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淮河到扬子江,300件文物见证城市文明发展
2022/05/13 18:21  

  人类文明,与河流密切相关,彼此交融,绵延不绝。由东至西贯穿南京的秦淮河,汇江入海,滔滔江河,浩浩汤汤,千万年来奔流不息,滋养着南京,孕育着这座城市的文明。

  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博物馆承办的“从秦淮河到扬子江——古代南京段长江文物特展”,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正式开展。展览展出300件(套)文物,绝大多数都是首次亮相。

依托长江,300件文物描绘古代南京发展历程

  秦淮河的源头附近,发现了60万年前的南京人;秦淮河中游,那里是建都之前,南京人重要的生活区域;秦淮河的下游,孙吴在此建都,秦淮河在此汇江入海,郑和在此扬帆起航,走向世界。

  从秦淮河到扬子江,江河奔流的轨迹,神奇地与城市文明发展的阶段相呼应。而此次文物特展,也正是按照这个脉络来布展。据记者了解,展览共分为“大江来从万山中 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 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 形胜争夸天下壮”和“从今四海永为家 不用长江限南北”4个单元,描绘了南京过去依托于长江,由江南聚落发展为大一统王朝首都的历程。

60万年前南京直立人Ⅰ号头骨化石。南京市博物馆供图

  从60万年前的南京直立人Ⅰ号头骨化石到6000年前的三足陶鼎、有孔石斧、玉璜,从4000年前的玉饰件到战国时期的郢爰,从六朝的青瓷书刀、金指环、人面纹瓦当到明朝的各种金饰件…… “从秦淮河到扬子江——古代南京段长江文物特展”汇聚了来自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市博物总馆4家文博单位的300件(套)文物,绝大多数都是首次从库房走向公众。

两件化石,让60万年前“南京始祖”露真容

  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两河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门上坊门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由东向西横贯南京主城,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

  据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岳涌介绍,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发现的地点距离秦淮河北源很近。

  1993年,汤山葫芦洞中发现的两件直立人头骨化石及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震惊世界,是中国古人类研究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说明在几十万年以前,原始先民就开始在南京地区生息繁衍。Ⅰ号头骨主人为女性,距今约60万年;Ⅱ号头骨主人是男性,距今约30万年——这对男女头盖骨化石相隔仅5米,在同一化石点发现两性人种,全世界仅有南京一处。南京汤山葫芦洞直立人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收获,包括直立人的颅骨化石、牙齿化石,以及同出的15种动物化石等。这一发现填补了直立人化石地点在江南的空白,对研究我国境内直立人的分布及其演化模式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这一发现曾被评为1994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次展览,Ⅰ号头骨和Ⅱ号头骨,都会展出。

  南京直立人化石地点,在我国古人类演化序列中占据重要位置,为探寻中国人类起源、演化问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所谓“砾石石器传统”,其内涵与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完全不同,但创造该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的人群至今不能确定,南京直立人正是解决其难题的突破口。

  此外,南京直立人化石地点的发现,对古脊椎动物的研究意义深远。葫芦洞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其属种与北方动物群的相似性,也表明了该地点的发现,不仅仅是宁镇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性考古发现,更有全国性的学术意义。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提出了迁徙说、长江河道摆动说、气候演变说、长江结冰封冻以方便动物南迁说等不同观点。

“城市寻根”,看西街遗址中“老南京”的日常

  秦淮河南北两个源头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而这里也是古代南京居民重要的生活区域。因此,在这里也发现了很多遗址和墓葬,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一些文物,反映了这些“老南京”的日常生活。

  “春秋时越既灭吴,尽有江南之地,于是筑城江上,以镇江险。”修筑于2500年前、周长不足1公里的“越城”,一直被视作南京建城史的起点。

  2017年,西街遗址启动发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曾表示,西街遗址第一次在南京主城区发现西周环壕聚落,把南京建城史推到了西周时期,是研究南京建城史的一次重大突破;越城位置和基本文化内涵得以确认,在地理地貌、台地形态、遗址序列等方面,都拥有更多的证据锁定越城;南朝道路的发现同样非常重要,为探讨六朝建康城的中轴线问题和六朝都城规制提供了重要证据。

  此次特展,就将展出一组西街越城遗址出土的陶器:灰陶尊、灰陶罐、褐陶壶、褐陶釜、红陶罐、角把鼎……看看这些,参观者或许就能知道最早的南京城里人是如何生活的。

  自从孙吴在此建都直至南宋,随着文脉的传承,参观者一路跟随着特展来到了秦淮河下游区域。孙吴在长江边修筑石头城,开启了南京的六朝时代,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晋室衣冠南渡,东晋南朝融南北文化,中华文明的中心第一次转到南方。

  六朝时期,建康城成为与古罗马齐名的东方大都会。长江流域第一次代表了传统的中国,成为中心所在。

  秦淮河边的颜料坊地块,先后发现了与古渡口相关的河道、驳岸、道路、堤坝等特殊遗迹。可以证实,这里是六朝至隋唐时期秦淮河岸的一处重要渡口。

  展览中,秦淮区颜料坊六朝遗址、皇册家园六朝遗址出土的文物都来到了现场,包括青瓷釉下彩残片、青瓷莲花碗、木牌、木简等。

通江达海,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推向巅峰

  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自此,南京的辖区第一次越过长江,成为中国统一王朝唯一在长江流域的都城。

  南京,从秦淮河到扬子江,扬帆远航。船用构件有木桨、造船工具有木槌铁钉铁斧、生活用品有白釉、青花、墨书瓷碗……这次展览中,南京宝船厂遗址出土文物,述说着宏大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据统计,六朝时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批使臣来到建康。六朝建康与海外的密切交流,证明南京从开始就是一个视野广阔的城市。明代由郑和统领的庞大外交使团,以船舰一二百艘、军士二万余人,组成史无前例的远洋船队,由秦淮河畔始发,七下西洋,远航十余万里,到访三十余国,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件壮举。作为这一壮举决策地、造船地与始发地的南京,遂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

  来源:南京日报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