界这么大,我只需更加努力,做更好的阅读者、更好的写作者。

  2020年,是思索的一年,也是成长的一年。这种成长,是与外部大世界一起,是要经受住考验才能有的成长。这一年,我从“想”担当,往“能”担当的路上疾行,很多时候困难重重。但是困难并不是不能克服的。从前的我,总是强调人类是脆弱的。但“脆弱”是什么?有时候脆弱也是一种昭示。意识到了脆弱,更能激发“坚强”的力量。

  2020年没有旅行,但是,身未动,心已远。这种远,不只是为了“抵达”某处,更是为了“照见”某处。这个某处,是心灵。

  下一步,是重新启程。2021,我们都有机会重新开始,也必须重新启程。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