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寻找老照片中的人 | 44年前的高考记忆,冬天里的那场考试
2021/09/02 17:20  新华报业网  于锋 高利平  

  “照片中间,倚靠在课桌旁边的就是当时才上高二的我。”在手机上打开“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的网上展馆,南京市民吕晓其指着一张拍摄于1977年高考前夕的老照片,一眼就认出了自己。这张老照片的拍摄者名叫许明义,图片说明为:“1977年,南京市江宁县中学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高考、写决心书服从祖国挑选。”

  陈俨摄

  照片中的吕晓其16岁,站在记者面前的吕晓其61岁。岁月的年轮已经转过了一圈又一圈,但始终没有褪色的是那份深藏于心中、对于高考的珍贵记忆。

  一颗红心,接受祖国的挑选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百废待兴。当时,大多数高校采用自主命题、自主考试的模式。这一从解放前沿用下来的招生方式导致了高校之间生源不平衡等诸多弊端。1952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全国高校招生采用统一高考,第一次高考于当年8月15日、16日、17日举行。1966年,全国统一高考因故被迫停止,高考之门从此关闭11年之久。

  1977年6月,“文革”已经结束,社会上要求恢复高考的呼声日益强烈。邓小平同志在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意见后指出,恢复高考的时机已经成熟。他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向全社会宣布恢复高考这个好消息。

  “1977年下半年,我在江宁县中学读高二。10月下旬,中央宣布恢复高考。消息传来,学校都沸腾了!”吕晓其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之中。他说,读小学、初中时,“高考”只是一个模糊而遥远的名词,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同龄人都没有想到将来还能参加高考。

  吕晓其回忆,教育部发布的《意见》中,规定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在20-25岁之间者可以参加高考;为了最大程度招纳人才,国家还特别规定:“在校的高中生,成绩特别优良,可自己申请,由学校介绍,参加报考”。

  1977年11月15日,设在江宁县中学的高考报名点开始报名工作。江宁县中学决定,在高二学生中挑选七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参加这一年高考,能考上最好,考不上也可以提前感受一下高考的氛围。

  “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报名现场。”四十多年后,吕晓其依然能准确描述报名现场的情景,教室的黑板报上写着“搞好大学招生工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奋斗!”右边墙上书写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听从祖国挑选!”报名的课桌上铺着“请战书”,上写“积极报名参加高考,站出来让祖国挑选!”铿锵激昂的文字,表达着高中生们对进入高校学习的急迫心情。

  “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在递交给学校的‘请战书’上签下名字,同时向老师询问有关高考的相关信息。”照片上的吕晓其身穿一件中山装,吕晓其说这是他16岁时最好的一件衣服。几天之后,他和另外六名同学拿到了1977年高考准考证,“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张准考证,也是我最珍视的一张准考证,妥善保存至今。”在记者镜头前,吕晓其拿出了准考证,上面除了区(县)、姓名、编号等信息外,还有一张青涩的单人照。同时盖印着“宁在”二字,“‘宁’是南京,‘在’是指‘在校生’,这证明了我们是少数几位提前参加高考的南京在校高中生。”

  那年的高考,又寒冷又温暖

  1977年高考是中国高考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天举办的高考。那年12月,570多万年轻人从学校、农村、工厂一路走来,怀着忐忑的心情和飞扬的梦想,奔向考场。经过激烈和公平的竞争,1978年春,27.3万年轻人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那一年的高考,录取率仅有4.8%,差不多每29个考生中,仅有一个人能考上大学。吕晓其的成绩并没有达到分数线,但他对自己在那次高考中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毕竟自己当时才读高二。后来,吕晓其考上“南京汽车制造厂技工学校”。“说来也是有意思,我考南汽技校时,学校在招生时参考了我1977年高考时的分数。他们认为,我虽然没有达到分数线,但对于一个高二学生来说已相当不错了。”

  1977年高考考场

  1977年的高考,江宁县中学派出的七名“探路”的学生都没能考上,但吕晓其的同班同学中,依然有多人在后来几年陆续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如今生活在无锡的王一心和原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吴新纪是其中的两位。

  来自军人家庭的王一心也是江宁县中学1977年首批参加高考的七名在校生之一。老照片上,人群中露出一张脸的是王一心。他还记得1977年冬天的那场高考:“那年高考考了两次,11月考了数学、语文,12月考了地理和政治。”虽然首战 “失利”,王一心没有气馁,回到学校后继续准备1978年夏天的高考。他回忆,1978年高考之前,学校在晚上安排了补习班,大家通宵 “恶补”,恨不得将过去浪费的时间全部“抢”回来。除了时间不够,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高考辅导教材严重匮乏。王一心记得,那时能够找到不多的几种复习材料,大家只能互相交换借阅,甚至还要手抄。

  1978年夏天,王一心再次走进考场,这一次,他的心里更有底了。“化学89.5、数学81、物理79……”四十多年后,王一心对当年的高考成绩依然如数家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的电子工程系电真空器件专业。

  同学们认出,老照片上的吴新纪在队伍的最后面,只露出半张脸。记者辗转联系到吴新纪,60岁的她告诉记者,当年自己还是一个小姑娘,学校号召大家提前参加高考,她和同学们一样踊跃报名,“当时我们想的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随时接受祖国挑选。”

  吴新纪并没有在1977年就参加高考。后来,她转学到了南京二十九中,于1979年参加高考。在468万考生中,有28万人被录取,这其中就包括以优异成绩考上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的吴新纪。

  “我还记得,那年高考一共考了五门,每门满分是100分。英语也要考,但只占10分。”吴新纪回忆,自己的高考成绩不错,在老师的建议下,她选择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

  高考教会我们,要拼搏要奋斗

  没有考上大学,吕晓琪的人生同样有声有色。从南汽技校毕业后,他又考上了南汽职大,此后,他的人生轨迹和“汽车”密不可分,先后当过工人、团委干部、企业老总,退休前担任南京市江宁区宁安汽车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

  回顾人生道路,吕晓其坦言,44年前那次高考对他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尽管高考失利了,但我的人生却没有停滞不前,而是随着时代大潮一直不停地向前奔跑。”吕晓其说,高考激发了他们这代人对学习的渴望,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教会他们始终要奋发进取,不怕艰难险阻。让他感到骄傲的是,女儿2007年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并获得园林景观设计硕士学位,如今在某设计院工作。“女儿圆了我的高考梦,高考也给了我们两代人享用终生的人生财富,那就是用知识和拼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进入同济大学就读的吴新纪感恩高考带给自己的机遇, “高考使年轻人平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恢复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价值观。我们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在大学里发奋努力,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专业知识。” 吴新纪说,和77级、78级大学生相比,79级大学生以高中应届生为主,虽然很多人在高中时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但进入大学后,大家很快熟悉并爱上了自己的专业,每个人都一心一意扑在对专业的钻研上。

  大学毕业后,吴新纪被分配到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工作,从那时起一直到退休,她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江苏城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成就的吴新纪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证明,高考不但改变了很多人的个人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使得中国日益焕发出年轻的活力。

  王一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无锡电子仪表厂工作,后又加盟外企西门子公司,再后来自己创业,开办生产照明设备的公司。对他来说,高考不但使得自己能够进入大学深造,接触到更加高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认知。“在南京工学院,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进入大学,不但是来学专业知识的,更重要的要掌握学习方法。因为学科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变化,学会了怎样学习,才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老师的这番话对王一心影响深刻。四十多年,他始终在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将每一个人生阶段都过得很精彩。

  出现在这张老照片上的,除了吕晓其、吴新纪、王一心,还有来自另一个班级的同学王兆健。

  南京市江宁区电信公司的退休职工杨本俊看到本报的寻人启事后,激动地给我们打来电话,说他当年的班长王兆健就是照片中那个伏案执笔的人。

  我们联系到年过六旬的王兆健。据他回忆,他是1978年参加高考的,全年级150人参加,只有不到10人考上。尽管自己高考失利,王兆健心中却种下了一颗要奋斗拼搏的种子。1978年,他被分配到江宁县丝织厂工作。两年后,厂里选拔年轻人上大学深造,他被派到苏州丝绸工学院学习,圆了大学梦。毕业后,王兆健回到江宁县丝织厂工作,一直干到了厂长助理。十来年间,这个厂发展成为拥有1000多名职工的集体企业,“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的产品连续多年获得国家创优奖,承接了大量国外订单。”他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1992年,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同年10月,王兆健被调至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招商引资等工作,一干就是30年,直至去年退休。

  赶上了恢复高考第一年,见证了江宁开发区从农村发展到如今全国排名第六的开发区,王兆健不无慨叹:“一路走来,我们的人生,我们周遭的环境,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高考不但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教会了我们要努力拼搏,不断地向前奔跑。”

  交汇点记者 于锋 高利平/文 杨玺/视频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