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第一排|张秋生:长三角一体化是体现在长三角的国家战略
2019/08/25 16:41  新华报业网  黄欢 胡安静  

  交汇点讯 8月25日上午,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第一次会议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继续进行,来自国内学术界及相关领域的最强大脑齐聚,继续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谋划策,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主任张秋生接受了交汇点记者的专访,从宏观到微观,为我们一一剖析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

  

  要处理好小系统和大系统之间的问题,将其纳入考核

  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数据显示,长三角面积占全国不到1/26,常住人口占全国约1/6,经济总量占全国约1/4。江浙皖沪三省一市中,上海综合服务功能齐全,江苏经济实力强,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安徽面积大且具备后发优势。

  但事实上,长三角一体化看似容易,行之则难。张秋生坦言,跨省区域之间往往考虑到各自财政、税收等指标任务,可能会限制不同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受限于行政区域藩篱,“1+1>2”的目标很难实现。“这个时候就需要站在国家的角度甚至世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长三角一体化,是体现在长三角的国家战略,不是长三角自身的战略。”

  张秋生强调,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各个城市,不再各自为阵,而是利益共同体,一定要处理好小系统和大系统之间的问题,处理好个体利益和系统利益的矛盾,“从城市规划、产业分工就开始,下一盘棋。比如说上海要更加‘对内开放’,江苏、浙江、安徽也要更多站在整体的角度去考虑衔接问题。”

  看待问题的角度变了,但如果考核不变,恐怕也很难持续发展。“在管理学中有一句话,你想得到什么就考核什么”,张秋生对此的建议是,国家在考核地方政府时,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在一体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协同发展上出了哪些成绩的考核,而不仅仅关注其在自己行政区域内做了哪些事。

  交通大大改变全球的产业组织,借势实现合作与共赢

  长三角一体化,追求合作共赢,合作多赢,如何赢?“首先就是政府准入要实现互联互通,要实现开放,最基本的就是基础设施,这个现在正在推进中,做得也不错,比如一卡通,ETC等等,但是相较这些有形的,无形的更加需要放开。”张秋生直言这种“无形”的壁垒即保护自身利益的惯性和心态。

  张秋生告诉记者,从改革开放进程中提出的打破条块分割体系,到冲破地方壁垒,再到现在提倡一体化,要实现的就是对这种“无形”的开放。“江浙沪皖存在产业趋同的问题,建议在做十四五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把产业分工这块细化研究。我现在参与的是十四五规划中的国有经济规划,长三角一体化,一定要从全球分工、国家分工、区域分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相互衔接好。”

  如何在产业分工中切准定位,张秋生提供了两个参考点,一个是高铁的普及,一个是一带一路战略。“铁路时速从100公里提升到300公里,相当于国土的相对面积变成了100万平方公里,给产业配置提供了外在的环境。另一方面,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是一个趋势,交通大大改变全球的产业组织,改变了大陆的产业组织,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正在越来越明显。像中欧班列,浙江义乌已经注意到了,它也是全中国唯一开通中欧班列政府不补贴的地方。”

  张秋生强调,在做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长三角跟中西部的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关系。

  企业要加强合作联动,建立更为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

  多年关注和参与企业并购的经历让张秋生得以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去看待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话题。他表示,长三角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联动,建立更为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活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早在上世纪80年代,江浙一带乡镇企业就以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自发推动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但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也显露出一些需要改变和改进的问题。”

  张秋生告诉记者,此前接触过长三角地区一家著名企业,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一个企业家在做主导的情况,不太愿意把企业当成资本来看待。“我很赞成有专家提到的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合作联动甚至并购重组,这代表着你到底是把企业完全当孩子养还是把企业当作资本对待。大量的民企,存在着一个人说了算的问题,但事实上是一个人也许会跑的更快,但是三个人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张秋生解释说,更高质量的发展落实到企业身上就是成为中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企业,张秋生表示,他对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在一体化进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充满了期待,“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会建立起更加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理念也会不断更新完善,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而一批优秀的企业对一个地区来说意义不言而喻”。

  交汇点记者 黄欢 胡安静/文 虞越/摄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