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指定花呗、游戏账号继承者,日趋“年轻”的遗嘱蕴涵时代表情
2021/04/16 06:45  交汇点新闻  

  南京成贤街。一间名为“幸福留言”的小屋门口,写着“遗嘱服务中心”几个字样的LED灯亮着。

  “我死后要把我名下的所有财产都给老公……”4月14日下午2点,一位年逾五旬的女士和她的丈夫,特意从南通赶到南京。

  这已是王女士要立的第二份遗嘱。在第一份遗嘱中,她将名下全部财产留给了女儿,而现在,她的首位继承人是配偶,女儿排第二。

  截至2020年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25.6万人次,登记保管19万余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954份。2013年至2020年,中华遗嘱库启动8年来,每年受理的遗嘱咨询量呈逐步上升趋势。

  踏实、纠结、懊恼、解脱、平静……每天都有怀揣不同心情的人走进江苏登记中心。这个不足50平方米的小空间,见证了人们对于生死观念的变迁。向死而生,生命的扉页,镌刻下时代缩影。

  一万份遗嘱里的人生世相

  “几年前来过一对夫妻,女的进来了,男的就站在门口等,死活不肯进来。”黄海波说。

  1979年出生的黄海波,是中华遗嘱库江苏登记中心主任。江苏登记中心自2016年9月21日成立至今,已服务了1万3千余江苏家庭。

  冷清,是黄海波对登记中心最初的印象。那时候,它还在位于南京青云巷的旧址。因为家里出了点纠纷,黄海波来这里咨询,一来二去,原本做道路工程的他就改了行。而另一位叫朱颖的女孩与这里的缘分更是戏剧,她的简历被男朋友不小心错投,阴差阳错,面试成功了。

  越来越多的人不避讳遗嘱,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就在去年,还有对60岁出头的老夫妻特意选在自己的结婚纪念日来办理遗嘱。“那位陈阿姨还专门打扮了一下,说人生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和老公结婚,第二件是儿子结婚,这最后一件就是立遗嘱。”

  中华遗嘱库统计发现,2017年-2020年,江苏地区立遗嘱人群总体以60-70岁之间为主,且呈年轻化趋势。婚姻情况多数集中在已婚(均一次婚姻)状况,而再婚、离异人群订立遗嘱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此类人群立遗嘱的意识有所提高。

  截至目前,江苏服务中心共登记保管了1万多份遗嘱,黄海波也积攒下了许多故事。

  有一对夫妻,大概四五十岁,没有孩子,从外地来到南京打拼,开了两三家店。“他们当时来咨询,没有办理。两年后太太又找来要立遗嘱,说先生车祸去世后,他的兄弟姐妹都来分钱,很后悔当时没立遗嘱。”

  有一个阿姨咨询了又走了,她觉得自己就一个女儿,关系不复杂。没想到,阿姨去世后,女婿和她的女儿离婚了,当年她留给女儿的两套总价值1600万的房子,被女婿分走了一半。“因为女方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拿到孩子的抚养权,后来得了抑郁症。”

  房子不仅有留给保姆的,还有遗嘱人要留给宠物中心。“那位阿姨六十岁,没有儿女,养了一只猫,才半岁,她担心她走了,猫没人照顾。”

  还有位老人有三个子女,但他的遗产一个也不给,“老人说三个女儿不孝,要捐给自己读书时候的大学。”

  捐眼角膜、指定葬礼播放的音乐,现代人想在遗嘱里放的东西更多,但黄海波往往不建议他们这样立遗嘱,有风险,“你想想,如果继承人没有第一时间拿到遗嘱,这些遗愿都没有做到,那遗产还能不能继承?”

  2017-2020年,江苏地区遗嘱人群的遗嘱在分配方案上,子女是主要继承人,占30.08%。但从数据可以看出,遗嘱人选择“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分配方案有上升趋势,从21.18%上升到29.62%。

  文章开头提到的王女士就是这样的情况。她说,自己一开始立遗嘱是为了女儿的婚姻保障,第二次立遗嘱就是担心自己走了之后,万一老公与女儿出现财产纠纷,老公养老会成问题。

  黄海波告诉记者,2020年的数据显示,有18.47%的江苏人在遗嘱里将财产留给孙辈。“如今离异比例高,他们担心财产风险,干脆直接留给孙辈了。”

  三年前,39岁的黄海波也给自己立了一份遗嘱。

  “我是独生子女,我走了我的父母怎么办?”黄海波算了笔账,400万的房子是婚内财产,他和妻子一人一半就是200万。如果自然继承的话,这200万会被平均分为五份,妻子、两个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各一份。孩子未成年,遗产暂由母亲保管,那么父母实际上只能拿到这套房子价值的20%,其他80%在妻子那里。通过立遗嘱的方式,他将更多的钱留给了自己的父母。

  不动产依然是江苏地区立遗嘱人群主要处分的财产,达到99%以上。但三年来,变化也在一点点发生。2018年,遗嘱里开始有理财合同;2020年财产类型更加多样化,涉及公司股权、证券基金、理财合同、保险单、车辆等。

  “文化类的遗产也多了起来,比如红木家具、书画、邮票等;虚拟财产这块,出现了支付宝、游戏账号、五位数的QQ号,甚至还有比特币。”在黄海波看来,这一万多份江苏人的遗嘱里,蕴含了个人情感,也收藏着时代表情。

  为什么遗嘱越来越“年轻化”

  据《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订立遗嘱,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截至2020年年底,这一群体人数已达553人,最年轻的遗嘱人只有17岁。而在实际生活中,年轻人也开始通过自书说明等方式订立遗嘱。

  在不少人看来,遗嘱就像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非要着急跑到“终点站”看一眼呢?

  27岁盐城小伙锦海前不久立下了遗嘱。作为一名程序员,他的收入不低,如果有外派的话还会更高一些。但仅靠短时间的工资积累,想在南京买一套房子,也并不容易。父母、爷爷支援了50多万,他又东拼西凑出了60多万,加上自己的积蓄,终于定下了一套学区房,付了首付。小是小了点,也不是多好的小学,但好歹以后有了孩子不用再为上学烦神。

  拿到房子后,锦海认真地立了份遗嘱。一位女性朋友得知后打趣道:你就这么“防”你未来的老婆啊?金海不这么看。虽然身边的一些年轻人表示结不结婚都无所谓,但他一直相信爱情,也向往婚姻生活。但即使相信,他仍希望用法律手段来固定自己的财产。一套价值不菲的房子,把家里长辈的积蓄都耗光了,不少年轻人在大城市的“窝”是掏空了家里六个“口袋”换来的,“我这套房子是父母、祖父母对我的付出,万一发生意外,我不能让他们蒙受损失。”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显示,93.03%的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而家庭人均财产增长中的91%来自房产净值增长。房子成了一个家庭财富的“大头”,也是很多年轻人早立遗嘱的原因之一。在无锡市梁溪公证处,最小的遗嘱人是一位22岁、长期在国外留学的“95后”,跑来立遗嘱,就是为了明确自己“意外”后房子的归属。

  30岁跑业务的杜琴也早早立好了遗嘱。她经常出差,平时满世界“飞” ,为防止意外,她在自己办公室的抽屉里一直放有一份遗嘱,内容包括自己财产的详细目录、银行账号和密码、财产的具体赠与人。杜琴说,这是为了“以防万一”,除了丈夫,父母和孩子是她最牵挂的人,她的遗嘱里会对他们有更多的倾斜。即使离开这个世界,也要对最爱的人负起责任。

  对于年轻人立遗嘱,年轻人都很支持。2.8万人参与的“你怎么看待年轻人立遗嘱”的网络投票中,1.2万选择“有必要” ,1.2万人支持“看个人意愿” ,认为没必要的不到3000人。比起正儿八经的遗嘱,不少年轻人喜欢把遗嘱写在豆瓣社区、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即便律师明确表示,包括“微信遗嘱”在内的这些网络遗嘱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先继承下我的花呗”“请不要给我穿寿衣,平时穿的普通衣物就好。不要给我画得花花绿绿的,淡妆就好。”“追悼会上不要放哀乐,歌我已经挑好了。”“我的QQ号养了很多年,爸妈你们看了也许会更了解我的生活”……80后媒体人邢放仔细分析了这些“遗嘱”。他发现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有旺盛的表达欲望和迫切的社交需求。在这些“网感”十足的遗嘱里,有调侃,有真诚,也有各自悲欢,但不管他们对现在的自己是否满意,这些带有黑色幽默味道的遗嘱,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死亡也可以从从容容,就像活着时一样。

  要让“事后事”也有温度

  清明节期间,一则刷屏的新闻,引起了70后教师明飞的注意。

  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位母亲去世后,她的女儿去取母亲存款时遇到麻烦。因为没法提供“外公外婆是自己的外公外婆”(外公外婆也是她妈妈的继承人)的法律凭证,公证处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实在想不到办法,就只能去外公外婆坟前拍照,提供“墓碑照片”。

  明非说,自己这是第一次意识到遗嘱的重要性。“如果身前做好部署,也是给自己所爱的人‘减负’啊!”有了立遗嘱的打算后,他咨询了一个律师朋友,才发觉,原来立遗嘱有那么多讲究啊。

  有位老人在遗嘱里写:“谁是照顾我到最后的人谁继承我的遗产”就被指存在瑕疵。什么叫照顾?是指照顾饮食起居,还是为老人最后治疗疾病出钱出力?所以要避免使用像“照顾”“陪同”等存在不确定性的生活用语。

  最近发生的一起“打印遗嘱”案,则是因为两个见证人自述没有参与遗嘱订立的全过程,是老人生前拿出一张打印好的遗嘱,请他们签字、按手印,被判无效。“也就是说从这份遗嘱在电脑上打字开始,一直到这份遗嘱从打印机里打印出来,这个全程两位见证人必须同时在场。”律师武涛释疑道。

  有人曾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为调查平台,在文书检索中依次输入“民事案由”、“遗嘱继承纠纷”、“基层法院”、“一审”、“判决书”五个字段的进行高级检索,由遗嘱形式瑕疵问题导致的遗嘱无效认定,占比达到了76.92%。

  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立一份有效的遗嘱呢?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国浩律师事务所孙韬律师介绍说,自今年1月1日《民法典》生效后,目前一共有6种遗嘱形式:“除了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外,其他四种遗嘱形式(代书遗嘱、打印遗嘱、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口头遗嘱)都必须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见证人也不得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否则无效。”

  中文博大精深,如果自书遗嘱不写清楚,意思很可能被曲解。高级合伙人律师张玉霞接手过一个遗嘱纠纷案,到她手上已是二审。案子是这样的:一位老人有三个女儿,老人去世后,大女儿和小女儿为房产继承问题打起了官司。大女儿拿出一份爸爸生前的手写遗嘱,“房子由长女一人继承”,小女儿却指着“长”字说,这明明是“幺”字,幺女就是小女儿的意思。一审,房子判给了小女儿,大女儿不服继续上诉,并找到了张玉霞。张玉霞调取了老人身前的笔记、档案后发现,老人生前对小女的称呼分别为“小女”“三女”,从未叫过“幺女”。“幺”字是川渝地区一种方言性文字,而老人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最后,中院改判,将房产给了长女。

  赢了官司,但张玉霞并不轻松。她记得大女儿曾问小女儿:“如果爸爸要把房子留给你,为什么他把遗嘱放在我这?”小女儿说:“因为你搞啊,你一直问爸爸要,爸爸为了摆平你,给了你一份遗嘱,但是我爸爸很聪明,在中间埋了个雷,故意写了个‘幺’字,并偷偷告诉了我。”

  “法律是公正的,但法律未必能够100%还原真相。”张玉霞说,姐妹俩说的话孰真孰假,她没有能力分辨,她也不知道这位已经过世的老先生真实意愿到底是什么。她举这个案例是想告诉人们规范地立遗嘱有多么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累积,如何守护和传承财富也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话题,一方面包括家族信托等在内的多元传承服务开始在国内探索,另一方面更便捷、更人性化、更有温度的服务也在相继推出。

  “过去遗嘱人通过精神评估后,再通过录音录像、指纹、扫描、存档等方式对遗嘱进行登记,最后还要上传到最高法院司法电子证据云系统进行备案。一套程序下来,往往需要少则三四个小时,多则五六个小时。而现在用打印遗嘱的方式为市民订立遗嘱,1小时内就可以完成遗嘱登记。”黄海波说,中华遗嘱库还面向老年人进行免费服务:凡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填写申请表后,可以免费办理遗嘱咨询、登记和保管。

  推开遗嘱库的大门,每个分库门口都有一个绿色邮筒,上面写着“幸福慢递”的字样,从2018年开始,遗嘱库推出“幸福留言”情感服务,除了遗嘱,还可以再给亲人留一封信,书写自己一生的体会和遗憾,对子女的叮嘱等,中华遗嘱库会按要求时间传递给指定收件人。一对老夫妻在江苏登记中心一起写下“幸福留言”,老阿姨偷看到老伴笔下的称呼,就哭到不行,“他一辈子从来没叫过我亲爱的”。幸福留言册里还留下了他们的一张照片,两位老人坐在长椅上,老阿姨的拐杖放在一边,头发被风吹乱,老先生的背有些微驼,头向右斜向老伴,远处无尽的水面被阳光照得刺眼。

  如同一个硬币,正面是遗嘱,翻过来看是每个人都将面对或正面对的人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实习生 陈姝楠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