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江苏省委书记回信支教大学生,背后有啥故事?
2020/07/24 18:59  新华报业网  

  “教室课堂上、学校操场边、办公室玻璃窗外,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总是能将‘老师’一词唤得悦耳动听”;

  “我们前往学生家家访时,屋里早早生起了暖炉子,桌上摆满了过年食材”;

  “如果以后有人问及我们的梦想,我想那一定是‘守护孩子们的梦想’”……

  7月10日,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从青海“飞”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的案头。写信人是4名即将支教期满的江苏大学生,他们是来自第21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

  一纸书信,万千情怀。7月23日,娄勤俭回信研支团,对他们一年来的支教工作给予肯定和赞赏,希望同学们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为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省委书记和大学生书信往来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为您一一揭开。

  省委书记深情回信支教团

  从扬子江畔到三江之源,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苏青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携手奔小康”的共同使命却把两省人民紧紧连在一起。

  去年8月,娄勤俭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青海,就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各项工作,着力推动苏青两省深度合作、共同发展进行考察交流。考察期间,他专程看望慰问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

  在回信的开头,娄勤俭深情回忆起在青海贵德县和同学们见面时的情景。他说,“同学们青春自信、达观向上、真情奉献的精神面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同学们的来信中,娄勤俭了解到大家一年来的支教体会,他赞许地说,“一年来,大家克服了高原反应和疫情影响,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认真投入支教工作,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在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中激扬青春、收获成长,我感到非常高兴。”

  教育扶贫,正是江苏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生动注脚。娄勤俭在信中指出,字里行间,都让他真切感受到大家对山区孩子的爱、对教育扶贫事业的思考,真切感受到大家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的决心。

  “希望同学们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为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准备。”他还说,希望支教团在贵德这片土地上,接力守护孩子们的梦想、继续弘扬莫文隋精神,努力为祖国教育扶贫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他表示,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为高校助力西部教育扶贫创造更好条件,更大力度支持同学们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激动地说,娄书记的回信,令南通大学上下备受鼓舞。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我们一定按照娄书记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传承弘扬莫文隋精神,做好、做大、做强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贡献南通大学的新力量,为祖国教育扶贫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书记的话成支教生涯座右铭

  时间倒回到去年8月7日,娄勤俭在贵德看望慰问支教团,并与他们一起合影。

  合影那天,是支教团抵达青海的第12天。赶了2000多公里路,上了近3000米高原,4位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与江苏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他们说,当时,大家的高原反应还未消退,细嫩的脸上却不断起皮,每个人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

  支教团成员回忆说,娄书记看到4人都戴着眼镜,和蔼地说道:“在青海的一年,研支团既要履行好志愿者的职责,也要保护好眼睛,多看看绿色大草原。”他还叮咛嘱托大家:“在服务他人与奉献社会中书写青春华章、实现人生价值。”

  家乡书记一番亲切话语让同学们感动不已,也让他们更加安心地在青海支教服务。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常常想起娄勤俭那天的话并以此为座右铭,相互鼓励,勇敢面对。

  回望这一年,支教团没有辜负娄勤俭的期望和叮嘱,在教育脱贫攻坚的实践中不断自我成长。他们一致表示,将铭记的书记的教诲,积极弘扬南通大学莫文隋精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以小我融入大我。

  为何朝气蓬勃的他们远赴千里之外支教一年?这是一次梦想的接力。

  “你要问我是谁,请莫问我是谁”。20多年前,汤淳渊在南通工学院(后合并至南通大学)担任副院长时,得知学生石洪英痛失寡母、生活几乎陷入绝境,当即给她汇去100元,汇款单署名“莫文隋”。这一善举在社会上引发一股争相学习、效仿的热潮,扶危济困、大爱奉献的“莫文隋”精神也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

  如今,在海拔近3000多米高原凛冽寒风中,一批批南通大学研支团用行动诠释“莫文隋”的无私大爱。自2015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批准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高校以来,南通大学招募5届学生赴青海贵德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近期,第22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整装待发,将继续在贵德这片热土奉献青春才智,守护孩子们的梦想,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书信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同学们在信里写道,这一年,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责任”二字的分量;这一年,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秀丽;这一年,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扶贫战略的伟大。

  纸短情长。这封信背后,他们还有多少话要对家乡人说?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连线4位研支团青年,一起听听他们的支教故事。

  钱颖科:为祖国大我贡献青春力量

  说起来支教的原因,钱颖科觉得一句话就能说得清:“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这就是我来支教的初衷。”

  “我们千里迢迢来到青海做支教工作,要更明白‘苏青一家’的责任感,尤其是在藏族寄宿制学校里,少数民族的孩子想要走出来,汉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藏族学生格日多杰变得积极好学,是钱颖科最为自豪的一件事。“以前,格日多杰只根据对任课老师的喜恶来决定是否认真学习。经过和家长的多次沟通,现在他每节课都会积极提问、举手发言。”钱颖科说。

  在团队里,钱颖科不仅是一名支教老师,也是支教团的团长。双重身份带来双重压力,钱颖科时常加班加点把工作做完,挑灯夜战成了常事。她笑着说,年轻人就是要自找苦吃,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

  对于钱颖科而言,能够有机会通过这个计划来到祖国西部,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西部土地上,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她说:“一年过去,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娄书记的谆谆教诲。”

  朱彤: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憧憬

  相比来青海前,南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朱彤黑了不少。高原的紫外线和风沙,让这个水乡姑娘变得更加坚韧和乐观。

  学校里有很多农牧区来的学生,有人26个字母写不全,十以上的加减乘除算不通。来之前,朱彤没想到他们的基础这么差。在她看来,这其中一个原因是山沟沟里的学校缺老师,教学质量一般;还有一个原因是,放牛羊过一辈子的老观念还在传承。

  扶贫先扶志。朱彤一遍遍地教,不断与学生们磨合。朱彤说:“我就抱定一个宗旨,这一代孩子,他们接受了教育,想法会不一样,会有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像父辈一样只想着守着牛羊过一辈子。我相信,他们以后也会重视子女的教育。”

  在与学生们交流中,朱彤发现,很多孩子都有梦想,想做老师、医生、画家、歌唱家、篮球运动员,或者开糖果店。“我会多和他们聊天,聊外面的世界,在他们心中种下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守护孩子们的梦想最重要的方式。”朱彤说,孩子们也会产生一种心理,这个老师来自很远的地方,他们也想去看看。

  “勤学善思,不懂就问”,是朱彤常对学生们说的话。她告诉每个人,老师最喜欢提问题的孩子。朱彤说,支教的意义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是要告诉他们,知识会带来不一样的思维层次和看世界的方式。

  朱彤记得,当因工作原因调离9年级教学岗时,藏族姑娘普玛措对着她默默地哭了。朱彤把纸巾递给她,却被她迅速藏在作业本下。两人相处的时间并不长,这个藏族女孩爽朗的笑声却永久地留在朱彤的心里。

  郑鹏燕:孩子们都叫我“燕子姐姐”

  “支教这件事,我是面试过了才和爸妈说的,无论他们同不同意,我都会去。”来自福建泉州的郑鹏燕今年23岁,从来不是个标准的“乖乖女”。

  去年夏天,郑鹏燕带着“西部梦”,来到遥远的青海。

  刚开始上课,郑鹏燕的梦就碎了。上课纪律不严,学生作业偷工减料,加上语言不通……种种问题接踵而来,她有点慌。

  “我是个老师,要负起老师的责任。”天性中的果敢与坚韧支撑着郑鹏燕继续寻梦。从“授课小白”到荣获教学比赛二等奖,从听不懂学生讲话到让所带班级取得年级第一,郑鹏燕不断前行。在校期间,支教老师们有时需要值周,郑鹏燕当起孩子们的家人,24小时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

  郑鹏燕也由此收获一群“真心”。她感冒时,有学生悄悄把润喉糖塞进讲台,办公室里放着贴有“注意休息”标签的水果,孩子们都喊她“燕子姐姐”……

  不同的语言挡不住互通的心。“原来孩子们不敢和我说话,现在课堂上只要一个动作,我就知道他们哪里没听懂。有的孩子刚来的时候连默写都不愿意,现在却主动找我背书。”郑鹏燕说。

  临别之际,郑鹏燕有一个心愿:希望有一天能在外地和孩子们相遇,外面世界很大,希望他们都能去看看。

  王晓亮:永远记得那盘藏香

  “听了一场演讲,我就来了。”谈起支教的理由,王晓亮告诉记者,在第20届莫文隋支教团一位师哥的班上,有个孩子考得非常好,想吃个汉堡包作为奖励。为了这个汉堡包,师哥带他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当时我就想,我得去支教,把他们带出来!”

  王晓亮负责教授的是七年级汉语文课,但很多孩子没有汉语基础,学起来吃力,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也格外困难。“一下课,我就找他们说话,他们学汉语,我说藏语。”王晓亮想了个办法,从“你好”“吃饭了吗”等最简单的口语开始交流。不到半年,孩子们的汉语水平大大提高,王晓亮的藏语能力也突飞猛进,沟通再也不是问题。

  到了夏天,每次王晓亮进教室,坐在第一排的学生曾太才让都会站起来点一支藏香。“他说,只有我来的时候才会点。因为香很珍贵,要给珍贵的人。”王晓亮永远记住那盘藏香和那张带着高原红的脸。

  谈起今后的路,王晓亮有一个读博的计划。“专业有几位博导专攻文化扶贫的,我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点。”他说,打算利用专业优势设计一些贵德旅游纪念品,帮助当地脱贫致富。

  支教团为西部的孩子带去希望和梦想,那里的孩子感受最深。

  花旦朋措:老师是我的“望远镜”

  花旦朋措是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八年级9班班长。对他来说,支教团的老师们在学习上是严厉的老师,在生活中是贴心的大哥哥、大姐姐。

  在学习《苏州园林》时,郑鹏燕给学生们展示的实拍图让花旦朋措惊呆了。“原来这就是苏州园林!”花旦朋措说,以前他从来不知道世界有这么大,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看的地方,真的想走出去看看。

  老师们给花旦朋措带来的“望远镜”,花旦朋措还想将它传递出去。“以后我也要像老师们一样,当一名志愿者,告诉家乡和其他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世界真的很大很美。”

  撰稿 倪方方 陈珺璐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