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银发低头族的手机“困”境、重新定义长江文明的历史角色|人文周刊荐读
2021/11/05 08:53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196期)

  【记录】

  【文脉】

  【记录】

  银发低头族,如何破局手机“困”境

  整天抱着手机不放,手机没电便坐立难安、时刻离不开Wi-Fi……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频繁使用智能设备,有些成为了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和网络群组的“网瘾老年”。这让当下很多年轻人感慨:“那些年劝我们少玩手机的父母,如今活成了我们过去的样子。”

  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64.8分钟,有超十万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

  一方小小的屏幕,为老年人骤然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成为了他们精神寄托和情感交流的工具,却也悄悄地绑架着他们的生活……

  刷屏时代,“银发族”成为“低头族”

  可口的菜肴摆了满满一桌,可林一冰62岁的母亲就是不动筷子,眼睛紧盯着手机,另一只手在屏幕上不停地划动着。

  “别看手机了,饭菜都凉了!”林一冰在一旁忍不住嘟囔着。

  这句话,以前是母亲常在她耳边唠叨的,现在轮到林一冰自己说出口,她觉得有些好笑,但又带着几分无奈。

  大学毕业后,东北人林一冰留在了南京一家大型会计事务所工作,平时因为工作繁忙,她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和父母相聚。为了方便联系,前几年林一冰给母亲换了智能手机,手把手地教会了母亲如何使用微信聊天、短视频和在线支付。由于疫情影响,林一冰已一年多没回家了,这一次,趁着国庆假期,她回家探望父母,老两口对手机“爱不释手”的程度,让她印象深刻,“很多时候,父母都是各自占据沙发的一角,一言不发,只顾着埋头‘刷’手机。”

  “妈妈现在网瘾特别大,一天能刷五六个小时的短视频,有时候到深夜一两点也不睡觉。”林一冰发现,母亲对短视频格外痴迷,抖音和快手的点赞主要集中在厨艺养生、生活搞笑、家庭情感类的一些“土味”视频。

  被手机“勾走了魂”的不仅仅是林一冰的母亲。

  时针指向深夜12点,手机忽明忽暗的光,照亮了徐阿姨不愿睡去的脸庞。

  微信、糖豆广场舞、K歌软件、快手视频,四大软件串起了徐阿姨的一天。“不瞒你说,疫情期间,我妈妈几乎都没出过门,有时候甚至连床都不下,没日没夜看手机。”徐阿姨的女儿抱怨说,自从母亲迷上了手机,曾经热衷的广场舞、健身操都统统被抛到一边了。在女儿眼里,母亲是手机达人,手机P图、剪短视频、购物,样样不在话下。这不,母亲最近又迷上了“全民K歌”这款软件,整个人像是着了魔一般经常对着手机唱到深夜,搞得邻里都不得安宁。更让她觉得担忧的是,因为母亲沉迷K歌,家里的厨房已经烧坏了好几口锅,“想着真让人后怕!”

  类似的“网瘾老年”绝非个例。在社交平台上,“父母沉迷手机怎么办”成为了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很多网友都表示,以往8点上床,9点打呼的爸妈们,现在到了深夜12点,依旧精神亢奋,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不愿睡去。

  知乎上一位网友的经历让人哭笑不得——“外公今年73岁了,前段时间老毛病肺气肿犯了,导致他呼吸不了,大晚上打‘120’送去医院,把家人急得不行。然而,住院期间,外公夹血氧仪的时候居然给我妈妈说,能不能给他换个手指头夹,把中指夹住不太方便玩手机。”

  另外一位网友也吐槽——“亲戚家的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做奶奶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打开抖音,让孩子再假装不小心打碎一个,一起面对镜头说些吉祥话拜年。”

  玩手机,成了当下很多老年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呈现了“老年低头族”的热闹生活,手机阅读、小视频、互动签到等功能大大缓解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孤独。

  为什么“网瘾老年”越来越多?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人的评价体系由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组成,当社会评价弱于自我评价时,就会产生焦虑情绪。“老人退休后回归家庭,失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支撑,这时候,互联网的沟通和互动给了他们再次与社会接轨的机会,拓宽了他们与外界接触的渠道,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

  “银发低头族”刷的是什么

  人至暮年,手机里的大千世界,成为了很多老年人内心的“避难所”,释放着他们的空虚和寂寞。

  一台小米手机,对于68岁的陈阿姨来说,似乎就是一个贴心的“闺蜜”。对着它,陈阿姨说了很多连女儿都不愿说或者不曾说的“悄悄话”。

  自从女儿接连生了两个孩子之后,陈阿姨便只身一人从老家来到南京,当起了“老漂族”,承担起了照顾孙辈的职责。老家和南京的距离并不算遥远,车程不过两小时,但陈阿姨仍然觉得自己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白天,女儿女婿上班,孙子孙女上学,大把空闲的时间里,陈阿姨经常去小区里的小花园坐坐,那里有不少老人坐着聊天,但各自的普通话里都带着浓浓的家乡口音,沟通起来挺费劲。

  2016年,陈阿姨拥有了第一只智能手机,之后,她便将自己的情感投注其中。如今,陈阿姨加入了30多个微信群,每天早上6点,她都会准时收到各个微信群群友的“早安”,晚上11点大家又会互道“晚安”。每一次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都会让陈阿姨兴奋不已。

  在中国,大多数老年人接触互联网的起点是微信。中科院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超九成老人会使用微信聊天,超八成中老年人会在微信中发表情包、在朋友圈与他人互动、接收或发微信红包。

  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微信社交中的点赞和及时回复带来了极为重要的仪式感。陈阿姨说,点赞就是在告诉别人“我正在关注你”或者是“我得到了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有时候,陈阿姨会抱怨女儿,从来不看她转发的内容,也不点赞。相比之下,微信上的“好友们”则显得更为贴心——每一条朋友圈,好友们都会热情地点赞和回复,这令她有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

  越来越多的银发一族加入智能手机使用“大军”,也引得资本竞相布局,各大App不断深挖老年用户的喜好和特点,精准推送其喜闻乐见的内容,进一步吸引“银发族”成为了“低头族”。

  自打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72岁的老赵便迷上了网购。哪个平台的商品最便宜,老赵心里门儿清——他买过9.9元的拖鞋、19.9元的T恤、29.9元的折叠椅……最近双十一,老赵更是把时间都用在了观看直播上。“他总是在家里摇手机,说是攒步数可以换钱;玩遍各大购物App,天天在家族群里发链接,让我们帮他砍价。”在银行工作的女儿赵译抱怨道,“我家的亲戚们已经很少回复我爸要求点赞和砍价的消息了,大家天天也比较忙,很多时候还要别人下载App和注册,有很大盗用个人信息的风险。曾有亲戚在群里直接叫停爸爸这种行为,但是爸爸不听,气氛一度很尴尬。”赵译直言,父亲每天积分换券,真正用得上的时候很少,而利用砍价、点赞买来的东西,其中不少是一些质量低劣且不太实用的商品。

  《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老年人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比例高达67.3%。其中,受骗信息类型前三位分别是免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

  在中国,很多老人是各类民间偏方和心灵鸡汤的拥护者,“防癌抗癌的10种常见食物”“无籽葡萄竟是避孕药打出来的”“老人撞树可以疏通经络”……学医出身的李畅经常苦恼,自己76岁的母亲总是被这种虚假新闻、短视频里面的养生“秘方”洗脑。“母亲一直患高血压,有时候身体不舒服,我们要带她去医院,或者要她吃药,她只信所谓的秘方,根本不去看病。最让人担心的是,有些养生秘诀其实是打着‘卖药’的幌子,她几次都差点要买。”在李畅看来,传统的阅读习惯,让老年人对媒介的依赖性、信任度高,“只要网上看到的,什么都信,什么都点,根本不相信有虚假信息的存在”。

  “一篇微信文章、一个短视频,背后或许就是成规模、成体系的团队在操纵老年人的注意力。互联网行业一系列产品设计原理,本质上都是想让用户的目光多停留一会。许多App打着返现补贴的旗号,诱导老年人转发内容,实则都是宣传或推广产品。”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多年的周月新深知,很多App和平台都有算法推荐机制,这些软件在安装后,会偷偷收集老人信息,再利用大数据信息对老人们进行用户画像,给他们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标签。而由于老年人网络安全知识相对欠缺,极易陷入带有欺骗套路的内容和广告中,进而被诱导充值、购买理财产品、保健产品等。

  从适老到助老,共同关注“低头老年”

  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4亿。在一个老龄化加剧的社会里,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社交需求和精神需求,应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身处数字时代,鼓励老人拥抱互联网,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但又不落入技术的陷阱,还需要社会和家庭多方面配合共同推进。

  去年12月,工信部宣布,从2021年1月起进入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并要求保障老年人信息安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行为。近期工信部再次发文,要求适老化网站、适老化App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

  今年上半年以来,某短视频平台打击“卖惨式”带货,处理违规直播间446个,封禁违规账号33个,包含“徐忆情感电台”“权哥讲情感”等多个粉丝超百万主播;而另一家短视频平台封禁了152个针对中年女性粉丝的剧本炒作式情感直播间。

  “现在很多短视频平台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能否模仿‘青少年模式’,推出一个老年人防沉迷模式,杜绝不良信息,规避沉迷风险。”“80后”公司职员李想这样建议说,但随后她又补充道:“老年人是成年人,这种模式实施起来不太容易,且与商业利益相悖。”

  在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看来,如今的互联网移动端,大部分智能产品根据相关要求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但基本都停留在放大页面和字体上,适老化改造仍然不够彻底。“互联网的适老化改造应该由专家组成团队,研究老年人真正需要什么,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相关内容,而不是盲目根据算法来推荐。”

  张纯还建议,全国各地应当做好老年大学的资源投放,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成。“老年人上老年大学真的是为了学知识么?其实不尽然,他们更多的是为了抱团取暖,在这里满足对友情、社交的渴望。”他表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要充分发挥社区的力量,“现在社区更多的是给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心理救济可能比物质保障还要重要。社区应当多组织户外活动、才艺表演,建立健康和谐的老年群体生活模式,让老年人有更多的选择和去处,才能让他们有动力放下手机,走出家门。”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学者陆远也表示,应当充分发掘分散在基层的老年文化资源,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老年人选择。“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有许多民间阅读组织、亲子读书会,但似乎还没有专门面向老人的读书会,政府可以面向老人,提供一系列的文化需求服务和政策支持。”不过,他也强调,家庭生活仍是老年人生活的重心,子女不能将原本陪伴的义务,心安理得地交给社会或者相关组织,常回家看看,多与父母聊天沟通,让老人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呵护,感到尊重和认可,才是预防老人沉迷手机的好办法。

  “今天是我小孙女12岁的生日,我爱她,关心她,祝她永远健康成长。”11月1日,72岁的退休老师孟阿姨用美篇制作了《美好的一家》,发送给了远在北京工作的女儿,相册里回放了女儿怀孕、小孙女出生成长的一幕幕。对于一位72岁的老人来说,把十几年的历史照片做成相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找照片、找图片、动画制作,孟阿姨用手机“捣鼓”了十多天,才最终完成。

  千里之外,女儿点开这个带有音乐背景的网页后,泪流满面,“因为在这里面,读到了妈妈深深的爱和思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姚依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脉】重新定义长江文明的历史角色

  大江东去,奔涌数千年,长江沿岸孕育了太多中华文化地标、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英杰,形成了推动中华文明不断更新发展,塑造民族品格与家国记忆的强大文化力量。近日,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马志亮、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师丁援合著的《长江文明》一书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此书重新定义长江文明的历史角色,构建长江文明文化体系,唤起人们对长江流域历史与将来的更多关注。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文脉”版与三位作者展开对话,探讨长江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并将长江文明与世界其他大河文明进行对比辨析。

  《长江文明》

  记者:长江和黄河同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漫长的岁月中各自形成了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在您看来,长江文明是怎样萌芽的?历经了怎样的形成发展过程?

  冯天瑜:文化的演进与自然环境提供的先决条件息息相关,但当人类介入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之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则对文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所以,文化的发展是在自然和人文的互动中向前推进的。长江流域的先民,凭借优厚的自然条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创造出各区段文明,如下游江浙一带早期的农业文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中游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中游偏西直达上游川东地区的大溪文化等等。其文化发生并不比黄河流域晚,水平也各有高下,就驯化农作物时间而言,长江流域似略早于黄河流域。

  冯天瑜教授

  两大流域的文化各自独立起源且模式不同,然后平行发展,呈现不同的面貌。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两大流域文化都有独立发展的完整序列。总体而言,长江流域分为上、中、下游,它们各自发展,分别沿着三星堆文化1—4期,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序列演进。

  长江三峡风光 视觉中国 供图

  记者:北纬30度线是“人类文明发生线”,这条线穿过四大文明古国的母亲河。相较于其他孕育人类文明的大河流域,长江文明有何独特之处?

  马志亮:温带—亚热带成为文明先发地是不争事实,而北温带偏南的北纬30度线附近,因兼具充沛的水热条件,成为最有利于文明发生发展的地段。这里并列诞生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四大文明皆诞生于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持续保障的河川附近,拥有各自的母亲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与恒河,以及长江和略偏北的黄河。

  相较于其他孕育人类文明的大河流域,无论是从地球自然禀赋还是从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来看,长江流域都是自然条件优厚、文明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其文明的独特之处体现在自然条件、方位特色和文明标志三方面。

  本书作者之一马志亮

  就自然条件而言,北纬30度线附近多为干旱少雨地带,而长江流域则因西部横断山脉、青藏高原耸立,将来自太平洋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拦在其东部,从而成为北纬30度线附近不可多得的雨量充沛地带,兼具文明发展的两大必备条件——充沛的淡水与丰富的热能,其干支流组成的河流网络不仅有利于灌溉(四川都江堰为其显例),又能提供航运之便。长江流域特有的生态环境提供了较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之具备较大的文明发展潜力。

  四川都江堰 视觉中国 供图

  就方位特色而言。长江流域所处的东亚地区的地形较为封闭,上游(巴蜀)、中游(荆楚)、下游(吴越)居民的活动区域相对固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通状况的改变,长江流域内外的族群交流日渐增多,各区域文化皆以开放的态度吸纳异质文明的养分,并源源不断地输出自身文化。在不断地吸纳与输出文化的过程中,长江流域在保持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中华文化的海洋,形成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重要一支。

  长江流域的三星堆文明 视觉中国 供图

  就文明标志而言。学界以金属工具、文字和城市的出现作为步入文明门槛的标志。每个文明或多或少都存在可以凸显自身个性的文明标志。比如,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木乃伊和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泥板和印章(平印和滚印)等。最能代表长江流域早期文明水平的标志当属玉器。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玉石制品,在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薛家岗文化、石家河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均有体现。良渚文化的玉器制作及玉文化最具代表性。良渚玉器不仅种类繁多、制作精美,且已超出了原始宗教信仰的范畴,与政权建设和大型礼制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出现成组的玉礼器,标识着拥有者的身份、等级和地位,彰显了聚落的等级和规模。

  记者:《长江文明》一书将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文化划分为7种,其中江苏所在区域主要是吴越文化。吴越文化有怎样的特征?在您看来,长江沿线的各种地域文化应该怎样融合共生?

  冯天瑜:长江上、中、下游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其历史发展过程也有颇大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区。按上、中、下游划分,依次为巴蜀—荆楚—吴越三个大的文化区,分别由上游的古巴人、古蜀人,中游的古楚人和下游的古越人创造。若按照自然、社会和人文三重因素对长江全流域进行细致的文化空间分类,则可分为羌藏、滇黔、巴蜀、荆楚、湖湘、赣皖和吴越等七个文化区。

  长江下游的吴越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雨量丰沛,具有文明早发的先天优势,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可视作吴越文化的肇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地区,地理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地区。吴越地区是我国稻作农业的发源地。“饭稻羹鱼”是吴越饮食文化的最大特色。两汉以来,吴越出产的瓷器、丝绸和茶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品,中国文化也通过吴越这一重要窗口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日本、朝鲜和东南亚扩散。

  良渚文化玉琮。 视觉中国 供图

  总体而言,先秦时期的吴越文化面貌粗犷,好勇轻死,“剪发文身”,和华夏主流文化差别较大。秦灭六国后,在中央王朝的教化之下,吴越地区的礼教观念逐渐兴起,朴拙民俗也逐渐趋向中原的雅致之风。至西汉中期,越文化在考古学上的主要标志印纹陶、古越族特有的乐器勾鑃、以及“剪发文身”习俗逐渐消失。吴越的语言也受到华夏语强烈冲击,最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演变成一种汉语方言—吴语。

  精致的吴越文化,也反映在园林上。

  东晋时期,中原朝廷迁至吴越地区,大批北人南下,带来了玄学和清谈风气,吴越尚武逞勇的风气逐渐被南渡士族的精致典雅文化取代。而人口的骤然增加也迫使当地农业生产方式转向精细,改变了吴越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吴越文化趋于精致。

  到明清时期,吴越成为中国学术、文化、艺术、娱乐中心。市镇经济日趋繁盛,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催生了光彩夺目的市民文艺,最重要的标志是通俗小说的大量涌现。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是突出代表。至清代乾隆年间,吴越白话小说日臻成熟,《儒林外史》和《红楼梦》都与吴越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长江江阴段。视觉中国 供图

  近代以来,吴越人民较早感受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威胁,认识到自身不足,开始向西方学习。吴越先进人士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学习西方文化。随着全国经济重心和南方文化重心逐渐向上海转移,根植于吴越文化但更加开放的海派文化逐渐被人们接受和吸纳。开放包容也就成为吴越文化在温柔、细腻、典雅之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也正是长江沿线的各种地域文化的融合共生之道。

  记者:我们注意到,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来自武汉。武汉有“江城”之称,是英雄的城市,是110年前辛亥革命的发源地,是抗击新冠疫情的主战场。请谈一谈长江怎样塑造了武汉的城市性格,塑造了武汉的城市面貌?

  马志亮:冯老师和丁老师都是土生土长的老武汉,我是一个已经在武汉生活了十几年的新武汉人。在来到武汉之前,我对武汉最大的认知是有一座近代著名的亚洲钢铁雄厂——汉阳铁厂。来武昌(武汉三镇之一)读书之后,我首先惊异于武汉人超快的生活节奏,清晨的校园里,同学们急急忙忙地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赶着去上课,更是有些个中高手,端着饭盒边吃边赶路,到教室之前,大部分人的饭盒都会腾空。这可能是武汉作为一个沿江的港口城市而培养起的市民性格,货物到了江边,得赶紧卸下,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都在赶时间,所以干活儿要快,吃饭也不能耽误太多时间。

  长江武汉段。 视觉中国 供图

  武汉作为一个沿江港口,东西南北都要从武汉经过,所以当地的文化交融和交流情况比较好,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因为不同的历史机缘,在武汉大杂居小聚居,各自仍旧保留自身特色,却也不免都具备了一定的武汉精神,其中最突出的感觉就是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淡定,这是我后来慢慢感受到的。

  2020年除夕将至,武汉因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而遭遇封城。我们夫妻也被困家中,和老武汉人一起完整地经历了这场抗疫大战。在疫情面前,武汉人的乐观淡定给了彼此很大的鼓舞。两个多月,武汉解封,在前往单位做核酸检测的路上,我和妻子乘车经过武汉的长江二桥,俯瞰着波光粼粼的江面,二人相视一笑,抗疫大战,武汉赢了。

  坐落在武汉长江边的黄鹤楼。 视觉中国 供图

  记者: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南京条约》的签订,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长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丁援:长江从雪山走来,奔腾东流,倾注大海。在近代纷繁复杂的全球化浪潮中,它演变为一条自东向西推进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文化线路”。

  本书作者之一丁援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西方列强将轮船更深入地驶往长江内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放口岸已从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外国轮船开辟了长江航线,在方便其对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也加强了长江沿江城市之间的联系。借由近代轮船,众多沿江开埠城市史无前例地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在中国被迫开启的近代化进程中,长江因其便利的交通和两岸发达的传统经济,成为西方列强攫取经济利益的重要通道,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文化也顺此黄金水道不断自东向西传播开来,长江也在事实上成为中国近代文化发生发展的推进线路。

  《南京条约》就是在长江上签订的。

  晚清洋务派官员也在19世纪60年代发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对于发展中国的近代工商业,长江流域是重中之重。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中坚人物,都曾长期担任长江流域的地方督抚,他们纷纷在辖区内引进西方机器和技术,令长江流域的近代工商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中国近代中期最重要的两大工商业基地都位于长江流域,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交汇地带。

  武汉江汉关见证了长江百年历史风云。 视觉中国 供图

  1911年,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腐朽的清政府很快被推翻。在此期间,上海提供了大部分的经济援助;而后,中华民国又在南京建都;三座长江干流城市密切配合,改变了整个近代中国的社会面貌。

  19世纪中叶以来,长江流域迭次兴起的革命思潮,培养了沿岸各省的大批新型知识分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的十余年间,长江流域各省留日和留美学生的人数一直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七八成。

  渡江战役,吹响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号角。

  1920年,长江流域的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先后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次年7月,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会的13名代表中,大部分来自长江流域各省。在宣传社会主义、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方面,长江流域的新型知识分子们又走在了全国前列。

  抗战初期,国内官方和民族资本经营数十年形成的强大运力发挥了关键作用,肩负起了长江大撤退的重大战略任务,长江再次回护了中华文明。

  记者:长江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利用好长江文化上,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作为?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实现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长江故事?

  丁援: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无论如何,保护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缺失了物质本体,何谈传承和利用?就与我从事的职业有关的长江流域建筑文化遗产而言,保护尤为重要,在修缮时一定要秉承“修旧如故”的原则,将其尽量按照历史时期的原貌进行修缮,绝不能盲目求新,要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长江镇江段。视觉中国供图

  在这一过程之中,我们还应该深入挖掘老房子的历史文化,结合其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体量与特色,探求其活化利用的方式,在对某些合适的老建筑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同时,保留并增强其留住城市记忆的功能,甚至将其打造为城市的文化符号,更好、更持久地为市民和游客讲述这座城市、这片流域的过往。

  长江流过江苏南通,奔腾汇入大海。 视觉中国 供图

  就创新性发展而言,我觉得长江应该保持其固有的做法,继续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其他流域的文化以及流域治理措施,去粗取精,融会贯通,形成更加适应现代生活,实现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用更包容的胸怀和更健康的体魄,引领中华文明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本栏目由新华日报《人文周刊》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推出)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