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江苏青年作曲家专场研讨会共议:如何让传统民乐激起新一代乐迷的澎湃“心潮”
2021/11/07 21:46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11月6日下午,迎着蒙蒙细雨, 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团长李阳主持的《心潮》民族管弦音乐会专场创作研讨会在江苏大剧院举行。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嘉宾除了当晚《心潮》江苏青年作曲家新创作品民族管弦音乐会的几位青年作曲家,还有国家一级作曲家杜小甦。

  图为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几位青年作曲家就《心潮》民族管弦音乐会的创作过程进行了分享。“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江苏元素。我始终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创作者要坚持有民族特点的东西。”琵琶协奏曲作曲者崔安强在谈及《春归秣陵》的创作心路时说。青年作曲家孔志轩谈到自己的创作过程时表示,此次演出的曲目是他2019年创作的,内容以表现安徽为主题。在创作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黄山,在演奏风格上,他为了表现浪漫与轻柔的意境,融合了苏南小调以及昆曲评弹等传统戏曲的元素在其中。同时他也提出了在创作时的一些困惑,对电子、交响乐等西方音乐表达形式与民族传统音乐的结合,受众并不买账。“我们可以加强对扬剧、淮剧等一些小众剧种的关注,江苏地方特色的音乐元素还有待我们继续发掘。”

  讨论时,作曲家臧恒提到,在当前的民族乐创作思路中,为了能够实现突破和创新,有不少创作者积极的借鉴西方交响乐的创作形式,追求形式上的宏大和演奏风格上的澎湃。针对此现象,他认为,“过去我们常常把各种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作比较,在创排上模仿西洋交响乐的配置。但我认为民族乐的创作还是要强调民族性的特质,比如中国民族乐所特有的旋律性和线条性。对于西洋乐,不应该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的态度去看,而是要百花齐放,融会贯通。生搬硬套不行,全盘抵制更不行。”在座专家对此观点表示认可,在民族管弦乐创作的道路上,不仅是要“创新”,更是需要“守正”。具有丰富的创作和评委经验的著名作曲家杜小甦认为:“尽管时代审美在变化,民族乐团也在创新,但是对传统的坚守这一点不能丢。”在讨论中,专家也对近年来民族音乐新创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例如有的曲子写得很炫,各种乐器呼啦啦地一齐涌上,但听了半天完全找不到主题性何在。

  图为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团长李阳

  研讨会上,各位作曲家还就民族乐团的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团长李阳从民族音乐院团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是面向市场的,从乐团方面来看,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到市场的反馈,考虑到观众的审美,创作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体现出专业的水准,要保证艺术质量。在市场和艺术之间寻求平衡点,这也是我们在不断探索的目标之一。”嘉宾李昂从学术理论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乐团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抓住自己的特色。对于江苏民族乐团而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是最大优势,江苏拥有极为优良的民族音乐创作环境和深厚的民族音乐创作渊源,这些都是可以发掘的宝贵资源,其中还有很多故事,值得青年作曲家们探索、再创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廉昕朦 图片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提供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