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深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大棋局中当好“排头兵”,江苏亮出“大格局”
2019/12/25 15:23  新华报业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了“中国之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如何扛起“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担当,为“中国之治”提供更多江苏探索?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这盘大棋局中打好“当头炮”、当好“排头兵”,创造更多走在前列的实践成果?

  

  刚刚结束的江苏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意见》,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就省委《意见(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紧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主轴,突出制度建设这个主线,对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作出系统谋划,江苏亮出了“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新格局。

  “八个治理” 紧扣江苏发展最前沿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对于江苏来说,必须有与之相互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当前,江苏正处于城乡关系重构、产业深度调整、区域布局优化的关键阶段,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也暴露出一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必须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探索符合实际、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亟需探索符合实际、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和理性判断,在这次会议上,娄勤俭强调,坚持从江苏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走在前列。他用“八个治理”,勾画“走在前列”的关键路径:

  ——在区域发展治理上,要顺应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客观规律,围绕增强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探索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在区域创新治理上,要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导向下,构建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集中力量抓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项目,加快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体制机制。

  ——在城乡融合发展治理上,要顺应“四化”同步规律,把握苏北农村住房条件集中改善的实际情况,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农村产权关系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在社会治理上,要针对社会领域的新风险新变数新矛盾,完善以党的领导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苏。

  ——在公共安全治理上,要抓住国务院督导组进驻我省开展专项整治督导的契机,从本质安全入手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突出抓好危化品行业安全、城市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在全国率先探索安全发展制度体系。

  ——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要总结推进长江大保护、开展“263”专项行动、破解“重化围江”和整治苏北小化工的经验做法,以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为契机,加快形成由环保倒逼发展转向激励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政务服务治理上,要巩固“不见面审批”和“3550”改革成果,推进政务信息数据共享,完善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的共同作用机制,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在载体平台治理上,要立足江苏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各类开放平台数量多、层次高的基础,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去行政化改革,进行系统性、整体性职能重构,最大限度地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娄勤俭特别强调,只要是发展所需、问题所在,都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在体系上完善,在能力上加强。

  “八个着眼于” 系统回应民生关切

  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娄勤俭在会上指出,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工作的指示要求,建立完善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制度体系,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以良好健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娄勤俭以“八个着眼于”,娓娓道出改善民生的系统谋划,在寒冷的冬日,让八千万江苏人民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图为2018年6月13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就进一步办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在南京、扬州、镇江进行专题调研。

  一要着眼于“更好的教育”,聚焦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改善教育供给,积极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

  二要着眼于“更稳定的工作”,高度关注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外部冲击和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精准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

  三要着眼于“更满意的收入”,在牢牢守住低收入人口年收入不低于6000元底线的基础上,完善收入稳定可预期增长机制,通过支持创新创业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四要着眼于“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把握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规律,不断完善社保转移接续、医保统筹、异地结算等制度,精准做好社保降费和特殊困难人群帮扶工作,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五要着眼于“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巩固综合医改试点工作成效,健全分级诊疗、药品供应保障和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积极探索组建区域性、事业性的医疗中心和医疗集团,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六要着眼于“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着力缓解住房供需结构性失衡、质量相对较低的问题,加大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力度,形成“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长效管理机制。

  七要着眼于“更优美的环境”,以垃圾分类、“厕所革命”为抓手,完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系统推进城乡建设中的生态化改造。

  八要着眼于“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度推进全媒体融合发展,深化“志愿江苏”“书香江苏”建设,构筑共同精神家园。

  这“八个着眼于”,既关乎钱袋子,又关注医疗、住房等刚需问题。不仅回应了民生热点,还与“强富美高”新江苏、“六个高质量发展”相呼应,让每个人心中都充盈着满满的幸福。

  创新引领 点亮区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江苏城镇化率高、城市群发达,率先推进市域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有条件、更有需求。

  娄勤俭在全会上强调,要把握社会治理的规律特点,突出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市、县、乡镇权责关系,构建形成市级统筹、县级推进、乡镇强基固本的治理链条

  近年来,江阴县级集成改革试点、经济发达镇“1+4”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功,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娄勤俭表示,要总结完善,把成熟的经验集成和定型,在全省稳步推广,着力打造政务服务、综合执法、社会救助、便民服务、公共安全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当前,网格化社会治理已成为江苏社会治理创新的一块“金字招牌”。娄勤俭指出,要针对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要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积极探索具有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坚持维护好制度权威,才能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娄勤俭在会上强调,要把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区域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娄勤俭提醒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以制度为准星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在落实制度过程中,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执行与监督相统一,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防执行中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确保制度贯彻到底、执行到位。

  坚持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发挥好重大改革举措的牵引作用,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让各项改革相得益彰、有机衔接。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在坚决贯彻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基础上,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及时总结完善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更多务实管用的制度性成果。

  率先发展、率先破解难题,江苏在先行先试的改革探索中形成一定的体制机制优势,有责任也有条件在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为全国探索更多可借鉴可复制经验。

  我们相信,在“中国之治”这个时代的大棋盘上,江苏必将努力展示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江苏大地上展现出越来越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撰稿 林久

  图片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