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医卫 > 正文
江苏出台“一揽子”政策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1/18 16:31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江苏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如何进一步加强省级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省级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服务,如何进一步扩充资源、提高效率,畅通创新药品医疗器械使用,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1月18日,省药品监督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督局、省医疗保障局、省知识产权局等5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优化审评审批服务推动创新药械使用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促进江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监管“赋能” 解决企业发展诉求

  江苏是医药产业大省,医药制造业优势明显,产业创新动能强劲,产业集群特色凸显。数据显示,江苏省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11家企业入选医药工业百强,6家企业入选“2020年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20强”,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江苏新获批上市药品51个、一类新药12个、三类医疗器械141个、创新医疗器械7个,均居全国第一。13家园区入选“2020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50强”,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位居榜首,在产业、技术和人才竞争力等3个分榜单中均位居第一。

  在发布会上,省药监局局长田丰介绍,2021年以来,省药监局对13个设区市开展了“面对面”对接服务,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医药企业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审评审批效率、临床试验研究、产品进医院等方面,期盼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用更实的举措解决痛点堵点问题,以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困难和挑战。

  企业有所呼,政策有所应。《行动方案》力求解决当前制约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围绕审评审批、临床试验研究、创新药械使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等提出12项具体措施。在审评审批方面,提出推动流程再造、实行优先审评审批、扩充审评审批资源等措施;在临床试验研究方面,提出建立临床研究支持、壮大临床研究队伍等措施;在创新药械使用方面,提出畅通创新药品耗材挂网渠道、推进创新药品耗材进医院等措施;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方面,提出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企业赋能增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等措施。

  制度创新 释放企业创新动能

  当前,江苏各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在不同赛道上各有千秋,精彩纷呈。南京形成了以基因检测、诊断试剂、精准医疗为特色优势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苏州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生物药、医疗器械领域优势明显;无锡计划构建“1+2+X”生物医药园区发展新格局;连云港拥有恒瑞医药、豪森药业、正大天晴、康缘医药等龙头企业,正建设“中国药港”,入围国家级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集群;泰州有部省共建机制的泰州中国医药城,可最大程度发挥平台优势……医药产业众多,且分布在各地,江苏如何通过制度创新,释放企业创新动能?

  省药监局副局长姜伟表示,《行动方案》明确通过省市共建,联合扩充审评审批资源,提高审评审批效能,这也是在全国药品监管领域的首创。

  目前,已确定在无锡、徐州、常州、苏州、连云港、泰州等有条件地区建立审评核查分中心。另外,坚持错位布局、优势互补,结合地方医药产业发展特色,设置不同类型的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分支机构。其中,药品检验重点布局建设化学药品、疫苗和生物技术药物等实验室,医疗器械检验重点布局建设数字智能、物理治疗设备、放疗设备、体外诊断试剂、无源植入介入器械等实验室。

  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医药创新离不开临床研究支持。省卫健委副主任张金宏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将通过医疗机构审批、医院评审等,引导医疗机构优化调整床位总量和结构,增加可用于临床研究的床位,到2024年,取得临床试验机构资质的医院可用于临床研究床位数占医院编制床位总数的比例提高至10%左右。壮大药物临床研究队伍,在核定人员编制总额中,增加临床研究人员岗位。建立临床研究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引进,支持相关医疗机构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高层次、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为提升新药研发能力提供支撑。加强医学伦理工作,推动苏州等医药产业聚集地区开展区域医学伦理审查结果互认试点。

  在推进创新药品耗材进医院方面,省医保局一级巡视员祝井贵表示,未来,将强化定点医疗机构谈判药品配备使用的主体责任,在创新药进入国家谈判药品目录后,定点医疗机构应在一个月内召开专题药事会,将谈判药按需纳入医院药品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做到“有需必采”“应采尽采”。及时将创新药纳入“双通道”管理,提升供应保障能力。

  突出政策“含金量” 强标准增强企业竞争力

  生物医药的审评审批速度越快,就意味着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占得先机。如何优化审评审批时限?《行动方案》指出,在2022年6月底前,同一集团企业在境内已注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来苏申报的,5个工作日完成技术审评,符合要求的当日发放注册证。2022年底前,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审评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减至40个工作日,行政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减至10个工作日。2023年底前,药品注册检验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减至45个工作日,需标准复核的时限由90个工作日缩减至70个工作日;2024年底前,药品注册检验时限进一步缩减至30个工作日,需标准复核的时限进一步缩减至60个工作日。

  对此,田丰指出:“这个时间的压缩,是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的,是在严格执行审评审批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流程再造、扩充审评审批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的,我们决不降低审评审批标准。”

  转变服务方式,还表现在主动服务方面,帮助企业答疑解惑,让产品尽早获批,省药监局将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重点产品建立提前介入服务机制,开展申请资料、临床试验方案、注册检验及核查检查辅导;对重点项目建立“一事一议”服务机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重点园区建立“面对面”对接服务机制,组建专家服务团上门服务,培育园区注册申报服务专员队伍,努力将资源优先配置到创新程度高、产业贡献度大的产品上,最大限度释放审评审批效能。

  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方面,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传博表示,未来,将推动南京、苏州、泰州等具有医药产业预审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建设,支持徐州、常州、南通等增设医药产业预审服务功能,建强预审员队伍,支持连云港等申报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立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专利信息服务。支持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和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推动成员单位协同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