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申遗热”再起,长三角这步棋怎么下
2023/03/17 20:19  新华报业网  

  最近,“申遗大军”又壮大了。

  安徽今年推凌家滩和“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青岛提出,年底前将老城区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成都跃跃欲试,推动三星堆—金沙联合申遗、金堂云顶石城列入预备名单;茂名佛山等6城市加入“海丝保护申遗城市联盟”……

  近观长三角。前不久,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在苏州吴江黎里古镇举行,“联合申遗”成为关键词。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会上表态,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把江南水乡古镇作为重要的申遗预备项目予以积极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推动江南水乡古镇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的提升。

  沪苏浙15个江南古镇则因携“众美”联合申遗再次出圈。

  1+1>2

  加快联合申遗,成了江南古镇复兴的重要契机。

  目前,长三角联合申遗的“队友”包括苏州周庄、甪直、同里、黎里、震泽、沙溪、锦溪,无锡惠山,嘉兴乌镇、西塘,上海浦东新区新场在内的11个古镇,作为申遗古镇中的典型例证;苏州千灯、凤凰,湖州南浔、新市4个古镇,作为申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江南水乡古镇的完整框架。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466.43公顷,缓冲区面积为1172.73公顷,总面积为1639.16公顷。

  “11处古镇并非是全部的江南水乡古镇,而是可以整体展现遗产价值的11座代表性的古镇。”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研究馆员赵云看来,如果把系列遗产比作一捆树枝,其中的每根树枝自身也具有自己的姿态。同时,它们互相连在一起,达成“1+1>2”的效果,这就是联合申遗的意义所在。

  江南古镇秀丽典雅,地域文化极具辨识度,有着组团申遗的先天优势。

  赵云认为,江南水乡古镇满足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多个标准。比如,江南水乡古镇见证了一种开放包容、多元的市镇文化传统,是水网地区聚落空间布局和景观的典范;体现了人类近两千年来对太湖周边低洼湿地环境的改造与适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互动的典范;是中国从古至今文人阶层的精神家园和理想归宿,是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诞生地。

  古镇联合申遗由来已久。2001年,江苏的周庄、甪直、同里与浙江的乌镇、南浔、西塘共6个古镇首次提出联合申遗,并于同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苏浙两省10个古镇被列入“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名单,其中苏州占据6席,包括甪直、周庄、同里、千灯、锦溪、沙溪,浙江则有嘉兴的乌镇、西塘和湖州的南浔、新市入选。2015年,又增补了苏州市的黎里、震泽和凤凰3个古镇。到2019年,上海的新场古镇和无锡的惠山古镇加入。至此,参加申遗的江南水乡古镇项目共15个,其中苏州9个,联合申遗工作由苏州牵头实施。

  为何是苏州牵头?苏州经济实力很强,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但其实这里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遗产城市”。苏州诞生古典园林和大运河苏州段两项世界文化遗产,还拥有昆曲、端午习俗、宋锦、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多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一条具有国际理念、国家水准、苏州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复兴的新路子。

  据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翟苏黎介绍,苏州是江南水乡古镇的聚集地,苏州古镇在预备名单中数量居首,同时具备基础条件好、文旅融合成熟等优势,基层政府积极性也高。最终,国家文物局确定了“国家指导、省局支持、苏州牵头、各地落实”的责任体系。

  步伐加快

  联合申遗,更多要置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去看。

  以古镇发展大会为窗口,我们发现,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带动古镇申遗利用保护走向深入。

  2020年,首届长三角古镇一体化发展大会在浙江嘉兴西塘古镇举办,旨在促进区域内古镇的交流沟通,加强长三角古镇协同发展。

  2021年,如何整合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地及各古镇资源、项目、基础设施,深入挖掘各地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成为第二届古镇发展大会的议题。

  今年,古镇发展大会提出重点培育江南水乡古镇的品牌,并进一步加强江南水乡古镇世界遗产保护,突出普遍价值提炼、比较分析研究、保护展示、开发利用。

  跨行政区申遗有了更多落地动作。

  我们看到,这几年,古镇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苏州市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常州市焦溪古镇保护条例》《上海市浦东新区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接连出台,各遗产地也依据古镇保护管理实际制定出台了多项保护管理措施。同时,开展普查登记和信息建档,建立古村落保护工作评价体系和动态监测系统。

  古镇人居环境水平不断提高。甪直镇实施黄韬纪念馆等近50处文物古建修缮工程;焦溪古镇修缮历史建筑50余间,疏浚历史河道1200余米,修复石板巷道8000余平方米;沙溪镇通过十多年努力,修复民居3.6万平方米,改善了1500多户居民的生活起居环境。

  各古镇依托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探索特色农业、文旅文创、健康养老、传统手工艺等特色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据透露,相关部门力争在原有联合申遗工作领导机构的基础上,搭建跨区域的申遗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对上沟通争取能力,提升遗产地横向协作水平。

  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上,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拾峰提出,下一步要更加注重系统保护,着力呈现记忆中的古镇,在永续保护中更好发挥古镇见证历史和文明的作用;要更加注重创新创意,着力打造有个性的古镇,打造各具魅力的古镇文化旅游体验;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心目中的古镇,使古镇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申遗不是终点

  申遗需要多少年?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从全国范围来看,明孝陵申遗用时3年,大运河申遗8年,良渚古城申遗更是长达25年之久,泉州也走了20年的申遗路。

  在世界遗产申报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申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专家表示,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世界遗产委员会规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即这些遗产要具有其他遗址无可比拟的特性,它的价值不能仅限于本国,而是具有国际认可的价值,因而需要得到特殊保护。

  国家文物局曾解读泉州申遗成功四大原因:泉州遗产项目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专业主导,突出普遍价值阐释;科学保护,延续古城历史文脉;鼓励社会参与,坚持惠及民生。

  申遗热度不减同时,地方正在回归冷静。有一段时间,有的地方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一旦成功,便觉得一劳永逸,把“世界遗产”当作“摇钱树”,日渐背离了原本遗产保护的承诺。业内人士告诉“瞭望君”,如今,古镇申遗更多考量的是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大家都在回归保护本质。

  业内有一个共识:申遗不是终点。“申遗只是保护文化的一种形式,本身并不具备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一位论者较早前就指出。

  苏州文物管理部门表示,要将江南水乡古镇申遗保护利用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申遗工作与时代发展同步同向,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鸣,实现遗产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

  如何进一步推动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和利用?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蒋灵德说,当前,江南水乡古镇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固而停滞的阶段,需要进行更精细化的保护与管理。可推进我国历史文化保护的方法在各个层面更进一步,并为跨区域、多系统的世界遗产群保护规划提供探索经验。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现代化基地主任张鸿雁说,古镇除了要精准保护、精准传承和精准规划外,更需要创新发展,创造“全球化古镇”的文化世界身份的识别系统,创造未来中国人的古镇集体记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图片 视觉中国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