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南京玄武湖:这里曾是明朝“国家档案馆”
2022/01/10 18:43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从元旦起,玄武湖景区内的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揭开神秘“面纱”,市民游客得以一览明朝“国家档案馆”和“大数据中心”的真容。

  南京玄武湖景区。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玄武湖“诞生”距今已有近100万年的历史,历史上曾有19个名字,是一个见证了“沧海桑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湖泊。南朝宋文帝将其改建为皇家园林湖泊,在六朝时因直通长江被孙权作为操练水师的练兵场,朱元璋则看中它的地理优势将其打造成“国家档案馆”。

  近年来,景区在保护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开发厚重的文旅家底,如打造了玄武文化广场,新建了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展示了500多年前的后湖界石等,让这颗“金陵明珠”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形成已有近百万年“曾用名”多达19个

  玄武湖是燕山造山运动时形成的构造湖,距今已有近100万年的历史。从先秦两汉至今,玄武湖先后共有19个名字,每一个名称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和故事。

  玄武湖公园管理处相关人士介绍说,玄武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2200多年的先秦时期,古称桑泊。后来,秦始皇将“金陵”改为“秣陵”,桑泊也随之改为“秣陵湖”。根据《建康实录》记载,“始皇三十六年东巡,自江乘渡,望气者云:五百年以后,金陵有天子气,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通流,至今称为秦淮,乃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秣马厉兵,秣是喂牲口的意思,秣陵即是牧马的地方。从金陵到秣陵,可见秦始皇用心良苦。

  从此玄武湖开始了频繁的更名之旅,如秣陵湖、蒋陵湖、后湖、北湖、玄武湖、太液池、昆明湖、饮马塘、习武湖、练武湖、太子湖、真武湖、放生池、后湖黄册库、元武湖、后湖洲、五洲公园和人民公园等,都是其“曾用名”。

  “玄武湖”之名始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距今也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宋文帝效仿汉武帝,把玄武湖当作长安的太液池,运用“三山一池”的造园手法,拟利用疏浚泥土,在湖中建方丈、蓬莱、瀛洲三座小岛,喻为海上“三神山”。虽然这一设想被“尚书右仆射何尚之固谏乃止”,不过这并没有妨碍宋文帝将玄武湖建成为皇家园林湖泊,并根据都城“四神布局”的需要,命建康令张永“筑北堤,立玄武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玄武湖积淀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家底。

  ◆环洲古迹众多,童子拜观音石、郭璞墩、喇嘛庙最为著名。

  ◆樱洲,因昔日樱桃遍布洲上,曾为宫廷贡品,故而得名。

  ◆梁洲,因纪念梁昭明太子而命名,湖神庙、览胜楼、友谊厅、明代黄册库遗址文化展馆等古迹新景汇集于此。

  ◆菱洲,因曾盛产菱角而称之,自古有“菱洲山岚”之美名。

  ◆翠洲,因洲上修竹亭亭,雪松如盖,翠色浮空,故名翠洲。

  ◆环湖路上,则有玄武晨曦、玄圃、武庙古闸、明城探幽、古阅武台、情侣园、采菊向秋、湖田轩、后湖印月、杉林氧吧等景点。

  六朝时玄武湖直通长江孙权在此训练水师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外,更重要的就是拥有一条长江天堑。玄武湖湖面开阔,是操练水军的天然好去处,不少帝王定都南京后,都曾把玄武湖当成“练兵场”。

  南京玄武湖景区。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东吴大帝孙权,正是因为看中了这点,才于公元211年迁都南京(时称秣陵,后改建业)。孙权迁都南京,也正是赤壁之战后的三年。孙权深知,赤壁之战之所以取得胜利,除了有缜密的军事部署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玄武湖公园管理处相关人士说,孙权迁都南京后把石头城作为水师的重要根据地,同时把玄武湖作为水师的训练基地,开创了六朝史上把玄武湖作为水师训练场所的先河。

  史料记载,六朝时期,玄武湖的水面“东抵钟山,西限卢龙,北带大壮观”,面积是现在的四倍之多,而且可以直通长江。这一时期,在玄武湖训练水师的“大阅兵”就有十次之多,最能反映出当时盛况的,当数南朝刘宋大明年间和陈太建年间的两次水上阅兵。后来,在湖的北侧筑了一条长堤,由于江流的不断冲击,随之与长江隔绝,形成独立的湖泊。

  如为收复北方失地,320年,晋元帝司马睿对玄武湖进行疏浚,加深湖床,扩大水域,作为训练水师的重要场所。453年,宋孝武帝刘骏即位后雄心勃勃,将玄武湖改称“昆明池”,并于461年和463年两次在此大阅水军。泰始年间(465—471)宋明帝刘彧仍把玄武湖作为操练水师的重要基地,并改湖名为习武湖,又称练武湖,表明其北伐决心。陈宣帝陈顼改湖名为“真武湖”,并于579年举行了玄武湖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阅兵活动。陈文述在《咏大壮观》诗中写道:“五百楼船十万兵,登高阅武陈云生。定知战舰横瓜步,应有军伢拥石城。”

  挖掘“玄武”文化内涵建设玄武文化广场

  近年来,玄武湖景区不断深挖开发长达数千年的“文脉”资源。去年春节前,玄武湖景区喜添文化新地标——玄武文化广场,充分挖掘展现了玄武湖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玄武文化广场前的“玄武”雕塑。景区供图

  玄武文化广场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位于梁洲西侧,呈规则式布局。景观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入口牌坊、玄武雕塑以及四面坊。入口牌坊及四面坊为梁洲原有构筑物,本次改造中新增刻字。牌坊正面书写“玄武”,另一面书写“湖以神名”;四面坊四面分别书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体现四象文化。

  “玄武”雕塑为玄武文化广场的核心景观,以明代鎏金铜玄武为原型打造。雕塑采用铸铜工艺,长2.7米,宽2.1米,总高度3.75米,重990公斤。体形优美,既威严有力,体现传统神韵,又和蔼友善,和谐美观。

  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四大神兽之一的“玄武”,是玄武湖这座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重要的文化遗存。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作为北方之神、水神,玄武还被民间百姓赋予多种美好寓意。如求福加寿、风调雨顺、求子、招财等。320年晋元帝司马睿因湖在宫城之北,改称北湖。446年宋文帝刘义隆下诏筑北堤,浚北湖,造华林园,使张永监统,改北湖为玄武湖,构建都城四神布局。

  为彰显历史文化底蕴,传承特色文化,景区对“玄武”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进行深层次挖掘,选址擅全湖之胜,人文荟萃的梁洲,将原黄册库前主用于集散的广场改建成为玄武文化广场。

  复原明代“后湖黄册库”揭开“黄册”神秘面纱

  元旦起开放的玄武湖梁洲上的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也成为展示明代黄册库文化、明代南京文化乃至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南报融媒体记者李子俊摄

  “瀛洲咫尺与云齐,岛屿凌空望欲迷。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1381年,明朝开始实行赋役黄册制度。朱元璋选定“形势天造地设”的玄武湖,作为存放国家级档案黄册的处所,时称“后湖黄册库”。此后近260年时间里,玄武湖成了一代禁地。这里共贮藏黄册170多万册,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档案馆库之一。

  一叠叠厚厚的“黄册”,摞得整整齐齐,分“南直隶”“应天府”“徽州府”等区域有序摆放。展馆通过实景打造还原了一间标准库房,让市民游客感受几百年前明代黄册库的历史原貌。“当年黄册库就是东西向摆放的,保证阳光从早到晚照射,防止潮气生霉。架阁也是和以前一样的摆设。”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胡凯说。

  “男五十七口,女一十二口,民房六间……”在一面展览墙上,紫君看到了明朝一户叫王茂军“上户”的“黄册”。一页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包括家有男女老少几口人、几亩地、几间房、麦子有多少斗、米有多少石,精确到了几毫几厘,令人叹为观止。

  这户黄册,来自展出的一份《万历贰拾年大造贰拾柒都五图黄册底》复制件。“明朝的黄册大多毁于清军战火,沦为堵城墙缺口、做火药捻引的工具,原本能够留存至今的十分罕见。这本黄册底籍原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是当时黄册的底稿。这也是国内迄今发现唯一有关一个图(村)的黄册文书,非常珍贵。”胡凯说。

  这里还展出了一份现存于上海图书馆的黄册原本照片。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栾成显认为,该黄册册本高大、字体细书,与洪武时规定黄册的书写字样相符合;钤盖官印,骑缝、修改之处也钤有官印。这是里甲攒造的经过县级官府审查的正式册籍,属于明代所造黄册原本之一种。

  “黄册的功能非常强大,可谓是叠加了‘户口本’‘房产证’‘纳税记录’等在内的一份家庭大数据调查报告。”胡凯说,黄册上不仅记录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每一次土地买卖、房屋变更的记录。同时,它还记录着明朝每家每户需要承担的徭役以及需要缴纳的税收,是“国家之命脉,政事之根本”。统治者就是通过这一制度,把政权牢牢抓在手里。当时有人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买通黄册库的官吏、库匠,偷盗、洗改本户的黄册底籍,事发后相关人等均被处以斩首。

  500多年前的“后湖界石”和黄册库砖“重见天日”

  当时的后湖(即玄武湖)是皇家禁地,防卫极其森严。自从后湖设库,明朝圈占湖滨土地,设立界墙、界石,界内地区一律不许百姓进入。为了防止火灾,黄册库内不准点火,晚上不准掌灯;在建有册库的岛上,不得生火做饭。除了湖官、湖役、查册监生以及因公来湖调阅黄册的人员,其他人员一概不准擅自入湖。

  500多年前的后湖界石。南报融媒体记者李子俊摄

  韦庆远在《明代黄册制度》中表示,“明初国力的强大,黄册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洪武二十六年(1393),根据二十四年所造的黄册再度检验,户总数达10652789,口总数达60545812,比元朝极盛时期,增加了三四百万户,六七百万人口。最重要的还不是纸面上统计数字的增长,而是明朝掌握了全国编入里甲人户每一人每一户的具体情况,这是明朝以前历代封建王朝所不能做到的。”

  在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内,一块后湖界石可谓“镇馆之宝”,其高143厘米,宽48厘米,厚15厘米,重200多公斤,石材取自江宁阳山,是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块明黄册库界碑。据介绍,明朝时期,黄册库东、北两面因无城墙作“围墙”而成为防护重点区域。为加强管理,明弘治三年(1490)设立36块界石。明朝灭亡后,这块“命运多舛”的界石被当地人用作水沟搭板而得以幸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此界碑被发现,并于1984年被移交公园。遗憾的是,由于该碑曾被当作磨刀石,因此右上角原有字体糢糊不清。

  这里还静静躺卧着一块长方形的黄册库砖,表面有些许缺失,字迹斑驳不清,隐约可见“俞海”“曹”“正德”等字样。景区介绍,经考古钻探,发现在梁州地下埋藏着大片的历史建筑遗迹,专家分析梁州地下古代建筑遗迹分布面积较大,推测其应为大片的建筑群遗迹,建筑墙体宽度在30—100厘米不等。其规模宏大,用砖规格高,应为明代“黄册库”建筑遗存。这块砖就是当时出土的一块。“当初烧制用来建造明城墙的城砖,有一部分也用来建造当时重要的皇家建筑。这些砖上的姓名字样,很可能就是当初烧制砖块的‘包工头’。”胡凯分析说。

  来源:紫金山观察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