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光影流动,两百余幅纪实影像呈现江苏百年巨变丨人文周刊特别策划
2021/11/12 10:35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197期)

  烽火岁月,影像凝聚红色记忆

  编者按:光影流动,跳动着时代脉搏,汇聚成一曲壮阔的历史交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1月10日,由新华日报社主办的2021年度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历史的脉动——百年江苏纪实影像艺术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历史阶段,两百余幅经典纪实摄影作品,凝聚成一部生动的影像志,记录了百年来江苏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勾勒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八十多年来,一代代新华日报摄影记者紧握手中镜头,胸怀责任担当,心怀国之大者,始终站在历史现场,用生动的影像为历史定格下一个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瞬间。每一张图片,或有千钧之势的壮观,或有纤毫毕现的细腻,或有诚挚动人的温情。“历史的脉动”展览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让人们在艺术世界里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

  展览现场

  “1907年的南京,秦淮河两岸南京城古老的民居”,这是正在举办的“历史的脉动——百年江苏纪实影像艺术展”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张老照片。低矮的民房,破旧的木船,金陵机器制造局几根吐着黑烟的烟囱,见微知著地反映了上世纪初,江苏大地风雨如晦、封闭落后、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

  1907年的南京,河两岸为古老的民居,远处烟囱高耸处为金陵机器制造局。 苏轩提供

  在经过两千多年的王朝更替之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即将迎来末日。20世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等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在神州大地上相继发生。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建立起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历史的脉动”展览的第一部分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用36张珍贵老照片反映从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半个世纪里,江苏发生的重大事件,江苏的城乡景致和人民生活。

  “1911年后,腐败的满清王朝虽然覆灭,但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观看完反映这一时期江苏人民衣、食、住、行的一批老照片后,一位观众这样说。淮安米店里愁容满面的伙计、南京茶馆里无所事事的茶客、新沂阿湖镇背着半人高麻袋的苦力、宿迁大运河上竖起桅杆的船民……一张张木然呆滞茫然的脸孔,构成了旧中国的世相百态,让观众直面百年前艰辛而苦难的人民生活现状。

  1930年代,南京南门大街的老式茶馆。 苏轩提供

  1940年,新沂市阿湖镇的苦力。 苏轩提供

  “1940年,南京城墙脚下,用草和芦柴秆搭起简陋的房子,这就是‘家’。”这张拍摄于南京沦陷时期的老照片,让南京城墙管理保护中心的刘斌研究员颇为感慨:“旧社会,依着古老墙体,用最简陋的建材搭一个棚子,这就是当年的‘秦淮人家’。这样的棚子既不能遮风,也无法挡雨,仅能容身,但也很不安全。”刘斌说,从很多城墙老照片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之前,30多公里长的南京城墙沿线,这种棚屋比比皆是,很多底层民众在城墙脚下过着日复一日、没有希望和盼头的“蜗居”生活。

  1940年,南京城墙脚下,用草和芦柴秆搭起简陋的房子,就是家。 苏轩提供

  而今,南京城墙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线被打造成风光秀美的景区,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反映旧社会江苏面貌的老照片,和当下进行鲜明对照。今昔对比中,更能映射出百年来江苏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参观者徐先生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江苏人民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去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些红色记忆也记录在这批珍贵的照片之中。

  1936年,新安旅行团员车仪在教农民识字

  “1936年,新安旅行团员车仪在教农民识字”,这张照片反映新安旅行团的活动场景。1935年10月10日,14名身穿工装裤、打着三角团旗的淮安新安小学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在校长汪达之带领下,踏上宣传抗日救亡的征途。从14人到600多人,17年时间,新安旅行团走遍中国22个省市,行程5万余里,为抗战胜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漫漫征程中,新安旅行团通过放映抗战电影、排演街头歌舞剧、教唱救亡歌曲、编辑出版刊物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他们也教普通农民识字,传授文化知识,努力提高民众文化素养。

  新安旅行团纪念馆馆长顾学让说,陶行知先生亲切地夸奖“新安旅行团”的孩子们为“一群小好汉”。1946年5月20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给新安旅行团复信。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给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新安旅行团留下了大量历史影像,“新安旅行团员车仪在教农民识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张。顾学让说,这些珍贵照片充分证明,新安旅行团光荣的成长史,正是把个人成长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一部爱国史。

  挺进江南的新四军。

  1943年3月25日,新四军8旅23团在反“扫荡”中攻克阜宁陈集,图为缴获的战利品。

  “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党领导的新四军战斗在江苏大地,开辟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伪军,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江苏是新四军东进抗日最早开辟的战场之一。1938年,粟裕将军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在南京和镇江之间取得韦岗战斗胜利,打响江南敌后抗日第一枪。挺进苏南之后,新四军又开辟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杀敌的呐喊响彻江苏各地。”抗战史学者胡卓然说。

  1941年,苏北反“扫荡”时新四军3师8旅领导同志化装成群众合影。 李雪三将军 摄

  1945年,反攻中的新四军攻占曹村山头。

  展览展出了八张难得一见的新四军历史照片,涵盖新四军行军、侦察、战斗、军民关系等多个领域,有“1943年3月25日,新四军8旅23团在反‘扫荡’中攻克阜宁陈集”,有“1941年,苏北反‘扫荡’时新四军3师8旅领导同志化装成群众的留影”,有“1942年,新四军指战员帮助群众整修被毁坏的房屋”等各个方面的照片。胡卓然说,在当时严酷的斗争环境中,新四军的历史影像保存下来的较少。这批历史影像是革命史实和战地摄影艺术的双重结合,从不同侧面再现了新四军敌后斗争的史实细节,留下了新四军为国为民奋斗的鲜活场景。

  新四军模范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损害群众一丝一毫的利益。

  新四军指战员帮助群众整修被敌人毁坏的房屋。

  胡卓然对“新四军模范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损害群众一丝一毫的利益”“淮海军分区新四军干部战士在帮助群众抢收麦子”“新四军指战员帮助群众整修被毁坏的房屋”等老照片印象深刻。在他看来,这些照片虽非战斗场面,却生动反映了新四军践行群众路线、与人民鱼水情深,“我们党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什么能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观众可以从这些影像中寻找到答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解放战争的历史照片,为展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画上圆满句号。

  我送亲人过大江 邹健东 摄

  人民解放军部队占领“总统府” 邹健东 摄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广大江南地区,解放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由曾经在《新华日报》工作、创建了《新华日报》摄影组的著名战地记者邹健东拍摄的“我送亲人过大江”和“人民解放军部队占领‘总统府’”是渡江战役的生动记录。“我送亲人过大江”拍摄于江苏扬中,炮声隆隆的江面上,当年仅有19岁的大辫子姑娘颜红英挺立船头,奋力摇橹,将子弟兵送过长江天堑,去进军江南,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占领‘总统府’”中,解放军战士屹立在“总统府”门楼之上,伟岸的英姿,挺拔的身躯,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渡江战役的胜利,离不开战斗在隐秘战线的地下党组织的有效工作,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展品中有一张“下关电厂职工庆祝护厂斗争胜利合影”,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吴小宝研究员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1949年9月,南京 下关电厂职工庆祝护厂斗争胜利合影。

  吴小宝介绍,从1948年秋冬开始,战斗在敌人心脏的中共南京市委就领导人民开展反对搬迁、护厂护校的斗争。在担负南京供电任务的下关电厂(又称南京电厂),地下党派出代表,做厂长陆法曾的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宣传党的政策,要求他保护好电厂。陆法曾随即要求胞弟陆佑曾(下关电厂工程师)负责护厂工作,在进步工人支持下,下关电厂坚持供电直到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傍晚,解放军先头部队乘坐的第一艘渡江船——“京电号”小火轮就是由下关电厂提供。

  1949年9月开国大典举办前夕,参与护厂的进步工人们又聚会在一起。在鲜红的党旗和五角星下,在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前,他们举着锦旗合影,庆祝护厂斗争的胜利。时光流转70多年,那份凝聚在老照片中的喜悦,透过镜框的玻璃,依然能够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后人一同分享那份胜利荣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建设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

  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改天换地的大事,翻身当家作主的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和中国社会的改造中。“历史的脉动——百年江苏纪实影像艺术展”中一个个光影瞬间,定格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劳动最光荣!”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展览中有2幅新华日报摄影记者晓庄和张震分别拍摄于1964年的照片,照片上的主人公分别是插秧能手汤根女和劳动模范陈永康。

  1964年,江都县武坚公社五好社员和插秧能手汤根女。 晓庄摄

  照片里年轻的汤根女满面笑容,裤脚挽得高高地站在水田边,肩挑手拎着秧苗。在她身后,妇女们正在田里插秧。细心的人会发现,汤根女不仅身穿花袄,还戴着项圈和手镯,这不是平常的劳动打扮。晓庄告诉记者:“当她们知道有人来‘拍小照’,都按当地习俗戴上银首饰,穿上花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像是过节一样。”那时强调“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性充满了自豪感和劳动热情,在农忙时大江南北到处能看到妇女忙碌在田间地头,照片中的汤根女,当时就被评为五好社员、插秧能手。

  陈永康是农业战线上的老典型,他选育出的“老来青”晚粳良种享誉海内外,照片中的他站在齐膝深的泥水中,正在演示科学种粮,周边密密麻麻地站满了观摩学习的人。当时的天气并不暖和,人们穿着棉衣,不少还戴着帽子。陈永康是一个农民,他通过钻研选育的“老来青”成为太湖地区的当家水稻品种,1956年他种植的水稻创下亩产超千斤的纪录,同年“老来青”被空运到苏联等15个国家展览。进入科研院所后,陈永康仍保持着勤劳淳朴的本色,为推广技术奔波在江苏大地,一身泥巴一身汗。后来,他又在自己的实验田里创造了麦、稻、稻三熟制亩产超3000斤的纪录。

  1972年,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在科研工作现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完成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计算方案。 苏轩提供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极大振奋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这件事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也有关系。在一张拍摄于那个年代的照片上,面容瘦削清癯的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和一位年轻的同事在小行星观测室工作现场,站在天文望远镜前。此前紫金山天文台完成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测轨预报方案和软件的设计。

  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告诉记者,张钰哲不仅是卓越的天文学家,还以战略科学家的眼光推动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前,张钰哲与学生张家祥即开始研究人造卫星的运动理论,共同发表了中国第一篇有关人造卫星轨道的论文。中国实施“东方红一号”项目时,紫台承担了卫星测轨预报方案的研制,张家祥是具体负责人。“不过照片上的年轻人并不是张家祥,而是参与该项目的王昌彬老师。”张旸说,“照片里的这架望远镜也不是用来观测人造卫星的,而是观测小行星的。小行星观测正是张钰哲的研究方向之一。1928年他在美国留学时,作为中国人第一次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并将之命名为‘中华’,而中国人在中国大地上首次发现小行星,则是1955年1月20日由张钰哲和张家祥在紫台完成的。”

  1963年,著名国画家傅抱石在作画 。苏轩提供

  展览中还有国画大师的风采,见证了中国画在新社会的一次重大革新。照片上国画大师傅抱石正在挥毫泼墨,观摩者中有同为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的钱松喦、宋文治等。

  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万新华说,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中国画能不能表现新中国的社会新貌,能不能为工农兵服务,成为国画家们面临的新课题。画家们积极投身新社会,兴起写生之风,写生地则从自然名胜转向了革命圣地、工农业建设工地,江苏画家以推陈出新的巨大成就成为当时备受瞩目的群体。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成立后,傅抱石、亚明等13人在省委支持下历时3个月,游历6省瞻仰革命纪念地、游览风光名胜、参观工矿企业,为创作搜集素材,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两万三千里写生。1961年5月,“山河新貌——江苏国画家写生作品展览”在北京展出,这批作品推动了中国画与时俱变的革新,也标志着江苏省中国画创作的正式崛起,从此新金陵画派成为中国画坛的重要力量。

  2-4-4-2-2 1968年12月,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线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晓庄摄

  晓庄是新中国第一代女摄影家,她供职新华日报期间,拍摄了大量的新闻作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1968年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为了拍摄到最好的镜头,她试图登上南桥头堡,突然一脚踩空,差点摔了下去,幸好被后面的同事一把拽住。冒着生命危险,晓庄站立在桥头堡上,按动快门。她分别拍摄了公路桥上的汽车、铁路桥上的火车和江上轮船,3张照片“接”成一幅长卷,全景式呈现了南京长江大桥巨龙蜿蜒、横跨两岸的雄伟身姿。

  1958年,她在邳州拍下了大运河江苏段整治的历史事件。镜头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动者们戴着毡帽、绒线帽,用布带当腰带扎紧了棉袄,小推车运土的队伍长得望不到头。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院副院长张晓松看着照片对记者说:“1957年沂沭泗大洪水使得运河险情不断,两岸损失严重。就在那一年,中运河徐州段进行了防洪、排涝、航运相结合的整治,动员7.7万人次,完成土方1000多万立方米,使运河两岸堤坝距离从200米扩大到1.1公里至1.8公里,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几乎与此同时,大运河江苏段从苏州到徐州都在进行河道整治,据《江苏大运河的前世今生》记载,为了北煤南运保障长三角经济发展,大运河的运输功能重新得到重视,整治重点就是从徐州到长江的河道治理,挖河道、修船闸、建桥梁、通涵洞,从1958年到1961年第一期整治总投资达2亿元,参加施工的人数多达123万。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大运河江苏段的整治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宗物资的运输有效支撑了长三角崛起为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板块。

  除了宏大的历史场景,晓庄拍摄的照片中还有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美的瞬间。一张拍摄于1952年的照片中,人们在南京香铺营街道供水站买水。晓庄说:“当时南京并非家家都通自来水,没通水的人家就需要购买饮用水。整理照片时,说明中写着价格是每百斤120元,送水服务远的250元,近的150元。一开始这个价格吓了我一跳,后来才想起来,1955年发行新人民币,新旧币兑换比例为1:10000。”

  《踏碎银波》晓庄摄

  《踏碎银波》拍摄的是一群鹅在水面上游弋,其中一只振翅向前,脚掌在水面上蹬出一片波浪。这张照片曾入选《中国摄影五十年》大画册,被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制成绣品赠送外宾,是晓庄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62年她去高淳报道当地副业产品——羽毛扇,在固城湖边抓拍了这个镜头。作品并未作为新闻照片发稿,而是压在她的玻璃台板下。时值第六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即将截稿,老摄影家章石羽鼓励晓庄参展,照片放大后,取名犯了难,当时值夜班的报社领导高斯看到后取名《踏碎银波》,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

  从国家大事到生活小事,从田间地头到浩瀚宇宙,一张张照片仿佛一个个足印,记录着我们来时的路,也定格了一个个历史瞬间。

  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

  春潮澎湃,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从此改革开放这四个字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和一代人永恒的记忆。

  历史的宏大叙事,往往“藏”于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展览的第三部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将一组组镜头对准1978-2012年的普通人。从黑白到彩色,一张张生动而平凡的面孔,是时代浩荡前行的生动注脚。在这些照片前驻足凝视,观众仿佛跨越了时空,打开了改革开放后春潮澎湃的江苏篇章。

  1982年,镇江进城卖鹅的农民。晓庄 摄

  “这不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专业户进城的新鲜事吗?”1982年夏天,摄影师晓庄在镇江街头溜达时,定格下两个普通却不寻常的农民形象。

  照片上,一对看上去二三十岁的农民夫妇,每人挑着两筐鹅,扁担都压弯了!男人走在前头,四处张望,眼神中流露出对城市的陌生和新鲜感。筐里的鹅又白又胖,扑腾着翅膀,济济一“担”的生动场景,仿佛能让人们听见它们发出的“嘎嘎”叫声。

  1982年,正是中国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这一年1月1日,党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开。农民和土地关系的改变,让城乡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因此有了“养鹅专业户”在城市的足印。

  静止的黑白照片,“透”着无穷的生命张力,它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在江苏萌芽的真实场景,也是一代江苏人开放搞活的缩影。“我的家庭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无锡市东北塘中学高级教师周霞感慨地说,她的父母也和照片中的养鹅专业户一样,当年凭着勤劳致富,由普通的菜农成为人人羡慕的“万元户”。

  专业户的故事,只是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个侧面和片段。中国改革发展的澎湃春潮从农村发轫,向城市推进。据统计,从1979-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也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

  1994年,在南京鸡鸣寺附近的和平公园里,一个收腹提气、架着双臂的小伙子,正在示范交谊舞的标准舞姿。

  “你看,围观的群众学得多认真!”上世纪90年代,从部队转业到扬子晚报当摄影记者的于先云,没事就出去“扫街”,捕捉下了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画面。

  将目光从主角身上暂时移开。一束阳光从树叶间隙洒下,光影斑驳处,双手叉腰的“墨镜男”、穿着喇叭裤的“烫发女”,时尚的围观群众又自成一道风景。

  “处于变革期,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是新闻。”于先云笑着说。改革开放,人们的文化生活也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对于年富力强的于先云来说,“那时候当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拍不过来。”

  摄影记者按下的不仅是快门,还有真实的历史。在先后在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当过摄影记者的于惠通看来,一张静态的照片可以诉说“千言万语”,除了随着时间的长河沉淀历史外,它也是拍摄者本人世界观、主张、立场和个人经历的呈现。

  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市的街头兴起了台球热。1988年的夏天,在南京新街口,下了班的青年人聚在一起打台球。

  1980年代,打台球也是年轻人娱乐休闲的方式。图为1988年,南京新街口,夜晚台球热。于惠通 摄

  1989年2月,小两口一前一后,将需要用内部票证才能买到的大家电抬回家。

  1989年2月,购买家电后回家的南京市民。当时物资匮乏, 南京的家电需内部票才能买到。 于惠通 摄

  1992年,顶着“蘑菇头”的南京姑娘,在路上一骑绝尘,她的身上套着刚买来的呼啦圈……

  1992年,购买呼啦圈回家的南京市民。 于惠通 摄

  作为摄影记者,于惠通更愿意将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透过人文的视角,记录身边的故事和历史变迁。在拍摄中,他特别关注细节,甚至专门“盯”着人们的服装、鞋子等拍过一组变迁的照片。“人们常说‘一叶知秋’,如果连‘一叶’都没有的话,怎么能看见森林?正是这些细节的积累,才有了真实的历史。”

  1991年,南京大厂区九村 一位母亲在夏夜里陪孩子写作业。有报告显示,超过90%的家长陪孩子写过作业,其中,每天陪写的家长高达78%。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列为非补不可的“民生短板”。田鸣 摄

  一个镜头呈现一个历史瞬间,一张老照片承载一个时代记忆。南京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贾方对摄影家田鸣拍摄的“1991年,南京大厂区九村,一位母亲在夏夜里陪孩子写作业”这张照片印象深刻。他认为,本次展览中,像这样展现百姓日常生活的佳作还有不少。这些充满烟火气的人物群像的“瞬间定格”,用温度和情感直抵人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中国,和一个时代最真切的面容。

  无论过去多久,重大的历史转折,总会给人留下深刻记忆。1977年10月21日,一张《人民日报》被人们争相传阅。高考恢复了!身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里的人们被这个消息久久地鼓舞着,就像“幽暗的隧道里出现了一道亮光”。从此,“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号角吹响了!对人才的尊重、对知识的信仰重新被唤醒,中国的面貌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全省有31万青年参加高考,1.4万多人被录取入学。图为南京高考学生考前表决心。 许明义 摄

  1977年,全国570万名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27万名。当年,南京江宁县设有一个高考报名点。现场,人们兴奋地围着一张长桌书写决心书的景象也被摄影机记录下来。“积极报名参加高考,站出来让祖国挑选!”铿锵激昂的文字,表达着当时的高中生们对进入高校学习的急迫心情。

  读者吕鑫对于被中断了11年之久之后重新开启的高考印象深刻。“1977年是我国第一次分省自主确定高考作文题,江苏当年的高考作文标题好像是‘苦战’,它出自于叶剑英的诗句:‘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看到作文题,我立刻觉得,它讲述的就是我的人生故事。”

  1978年,无锡油泵油咀厂恢复职工业余教育,这是当时业余工大班上课时的一个镜头。照片中有些学员通过不断学习锻炼,成长为技术骨干和集团领导。 顾祚维 摄

  1978年,无锡油泵油咀厂的职工参加夜校的场景被定格。灯光从教室的窗户洒出来,夜幕之中,一辆辆自行车整齐地排放在窗下,而窗内,它们的主人一个个端坐在桌前,眼睛里写满了对知识的“如饥似渴”。

  正是知识的春天、科学的春天的开启,才有了此后波澜壮阔的大开放、大发展,“中国号巨轮”在改革开放中乘风破浪。

  时代的酸甜苦辣,人生的百转千回,和信念的历久弥坚,从一张张纪实照片中走来,凝聚着中国人的精神和品格,引发展厅内观众的停留、驻足、思考和对话。

  1989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2万多来自农村的失明群众,得到免费救治。恢复视力后,组织他们游览南京。图为他们再仰望南京长江大桥头堡时的激情。 王广林 摄

  “我入选展览的一件作品,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长江大桥上。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两万多名来自江苏农村的失明群众得到了免费治疗。恢复视力后,重见光明的群众游览南京。我按下快门,反映他们仰望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时激动的心情。”

  1968年1月进入新华日报摄影组工作的王广林,几十年来一直默默奋战在新闻第一线,曾获得中国新闻奖摄影最高奖。“40年春风化雨,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江苏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纷呈、硕果累累的成绩单。”在王广林看来,摄影记者是离现场最近的人,除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变化以外,他更想拍出江苏人的精神面貌。

  从1978年-2012年,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觉醒”,联通了“外面的世界”,谱写了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交响曲。

  1997年9月,南京市民在新百商场门面广场观看时装表演。张龙供图

  在展览现场,从黑白走向彩色,两种色调接力前行。1997年9月,新街口天桥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一场时髦的时装表演秀正在新百广场举行。在自信、从容地在大街上走着“猫步”的女模特身后,洋快餐打闪着灯牌广告,和曾经的“南京第一高楼”金陵饭店交融在一起,色彩分明。

  在国门打开,中国人开始再次睁眼看世界的同时,“世界向东看”也成为潮流。

  2009年4月25日,在周庄,于先云拍下了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旅游兴起之后,当时的周庄有一支‘万船娘’船队,120余名船娘都是当地的村民。她们的一言一行,给海内外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于先云回忆道。游客的目光和人们举起的相机,不时对准身着蓝印花布的“船娘”和独具风情的“江南水乡”。

  春潮澎湃,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样式。而每个个体的“幸福模样”,都透着时代的荣光。

  交汇点记者 陈洁

  逐梦前行,笑脸里定格幸福生活

  时代的大潮浩浩荡荡,奔腾不息。

  进入新时代,神州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领跑世界的高铁、风光旖旎的自然、幸福多姿的生活……在展览的第四篇章,一张张照片记录下社会的日新月异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每一张照片,都是历史坐标中的一个定格点,它们串联起一个家、一座城、一个国的故事。

  2018年12月28日,南京长江大桥重修后开通前一天,南京市民登桥参观。刘伟摄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作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地标,承载着特殊的情感和记忆。展览中,一张南京长江大桥重修后展露新颜的照片足见人们对于大桥的深厚感情。

  “照片拍摄于2018年12月,南京长江大桥封闭维修后重新向公众开放,当时有三天时间允许市民步行上公路桥参观。”照片的拍摄者刘伟记得,那几天南京遭遇寒潮,室外气温低至零下,但成千上万的市民仍然从四面八方涌来,整个桥面仿佛成了新年期间的庙会,喜气洋洋。“桥面上,人们与桥头堡合影、欢乐地‘凹造型’,还有对着大桥唱歌的,桥面全是人,挤得水泄不通。”刘伟顺着人流,边走边拍,记录下了“人潮涌动”的瞬间。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刘伟对于长江大桥有着一种格外的亲近感,“南京长江大桥是我们心里的桥,烙印在几代人心里。很多江苏人、中国人的相册里,一定有自己站在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或者雕塑前的留影。”

  《蛟龙过江》 黄国柱 摄 (2)

  从无到有、从大到强,如今长江上一座座桥梁飞跨两岸,书写着中国建桥史上的创新奇迹。家住张家港的摄影爱好者黄国柱拍下了沪苏通大桥的“成长脚印”之后,惊叹于中国建造的速度和奇迹。

  “苏通大桥从打桩开始,我就开始跟踪拍摄,这座大桥的建成,结束了张家港市和南通市仅靠汽渡往来的历史。”黄国柱常常往返于江北和江南之间。他回忆说,以前开车到江边,坐汽渡过江是唯一的选择,一艘渡船能运载十余辆汽车,过江一趟需要四十多分钟。随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张家港人开车过江有了更多选择,时间也缩短到十几分钟。

  时代在发展,黄国柱手中的器材也在进步,无人机航拍成了新选择。他说:“我拍摄过沪苏通大桥的每个角度,最喜欢的还是航拍镜头里的大桥,气势恢弘,震撼人心。”

  深深的压痕、疲惫的神态,但目光之中所传递出的坚毅乐观,令人久久凝视。展览中,几位医护工作者面部勒痕的大幅特写照成为了目光焦点。

  其中的几张肖像是《新华日报》摄影记者万程鹏为江苏援黄石医疗队拍摄的。2020年2月18日,万程鹏与新华报业三位同事赴湖北黄石采访:“去之前,我一直在想,自己作为一个摄影记者一定要在这个时刻近距离记录下这些白衣天使,记录下他们温暖付出点亮整个城市。”于是,万程鹏决定用镜头向逆行者致敬,记录下江苏援黄石每一位队员的笑容,为历史留下一份珍贵的影像档案。

  给362位医护工作者留个纪念,这个想法听上去很简单,但想要抓取医护人员绽放的最真实的笑容,其实并不容易。“照片里很多人都是刚从病房里出来,表情沉重,满脸勒痕、汗水浸湿睫毛、头发凌乱,非常真实。需要调动他们的情绪,拍出好看的笑容还是很困难的。”万程鹏说,“医护人员排班有不同,同一家医院跑很多次才能拍全,而江苏对口支援黄石有8家医院,最远的在阳新县,距黄石城区有两小时车程。”万程鹏每天都带着有医护人员信息的表格,拍了哪些人就打勾。为了不弄混,他给每个人录一段视频,让他们介绍自己名字、医院、科室。

  就这样,他两个多礼拜拍了一万多张照片。万程鹏感慨,这个拍摄过程是他工作10年来从未有过的职业经历,他希望通过这种质朴的表达,传递影像背后所蕴藏的中国精神。

  2021年8月14日,南京,建邺区思园小区隔离过渡期满正式解封,居民按照疫情管理要求,可以正常出入小区。余萍摄

  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了很多抗疫故事,也承载了普通人的悲欢喜乐。隐约可辨的小区楼宇、佩戴口罩的社区居民,疫情防控场景下,跳脱到镜头前的可爱小女孩,裙摆随风扬起,脸上流露出自由雀跃的欣喜。一张小区解封时候的照片定格了这样一个生动的瞬间。

  “这个快乐跳跃的小女孩,是当时解封居民的心情镜像,也是当时南京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疫情截像。”拍摄者余萍回忆说,2021年8月14日,南京市建邺区思园小区正式解封:“小区门口准备了两台小型雾炮车,让居民们接受‘过水门’这一礼遇。”中午12:30,小区正式解封,余萍蹲守在“水门”下方,拍摄接受“洗礼”的居民,一个活泼可爱都小姑娘蹦跳着跃进了画面,她赶紧按动快门,动感十足、喜悦之情瞬间就此被定格。

  2019年12月16日,徐州至盐城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宿迁站的群众喜迎高铁进站。陆启辉 摄

  站台上,一辆“复兴号”从身边呼啸而过,候车的一位女孩挥舞国旗,脸上洋溢着笑容……2019年12月16日,徐宿淮盐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宿迁群众涌入现场,喜迎高铁进站。当时,守在站台的宿迁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陆启辉,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照片中灿烂笑脸的背后,是宿迁人发自内心的幸福写照。”陆启辉回忆说,当天上午,宿迁站人头攒动,人们面带喜悦,或翘首以盼,或合影留念,欢迎高铁到来,“这是宿迁人盼望已久的一刻,徐盐铁路结束了苏北高铁‘无路无网’的状况,让我们宿迁全面迈进了高铁时代。”高铁通车当天,陆启辉特地花了45元,买了一张去徐州的火车票,体验一下了高铁的便捷。一路向北,车速逐渐飙升,陆启辉密切关注车厢上方液晶屏上显示的时速。当时速达到250公里时,他拿出相机咔嚓一声拍下这个数字。陆启辉感慨道:“以前去徐州,开车需要两个小时,现在只要半个小时,座位还没捂热乎就下车了,真是太方便了。”

  2019年12月6日,苏州市开展轨道交通3号线“万人试乘”活动。华雪根 摄

  如果说高铁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城市里四通八达的地铁,则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019年,12月6日,江苏省苏州市开展轨道交通3号线“万人试乘”活动。苏州工业园区高浜村的村民们结伴来到离家不远的跨塘站,开心地上车试乘,体验快捷舒适的地铁。《地铁通村》便是记录了这一天的场景——当带着头巾、穿着蓝色印花布的水乡大娘们第一次坐上地铁,喜悦的笑容几乎快要从照片中“溢出来”。

  “地铁开到村门口,真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好事情。”照片的拍摄者华雪根是苏州日报的摄影记者,他告诉记者,自己当年正是从高浜村走出来的村民,“我的母亲和亲戚至今还住在村里,以往从村里到我位于苏州市区的家中,换乘公交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地铁直通村里,人们步行五分钟便能进地铁站,半个小时就到苏州市区。”在华雪根看来,地铁改变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拉近了和家人心理距离。

  交汇点记者 王慧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