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非遗传承人:百“虎”贺新春 虎虎显“绳”威
2022/01/19 18:07  

  蒋妍侠创作的绳结《百虎图》。 王婷婷摄

  虎年春节临近,不少传统手艺人利用各自所长制作出许多与“虎”相关的艺术作品恭贺新春,绳结手艺人蒋妍侠也不例外。今年,擅长以绳编物的她以绳“写”虎,花了3个月时间编织了一幅由101个形态各异的“虎”字所构成的《百虎图》。18日下午,记者来到蒋妍侠的工作室,一睹“百虎”魅力。

  推开工作室的门,一眼便能望见这幅高高挂起的《百虎图》。整幅作品高约2米,宽约1米。在图的四周,100个不同字体的“虎”字整齐排列,正中间一个硕大的草书体“虎”字很是醒目。金黄色的绳线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笔锋”运转流畅,“笔画”间衔接自然,颇有草书酣畅淋漓之感和气贯长虹之势。

  “草书讲究‘一点二连三交代,四墨五紧六飞白’。”蒋妍侠说,这件作品虽由绳结制作而成,但不能丢了书法原有的韵味。“比如,我在编绳时特地通过留线、加线的方式,体现笔画中的飞白部分。”如其所说,从远处看去,草体“虎”字线条明快而清晰,飞白处的笔画中虚而外实,一点也不逊色于真正的书法作品。

  对于其四周的100个“虎”字,蒋妍侠也是精心打磨。这百“虎”字体各不相同,首先得从一些书法作品中找出这些“虎”并认真拓写下来,再通过绳结巧妙编织。“编字和编物不同,某个笔画如果走了样,整体就会失了形。”她说,整个创作过程她花了3个多月,“三分编七分调,有时候一个‘笔画’不满意,我也会调好久。”

  说起创作这幅《百虎图》的初衷,蒋妍侠介绍,虎年春节她想做一些和以往不一样的作品。“过去我常用绳结编一些实物,比如去年,我就编了个实体的牛。”她说,“在一些方言里,‘虎’和‘福’是谐音,平常我也喜欢欣赏一些书法作品,因此今年就萌生了把绳结和书法相结合的创作想法,用‘百虎’寓意‘百福’,以此表达我的美好祝愿。”

  蒋妍侠自幼便与绳结缘。父亲祖传竹雕艺术,母亲祖传绳结技艺,受他们的影响,蒋妍侠对绳结和竹雕有着特殊的感情。“小时候趴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看外婆编绳子的情景我到现在还历历在目。”回忆起与绳结缘的过往,蒋妍侠记忆犹新,“可能就是从那时起,我对绳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对待绳结这门手艺上,蒋妍侠是认真且执着的。在她的眼里,手艺即是守艺,守住和传承先人的技艺,不仅要有巧手,更要有匠心。

  在“一针一线”的斟酌间,她时常忘记了吃饭和休息,把手指磨出水泡也是家常便饭。“灵感来了,就顾不得其他了,下意识地就会觉得吃饭很耽误时间。”她说,“经常凌晨从床上爬起来找纸笔,因为脑海里闪过一个灵感,必须立即记下来再细细揣摩,如果款式满意了,就要考虑色彩,看看今年有哪些流行色,如何进行搭配……这样一来,经常一坐下来便是几个小时,一眨眼天就亮了。”

  经过不断学习,如今的蒋妍侠不仅传承了外婆与母亲的绳结技艺,还致力于将古老的技法与现代时尚相融合,大胆创新,在作品的观赏性上增添其实用价值,让传统绳结艺术走进生活、更接地气。在她的工作室,记者发现小到胸花、发卡、书签,大到屏风、灯罩等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样式繁多,不仅色彩搭配考究,很多作品中也镶嵌了一些充满美好寓意的元素。

  作为非遗传承人,蒋妍侠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将这门古老技艺传承下去。2006年起,她被聘请为鼓楼、秦淮等地多所高校和中小学“非遗课程”教学指导教师,同时受邀在一些博物馆、企业、街道社区等地开设课程。她说:“我想通过不断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绳结、了解绳结、爱上绳结,与大家一起共同把这门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

  来源:南京日报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