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舞台上是角儿,下了台是教师、泥瓦匠、钟点工……当文艺的种子在乡村种下
2021/01/13 22:11  交汇点新闻  

  “那天在厂子里做完工,到镇上的广场上散步,随便哼了几句黄梅戏,就被文化站的孙站听到了,硬是把我一个外地人拉进了艺术团,劝到了舞台上,以前我可是个连说话都会脸红的人……”在安徽打工妹龚先翠的眼里,孙站是一个让她平淡人生出彩的人。

  她口中的“孙站”是谁?武进区前黄镇已退休却还在发挥余热的文化站站长,前黄雅韵艺术团党支部书记孙英。在基层从事文化服务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她带领这个清一色农民身份、“上台演戏、下田干活”的草根艺术团活跃在乡村舞台,用一出出新戏、一支支舞蹈、一个个小品、一曲曲说唱,将乡村百姓凝聚在一起,演百姓故事,唱文明新风,“文艺叙事”的内生力量,点亮了乡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村民们的精神风貌。

  销售员、泥瓦匠、钟点工……

  他们是一群“出彩乡村人”

  周四下午,常州前黄镇寨桥活动中心里一派热闹景象。在“呛呛呛”的铜锣声、“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和“嘈嘈切切”的琵琶声中,村民们争相亮出自己的“好声音”,乐队师傅直喊忙得没空上厕所。

  “年轻时没能进剧团,现在拉个牛尾巴,快点过把瘾!”64岁的团长马建南,年轻时就被剧团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现在他一心扑在艺术团,带着妻子濮小玉,搭档演出了许多剧目。

  专管音响的师傅陈益民,今年70岁了。作为电影放映员,他一年要走10个村放映120场电影。其余时间就在艺术团负责灯光、大屏等电子设备,“每周五晚上,我们都是露天演出,如果碰上下雨,第二天设备都需要去维护的。”

  60多岁的庄亚梁站在台上吹奏萨克斯风文艺得很。退休前,他和猪肉打了一辈子交道,计划经济时在食品站里卖猪肉,市场经济后他就专管给猪屁股盖合格章的活儿。

  开拖拉机的王凤兴比较特殊,做了胃癌手术后他就不搞运输了,2008年镇上搞下沉式文体广场,他就自告奋勇来了,每天下午四点准时上岗,哪里有问题找他准没错,“他是个什么都知道的人”,村民指着王凤兴说。

  刚开始,龚先翠上台演节目,让当地人伴舞,还有人老大不情愿,“她一个外地来打工的,凭啥要我们本地人给她伴舞!”孙站一言九鼎,“我们这里没有外地本地的,谁演得好,谁就上主角。”龚先翠说,“处得时间长了,大家都成了兄弟姐妹,也不再有本地外地、打工和老板的区分呢,只想着怎么把戏演得更好。”在后台,龚先翠边熟娴地整理着换下的戏服边感慨,脸上散发着光彩:“以前打工,工资哪儿高往哪儿去,现在别地给再多钱我也不肯挪窝了,白天有工打,晚上有戏唱,这日子过得才叫快乐。”

  在这个几乎清一色农民身份的艺术团里,让记者惊讶并感慨的是,人人脸上都散发着光彩。彷佛有一根神奇的魔棒,点亮了他们平凡的人生。

  除了龚先翠这样的新市民,他们中有企业家、教师、公务员、退休职员、泥瓦匠、钟点工等等。职业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但在这片乡村舞台上,他们真诚地投入,也共同收获着快乐。

  蒋丽芳,59岁,以前做衬匠(瓦工的一种),如今农村造房子的少了,她开始去给晚托班烧饭。小学时就是文艺骨干的她,舞跳得特别好,还去县里参加过比赛。如今在艺术团,她除了跳舞,还演小品。“现在走在路上,打招呼的人多了,平时也注意拾掇打扮了,觉得日子越过越有意思。我们演的节目《十九大精神放光芒》,连我大班的孙女都会背。”

  李友琴,58岁,钟点工。今年才参加艺术团,演三句半。原来在村里,连四方步都不会走。为啥来艺术团?开心啊!平时做钟点工,低着头一干几小时,只有自己和自己说话。在艺术团里,一个动作演不好,大家伙都会帮你,真的像兄弟姐妹一样呢!

  潘小平,62岁,锡剧票友,在一家私企做营销。演过锡剧《珍珠塔》、《江姐》、《沙家浜》。“我们演的是常锡文戏,以前也叫摊黄,村里几乎人人会唱。刚开始上台时特别怵,眼睛都不敢抬起来,现在演多了,有点‘人来疯’,舞台下的人越多越兴奋。有时去外边吃饭,有邻座的过来打招呼:前两天看你在哪儿哪儿演出了,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年轻时光顾着挣钱养家了,现在的人生才过出了意义。”

  马建玉,65岁,最爱跳《映山红》。她是常州知青,退休后,嫌在家太闷,开了家麻将档,自己也三日两头上桌解解闷。参加演出后,觉得打麻将没意思了,不再去招呼麻友,渐渐地就把麻将档关了。“去年演了一个交警的故事,今年演的是移风易俗办喜酒,每天对着镜子练动作、练台词,练到舌头都碎了,但开心啊,觉得自己对社会还有用,一个人的精气神就特别好!”

  对“孙站”的评价,大家众口一词:能干,有号召力,没私心,别人办不成的事,她能办成。每周六一场广场演出,再加上进村、到敬老院演出,剧团一年大大小小的演出200余场左右,不取分文,但在这些村民心里,这就是他们的价值。

  卫生难题、结婚攀比、不缴社保……

  解决农村这些头疼事有了“锦囊妙计”

  “现在我只要扔垃圾,就会想起你们在台上演的小品,不敢随手丢了!”前黄镇寨桥村的饭店老板娘拉着孙英的手说。

  农村的群文队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会唱会跳,会拉会弹,但就是不能“开口说”。孙英下决心要改革,她一方面到处网罗“人才”,另一方面倒逼自己给小品、相声、三句半写原创台本。将农村的生活写进去,将新鲜的政策写进去,将党的创新理论写进去……渐渐地,这个贯穿在歌舞演出中间的语言类节目,成了村民解决生活中遇到新问题的“锦囊妙计”。

  “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们村在创建省级卫生村,当时农村还比较穷,村民都在家里养鸡养鸭,弄得污糟邋遢。”要想改变农村环境,必须先扭转村民的观念。苏南农村找对象有先“认人家”的习俗,在原创小品《相亲》里,孙英描绘了一个脏乱差的不堪场面:当介绍人带着女方去男方家里“摸情况”时,发现吃剩的菜胡乱丢在台子上,苍蝇乱飞,鸡飞鸭跳……“家里不清爽,娶不到儿媳妇”,这是乡亲们从《相亲》里获得的“新观念”。

  20年里,《相亲》的故事一直在改编,在演出。比如,当垃圾桶“闯”入乡村后,村民却对它熟视无睹,垃圾依旧随手丢;再比如,垃圾桶从一个变成三个,垃圾分类却依旧是老大难……每一次农村卫生环境改造,都会催生一个个新的《相亲》故事,至今已升级到第五个版本。

  轻飘飘的文艺有什么用?从十几岁的小姑娘,干到“耳顺之年” ,一刻也没离开过基层群文工作的孙英说:力量太大了!也正因如此,她硬是把自己逼成了一个“作家”:

  看到攀比之风盛行,村民动辄花五六十万操办酒宴,她写下了《移风易俗办喜酒》,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听到一些企业高价聘请跟干部沾亲带故的人再就业,她立刻创作了《家有廉妻》,提醒干部亲属不要把干部变成“问题干部”;疫情期间村民在家待不住了,她继《戴口罩》之后又写了《再等等》……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最明白老百姓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最盼的是什么,这也是我写的故事他们听得进去的原因。”孙英说。

  1960年出生的孙英,是土生土长的武进寨桥人。高中毕业,她进入当地文化站工作,直至退休,她又张罗了前黄镇雅韵艺术团。在孙英看来,艺术团不光是给老百姓送去了欢乐,也给村民提供了一种面对新事物新的思考方式,“农村人一开始没有社保意识,看到我写的独角戏里,同一个村庄的人,缴社保的每个月可以领到700元钱后,第二天就跑去镇上办社保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作为活跃在乡镇最基层、和群众接触最紧密的雅韵艺术团,同时还是一支“红色文艺轻骑兵”。每周五的广场文艺演出中间,都会安排党的政策、十九大精神、学习强国等几轮知识抢答,答上的村民会上台领取一份小小的奖品。我们采访的当天,有一位村民性急,没听清题意就抢答了,结果却答不上来,观众席上发出善意的哄笑。演出现场,知识抢答阶段是孙英的高光时刻,她手拿话筒,走到观众中间,用家乡方言和老百姓讲政策、说道理、谈文明,身材挺拔,声音爽朗,无法想象她已是花甲之年。

  文艺改变了老百姓什么?

  孙英告诉我们一个细节:以前看完演出,老百姓一哄而散,留下满地的塑料椅子和瓜子壳;现在看完演出,大家都会主动把椅子归纳到一个地方,叠得整整齐齐。文艺播撒的不仅是欢乐,也种下了文明。

  乡村里的文艺味道

  带来新的社交空间和生活方式

  土生土长的基层群文活动,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乡村人的精神面貌。

  几年前修建的寨桥文体广场,如今已然是寨桥最有人气的地方。打篮球的小伙子,从隔壁村赶来跳交谊舞的阿姨,以及来这里散步、看演出的人们,共同营造了这个乡镇公共空间的文艺味道。我们去寨桥采访的当晚,村民们正在广场翩翩起舞,一位阿姨没舞伴,一个人自得其乐地跳着华尔兹,赶上去问她多大了,她伸出指头:快八十啦!哈哈笑着独自旋转而去。

  “夏天人比现在人还要多呢!村民一般5点过来,散步一小时,再看一小时文艺演出,然后再跳一个半小时交谊舞,8:30左右陆续回家。”孙英说,已有好几个商家看中这里人来人往热闹,想来开超市呢。

  一个乡村有一支70多人的演出队伍,这让专业院团听了都吓一跳。这些年为拉扯这支队伍,孙英可是费了一番心思。

  “村里哪个会唱戏、会跳舞,哪个能拉个二胡,谁会写个书法,我都摸得清清楚楚。”看中目标后,孙英会主动出击,甚至自己掏腰包给他们买乐器,让他们来学。

  为调动村民都参加到文艺活动中来,孙英采用循环比赛的方法。春天教,秋天比赛;秋天教的新节目,来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再来集中展示。一年到头,都有目标有奔头,渐渐地各村也都有了自己的演出队。

  看见群文队伍“阴盛阳衰”,孙英就搞奖励,凡是每队超过两个男演员,奖励每人一桶油。再后来,她创排了需要一男一女搭配演出的拉手舞《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为了顺利演出,女演员会想尽办法自己去发展男演员。

  就这样队伍一天天壮大起来,如今寨桥的文艺氛围已今非昔比。创排《江姐》《沙家浜》等锡剧大剧的时候,能挑大梁的演员已“茂盛”到一个主要角色要分给几个人演。

  “光阿庆嫂我们就有3个。”阿庆嫂的扮演者邹玉兰告诉记者,全剧共有10场戏,按照剧情、唱功、形象,每个女主演要上台演3到4场。“不光3个阿庆嫂,我们还有5个江姐呢!”孙英自豪地笑。

  随着上台露脸的次数增加,孙英发现,村民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从开始只能清唱,到配以化妆和表演的彩唱,再到换上戏服进入角色,文艺生活也成了村民社交的新天地。

  “过去没空调,夏天大家就睡在外面乘凉聊天;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人与人的距离却也没那么近了,文化活动正好给大家提供了更多交流机会,了解到这个社会正在发生什么。”当地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说。

  自愿、公益、团结、快乐,是这个艺术团的宗旨。在这里,每个村民都可以是角儿!他们不光给自己的生活增添文艺光彩,也给别人带去快乐和欢笑。

  远在常州却援助了湖北311个社区,孙英和女儿去年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最美抗疫家庭”。

  “这几天特别冷,上午我们去民办养老院看望老人。有个老人100岁了,几个儿子相继离世,住在养老院,她看见我们送去的红色新棉鞋,高兴得不得了……”

  1月8日,结束了“慈善爱老文艺行”活动的孙英回家才发现,家里的水全被冻住了。但她顾不上这些,明天还有一场文艺活动要赶紧联络。这个村民们口中的“孙站”,满脑子都是她的文艺事业,她最开心的事是:用文艺点亮乡村,也点亮乡民们的精神世界。

  前黄雅韵艺术团,只是一个乡村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团体,但在它身上,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自我生长、不断丰盈的一种可能。它在泥土下扎根,在土地上开花,流淌着乡土乡情乡韵,在平凡中澎湃出乡村文化最旺盛的生命力。

  交汇点记者 薛颖旦 陈洁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