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紫金文艺评论丨年代大戏里的“人”“世”“间”:看时代浪潮里的你我他
2022/02/21 17:12  新华报业网  

  文/沈国芳

  《人世间》是江苏省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和电视剧精品扶持项目,由江苏导演李路执导。这部剧以一个家庭“人”的命运为视角,展示了中国社会近50年的变迁和动荡,将“人”在“世间” 挣扎和奋斗的生活史表现得既现实又有历史感。

  人:三兄妹象征着三种价值追求,鲜明的人物定位增强了剧作的锐度

  我在《影视写作教程》中曾经提出,电视剧要对人物进行个性、动机、处境的设计,让人物在自身的动作中完成性格的刻画,写出人物动作的冲突性。这部剧对人物的个性进行了精准设计,即使是次要角色,如冬梅爸妈、春燕妈、曲秀贞、光字片六君子以及他们的家人,个个都有特点。周家大小成员人人有鲜明的个性。“中国式家长”周父是支持“大三线”的优秀工人,正直、坚韧有爱心,他有为国家牺牲小我利益的情怀,也有“大家长”的做派;周妻是个善良、勤劳、太阳一样的劳动妇女,他们奠定了周家的物质和精神的底色。三个孩子代表着具有时代特征的三种人生取向:周秉义有家国情怀,正派,不谋私,他响应号召到兵团,放弃提拔自己考上北大,放弃稳定的机关工作,转型到军工厂后又担任副市长,在改革浪潮中,敢为人先,他理性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周蓉从中学开始就追求知识女性的独立自由的人格,为爱情只身到贵州穷山区嫁给右派诗人,也为爱情考取北大再到自己家乡的学校工作,她的行为动机很明确,她对命运的选择基本是感性而自我的。周秉昆是中国传统人伦观念的典型,电视剧去掉了原小说中秉昆与艺术才能相关的情节,弱化了梁晓声文艺化的浪漫,走了彻底的平民化路线。在秉昆的生活中几乎充满着一个接一个的磨难,他在木材厂和酱油厂干的都是苦力活,后来才在出版社下属的小饭店工作。他把“过好日子”作为他的终极追求。在父亲长期“缺席”的家庭中,他始终是周家的守护者:照顾患病的母亲,帮带姐姐的孩子,娶被人强奸有娃的郑娟为妻,并尽其所能帮助小兄弟们。他一生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虽然不断遭受挫折,特别是买房子被骗,又把他打倒人生的原点,但他不断地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从不气馁。剧中搬家的特写镜头和一个俯拍的全景,把他的隐忍和坚强充分地表现出来。剧中的秉昆比小说原型更接地气,彻底的平民化设计,增加了剧作的悲情力量。苦难中方知良知与担当。秉昆是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绝大数人的代表,这些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

  兄妹三人不同的价值取向意味着他们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成长后的三人身处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而思想的冲突必然引发行为的冲突。将人物定位在阶层中,增强了剧作的锐度和思想的深度。社会的价值观的冲突与阶层的隔离是息息相关的,当今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消弭阶层的鸿沟,这也是该剧思想的深刻之处。

  三兄妹虽然发展路径不一样,但都“追求向阳而生”,无论碰到怎样的生活困境,“励志”和“亲情”贯穿始终,也使该剧具有了感人的动情力和感召力。

  “世”:铺陈背景烘托人物,人物命运显影历史

  50年历史跨度的年代剧其实最难拍摄,特别是从1969年到文革结束这个阶段是影视剧表现的敏感地带。该剧主创在艺术化地处理复杂的历史背景方面也是充满智慧的,接中国之地气。

  用时代语言柔化处理背景。第一集开始,我们听到的是代表文革时代语言的背景音,特定的音速、语调构成的环境音,交代了时代的特征。

  道具和布景体现年代特征。信件、电报、绿皮火车、洗脸盆、泥炉、拨盘老电话、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五颜六色毛线“接”成的毛裤。糊盒子、排队打水、排队抢肉,“光字片”狭窄的街道、拥挤的室内空间以及春节的习俗和商场购物的景象,这些有浓重的烟火气息的道具和生活布景既是中国北方生活的一部分,也体现了年代特点,填补和衔接了人物分离与聚合的空间,在每个时间节点上,写出了人的变化、历史环境造就人并推动情节发展,比用画外音简单交代显得更饱满。

  该剧把重点放在“世间”的各种隐秘力量对人的命运的影响上,在人物命运的转折中显影历史的痕迹。这个“世”具有日常性的历史质感,也洋溢着给人物活动托底的时代气息。

  “间”:以平民伦理为中心的人物关系的建构

  《人世间》体现出平民化的现实主义美学追求。以平民秉昆为结构的轴心,由他联系起他的家人和朋友,再由这些人联系起党政官员、文化工作者、教授、工人甚至中学生。也因他和郑娟的关系联系起骆士宾,把中国北部改革开放的艰难与南部深圳的发展连接起来表现,把中国社会潜藏在人物关系中的隐秘力量和矛盾揭示出来,在冲突中同步发展。围绕这个轴心,在每个发展阶段审慎选择故事元素加以组合和表现,使主角聚焦外部目标,次要角色又向主角聚拢,避免了年代剧因人物众多而叙事散化,情节进展的速度也显得张弛有度。这个底层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既是故事的航线图,也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弦并对人物的选择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同和反思。

  年代剧最终是启迪人们去发现弥散在岁月中的隐秘力量,在“世间”见出“人”的情感和追求,见出人物与命运的抗争与搏斗,真实情感和丰富细节的仔细编织,宏观与微观共存,使观众沉浸和共情。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