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聚力长三角 奋进新时代 “最潮”长三角:联防共治 引领绿色潮流
2019/10/14 19:02  荔枝网  

  长三角地区水气相连,不分你我。 环境保护、生态发展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更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必要保障。10月13日,我台联合上海、浙江、安徽广电媒体联合制作的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聚力长三角 奋进新时代》,就带您去看看长三角三省一市在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商共享共治"上是如何积极探索的。

  

  说起生态文明建设,长三角地区同样引领时代风气之先,这里诞生了全国首个河长制,全国首个跨省水环境补偿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启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划实了全国首个生态保护红线。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用专门章节明确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江苏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在内,这片区域将共筑协调共生的生态体系、搭建绿色创新的发展体系、建立统筹协调的环境制度体系、完善集成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江浙沪交界处的太浦河看看,在那里江浙沪三地的记者要现场见证一项制度创新的实际效果。

  【太浦河:一条大河连三地 江浙沪联手共治理】

  

  江苏台记者毛俊: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位于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界的太浦河上。

  

  上海台记者金普庆:其实太浦河顾名思义是连通了太湖和黄浦江的水系,总长有50多公里。

  

  其中在江苏段的河长就超过40公里,而在太浦河的上海段和浙江段也分别有15公里和1.5公里。它也是我们上海青浦和浙江嘉善重要的取水点之一。所以说,太浦河水质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我们三地用水的安全。

  

  太浦河流域有66条支浜属于跨越省域的界河,水域情况复杂。2014年以来,太浦河发生过9次锑浓度异常事件,责任不明曾是太浦河治理公认的难点。

  

  江苏台记者毛俊:就比如说我们太浦河这样水环境的治理,有很多的一些水葫芦要打捞的话,如果江苏这边打捞,浙江这边没有打捞,风一吹 ,潮一涨,捞了也白捞,因为大家都吹到一块去了。虽然各司其职听上去很美好,但其实执行起来有的时候很骨感,它达不到这个效果。

  上海台记者金普庆:刚刚毛俊举得这个例子,其实非常贴切,所以今天三地的记者主播聚在一起,其实就是要来一探究竟,我们来看看在这样一个复杂情况之下,到底是通过哪些办法来保证太浦河水质的洁净和安全的。

  

  江苏台记者毛俊:接下来,我要邀请出的是咱们苏州吴江专门进行水质监测的工程师王老师来好好测一测这个水质。咱们太浦河在江苏、在浙江、在上海流域当中,它的水质到底是什么情况。咱们实地来测一测。现在数据已经出来了,这里的溶解氧已经超过5mg/L。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已经是达到三类水的标准。

  

  浙江台主持人李欣燃:那看来咱们上海段、然后江苏段、浙江段的水域都是达到了三类水的标准。其实这样的水质已经是达到国家饮用水源地取水标准。

  

  2017年初,在沪苏浙皖的联合推动下,为长三角界河 治理量身定制的"联合河长制"应运而生。界河上下游,左右岸的各级河长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以河道为单位划定包干区组成联合河长。在打通制度的同时,各省之间还建起省际交流微信群,做到巡河信息互通有无。现在每个季度,两地河长至少进行一次联合巡河,一路巡查一路交流,巡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一起商量着解决,遇到一家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几家联合起来一起干。

  

  江苏河长:现在好了,联合河长制之后,我们是设备共享、信息也是共享的。特别是现在,你看,我们有打捞水葫芦神器。像这么一大片水域,每天干两个小时,基本上这个河就干干净净了。

  

  浙江河长:他们的效率提高了,我们也减少了很多工作量。现在基本减少了90%以上水葫芦打捞。

  

  在落实好联合河长制的同时,太浦河上游的江苏吴江区也主动作为,在太浦河流域开展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三水同治行动,累计淘汰喷水织机7.3万台,关闭整治畜禽养殖场2000多家,完成1172个村庄的生活污水独立处理设施。从根源上扭转了太浦河水质,守好了沪浙两地700万群众的大水缸。

  

  苏州市吴江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沈志勇:我们先后同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善县签订了一个《关于一体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合作框架协议》,对数据共享、联防联控、交叉互查等方面进行了落地,我们执法行动一体化这一步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下一步开展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提供了保障。

  江苏台记者毛俊:你看,以前我们治理太浦河是三地三家人,现在其实就等于是一家人了。

  浙江台主持人李欣燃:友好的上下游水关系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正在为太浦河两岸的人民打造一个浪漫美好的未来。

  

  刚才我们看到了两省一市联防共治提升水环境质量的生动实践,现如今,长江流域水质达到优秀,太湖15条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明显改善。可以说,为"共饮一江水",大家都在付出努力。

  其实除了"治水","共享一片蓝天"的长三角,在"治气"上,也可圈可点。我这有组数据,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6%,PM2.5浓度同比下降4.1%。接下来,我们一起请上海台主播雷小雪带我们去揭秘监测大气的"最强大脑",看看长三角地区是怎样联防共治大气的。

  【联手治气:揭秘空气质量监测的"最强大脑"】

  

  上海东方卫视主播雷小雪:今天我们带大家来到了上海环境监测中心。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它是为我们整个长三角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把脉的地方。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魏化军:为了更好地对整个长三角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把控,我们从2014年就建立了这么一个四地会商的机制,每周我们会对整个长三角区域的未来7天或者15天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做一个会商。

  上海东方卫视主播雷小雪:其实有点像是大会诊那种感觉,对我们空气质量进行一个大会诊。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魏化军:在一些重污染天气的时候,包括一些重大环境事件保障的阶段,它会起到一个协调四地来共同统一开展一些防控措施的部署,使我们整个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能够得到一个最优。

  上海东方卫视主播雷小雪:如果说今天天气不好,四地会商开始了,那么在面对天气不太好的状态下,有个什么作用。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魏化军:如果我们预测出来,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污染状况,会采取一些限制污染源的排放,包括采取人工降雨等各种手段,让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通过制度创新,长三角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联防共治之路。然而长三角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还面临"垃圾围城"等生态治理难题。从2017年开始,安徽合肥、浙江杭州,上海还有咱们江苏南京都先后进行过垃圾分类的试点。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我们了解到,全球每年都会产生1000到1800万吨的电子垃圾,而且每年还在递增。如何把这些"宝贝"好好地利用起来,点石成金、变废为宝?接下来跟随我们的记者到一个神秘工厂去看一看。在那里成千上万的废旧电器被他们称为城市矿山。

  【苏南京:探访化腐朽为神奇的神秘工厂】

  

  江苏台记者吴迎旋: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它可是长三角第一家同时具备电子垃圾回收资质和环保设施对公众开放资质的企业。您可能不知道,每年都有将近100万台来自长三角的电子垃圾来到这边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明:这里就是"城市矿山"的一个部分。你可以看到这里是一台冰箱。

  江苏台记者吴迎旋:像这样一台冰箱,我看也不大,它大概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可回收的资源呢?

  

  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明:那还是比较可观的,你像这一台冰箱大概在45公斤左右。它出的有用再生资源首先是铁大概有18公斤。铜有0.4公斤,铝的话有1.8公斤,还有塑料有6.5公斤,压缩机有9公斤。去年,全中国处理了8000万台报废的电视、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其中冰箱就有1500万(台)左右了,这是巨无霸的"矿山"。

  

  江苏台记者吴迎旋:一台冰箱把它拆解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明:我们现在的速度是80到90台一个小时,最多1分钟可以处理一台冰箱。

  江苏台记者吴迎旋:你看来自我们长三角废旧的电子设备,最后都会变为一个个有用的小部件。它们具体都去哪儿了,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下?

  

  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明:我们出来的量最大的废铁,主要是给南京钢铁、马鞍山钢铁,又变成新的钢材,做成新的产品。塑料的话,我们主要给江苏、安徽、浙江塑料粒子工厂,进行清洗做成了塑料产品,铜的话给铜冶炼厂。像电动机、压缩机小的部件,我们主要给安徽,他们要集中处理再生成新的材料。

  江苏台记者吴迎旋:像我们普通居民该怎么样找到凯燕这样的公司呢?

  

  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明:这是一个二维码,"e环保"的二维码。微信公众号上找出"e回收"的界面。"e回收"的界面有我们在全省回收所有的电子产品以及产品价格。你如果有相应的,你就点击提交,会有人跟你预约上门,东西回收以后,三天之内你能收到微信红包。

  江苏台记者吴迎旋:只要我们的居民朋友们可以给电子垃圾找到家,我们这间神秘工厂就可以把它们变废为宝。这就是我们长三角人的智慧,也是我们对环保理念的坚持和坚守。

  

  长三角又站在了时代潮头,引领了潮流。在这里,垃圾分类的试点越来越多,不同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也日益明晰、深化。可以说,绿色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如何将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来听听专家学者们都怎么说。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戴晓虎:环境保护涉及到很多部门,现在还涉及到区域,我觉得要做好一个顶层的设计,要做好一个整体的规划,特别是要有一个比较强的、能够落地的牵头的方式,使一些标准、一些规划等等能够按照这样方式去落地。第二个我是建议要能够分阶段,因为环境保护是一个周期很长的过程,所以应该是按照阶段性的目标来分段地实施。这样的话,对我们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包括未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支撑作用。

  

  随着沪苏浙皖在城市环境、海洋生态、危险固废、生态司法协作等方面一系列制度协同稳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生态合作不断被提升至新的层次。我们相信,随着四地之间"联"得更紧密,"动"得更务实,绿色发展将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鲜明标识。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尔希 陈超 何斐 夏敬栋 亓晨 苏州中心站 供片台/吴江台 嘉善台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