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防汛90后|22年前被解放军从洪水里抱起,如今随英雄部队回乡抗洪
2020/07/18 18:51  新华报业网  

  第71集团军王杰“两不怕”部队战士 王良

  交汇点讯 经过18个小时的连夜行军,第71集团军王杰“两不怕”部队7月13日凌晨,从江苏抵达江西九江。1992年出生的战士王良就坐在部队卡车斗篷里,心情忐忑的他,透过斗篷尾部敞开的窗口,看到了家乡快与河堤平齐的长江水,当然还有他熟悉的街道景象。在这座城市里,有他的父母、妻子,还有三岁的女儿。

  第71集团军王杰“两不怕”部队从驻地前往抗洪抢险救灾地

  凌晨的九江,一辆辆军卡疾速前行,挂着“王杰部队来了”“71军王杰部队战无不胜”等红色标语的军卡,正赶往九江最危险的地方。彼时,王良视觉范围内,家乡的楼房、大树、汽车向后倒退,不断缩小,直至消失,就像是在奋勇向前的部队掩护下,城市有序撤离。

  王良在抗洪抢险中

  “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回到九江。”王良穿着迷彩服,坐着军卡回家乡。他估摸着1998年,也就是22年前来九江抗洪时的解放军,应该也是像他现在这样连夜行军,乘着卡车浩浩荡荡驶入九江。

  当时6岁的王良和家人住在九江市的江洲镇,那里直到今天也是九江防汛压力最大的地方。他记得洪水是晚上来的,没几个小时家里的一楼全淹了,根本没法出去。从来没见过这么大洪水的王良,当时非常害怕,和家里人一起躲到了二楼,同时,他们也正面临着缺水缺电缺粮的紧急情况。

  “第二天就当我们快要绝望的时候,我从老远看到了一台冲锋艇向我们这边驶来。”王良说冲锋艇上面是穿着橘黄色救生衣的解放军战士,他激动地手舞足蹈,周围的人们也一起欢呼起来。

  站在队列里的王良

  如今,一米八大高个的王良在22年前还是个小萝卜头,当时的洪水差不多要没过他的头顶。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冲锋舟过来接他们的时候,解放军叔叔下船,最后是蹚着浑浊的洪水,抱着他从屋子里出来。小王良被紧紧抱在解放军的怀里,宽厚的肩膀、沾满泥土的迷彩服和救生衣,这是他对解放军叔叔最初,也是最深对印象,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长大后要从军的种子。

  这颗种子直到王良在大学毕业后开花结果。

  “当兵入伍一直是我的心愿,我一定要实现它。”王良告诉记者其实高中毕业时候他就犹豫过是否立即参军,后来他觉得还是得去高校多读书,他深知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科学知识,才有资格成为一名现代化军人。后来王良如愿入了伍,还成为了王杰“两不怕”部队的一员,他惊喜地发现,身边战友也有不少是像他一样大学毕业后入伍的同龄人。

  “我就在江洲镇抗洪,我知道这是你老家,放心,有我们在没事儿!”王良这两天也接到了战友打来的电话,王良抢险任务分配在九江的共青城,熟悉他的战友知道他一直在担心着江洲的情况。“我听说在江洲的战友之前几天几夜没合眼,在堤坝上抢险,这也激励着我不断努力。”王良说道。

  如果一切顺利,王良抗洪结束后也会随部队直接回到江苏,“要说不想去看看老婆孩子肯定是假话。”王良说他是军人,使命在身。“我们把城市守住,击退洪水,这其实也是对我的家人最好的保护与爱。”王良说道。

  谈起这几天在家乡抗洪感受,王良想了想,“我觉得还是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比较合适。”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王良露出了腼腆的笑。22年,王良从6岁孩童等待救援,到如今穿着迷彩服抗洪抢险,回到初心,不忘来时路,就像他自己取得的微信名那样——归来仍少年。

  交汇点记者 范杰逊 陆威 曹阳 余勤雍 孔德信 唐澄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