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档案里的温度 | 家与国的荣光,档案折射“新中国记忆”
2019/06/20 19:44  新华报业网  徐宁  

  

  档案是有温度的,时光越久远,那份沉淀在档案里的温度就越能打动人心。6月11日,南京市档案馆宣布以“新中国的记忆”为主题在全市征集优秀家庭档案案例与实物。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档案浮出水面,随着我们走近一个个精彩的档案故事及档案中人,档案中的那份家国情怀,成为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一份特殊的记忆。

  

  杨小飞

  200张献血证见证“中国好人”诞生

  对于南京市民杨小飞来说,他的档案是滚烫的,因为,他的档案是26年来用13万毫升热血写就的。

  眼前是一张小小的“无偿献血证”,比身份证大不了多少,可如果把这两百张献血证整齐地排列在桌子上,那就是一面血染的红旗。

  杨小飞档案中的两百张献血证,记录着这位“中国好人”的成长。

  今年61岁的杨小飞,从1993年第一次献血到2018年最后一次献血,26年来累计献血达到13万毫升,有一年最多达到献“成份血”上限24次。

  对于献血这件事,杨小飞从不张扬,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做“地下工作”,不过,在2012年,事情“漏了馅儿”。

  原来,每逢夏、冬两季,我国常会出现季节性缺血,于是省市区都会发动宣传,鼓励人们积极献血。杨小飞作为常年献血的典型,被推到了镜头前。

  

  杨小飞的献血证

  “我老婆和小孩以前也都知道我献血,但得知我坚持献了20年,还是大吃一惊。”杨小飞笑道,“我那么多献血证以前就是用牛皮纸信封一装,东塞一点,西塞一点,后来整理出来,自己也吓了一跳,有那么多!”

  每张献血证可登记3次献血记录,2017年以后,改为每献一次就发一张献血证。2017年,杨小飞拿到了第23张献血证。

  杨小飞的行动感染了身边人,有50多位亲朋好友在他的带动下成了无偿献血者,更多人通过微信群聚拢在一起。现在,杨小飞是溧水区15个无偿献血微信群的群主,1400多位群成员都是他的忠实粉丝。每天早上5:30分,他会准时分享到群里一篇与血液健康有关的文章。

  用自己的血液去帮助陌生人,这是杨小飞最朴素的观念。每年的元旦、1月18日生日和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杨小飞都会用献血作为节日的“庆祝”,这是他坚持了6年的“仪式”,如今也成为周围不少献血志愿者的“传统”。

  杨小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南京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协会溧水区负责人,从2016年开始,经过他和协会的共同努力,已经有40多位人摒弃旧有观念,同意捐献遗体器官。

  

  杨小飞的献血证

  根据国家规定,献血年龄不得超过60岁。2018年1月17日,也就是杨小飞60岁生日的前一天,杨小飞再一次来到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次无偿献血。

  “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做出这样的选择,把可以再生的血液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不难,只需要一点点爱和一点点勇气。”

  2018年,杨小飞的家庭档案里增加了一张“中国好人”的证书。

  也是这一年,江苏无偿献血人次首次突破百万。

  一份《家》报成为家风传承“根据地”

  档案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南京市档案馆馆长孔爱萍说,除了作为家庭日常生活管理的参考依据,家庭教育的生动教材、家庭研究的可靠资料,家庭档案在树立和弘扬新时代家风中还起着重要的作用。

  今年91岁的冯树凭家庭用28年2050期《家》报,传承了家风。

  1928年出生的冯树凭,是一位军队离休干部,妻子罗巧珍小他8岁,两人结婚已64年。1991年6月30日,恰逢妻子退休,冯老回想起当年自己在贺兰山劳动、在高原上奋战输油管线的13年里,全靠妻子一人拉扯四个子女,于是想为妻子的退休作一份有意义的记录。

  

  冯树凭的《家》报

  《家》报的创刊号,就这样诞生了。作为“主稿”,《家》报记录了单位三次欢送罗巧珍的经过,并对她正派的生活作风、廉洁的工作作风给予赞扬。在冯树凭眼中,《家》报不仅要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消息树”,更要成为家风传承的“根据地”。冯老说,我们全家都是共产党员,强调既要身教又要言传,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里交流思想,分享心得,共同进步。

  28年来,《家》报一直是冯树凭和妻子两人主编,每版只有A4纸大小,每期只发行6份,4个子女家庭各一份,冯树凭夫妇一份,还有一份存档。从手抄报到电脑排版,从剪报贴图到全彩打印,《家》报将家国大事小情尽录其中,见证家庭成长,也记录社会变迁。内容从哲理名言到健康养生,从捐款记录到医疗账目不一而足。

  家里有人在学习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冯老和妻子就为家庭成员出特刊,比如小女儿冯爱东获得南京市名师称号,冯家就出了15个版的专刊。说起这件事,冯老还记得一件小事,那天他去冯爱东的名师工作室,却发现招牌挂在门里,冯老觉得奇怪,问起原因,原来女儿冯爱东受家庭影响,为人低调,不欲张扬,于是将名师的金字招牌“藏”门里了。

  每逢重要节日,《家》报都会以特刊形式记录,如2008年推出《改革开放30年给全家各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专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时,冯老还特意出了56个版的国庆特刊,“从10月1日开始,我编写了足足一个月。”老人说着下意识地扭动下脖子,似乎当年的疲劳犹在。

  《家》报一经披露就引发了轰动,1994年在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读大三的学生周芳林,当年12月4日造访了冯树凭一家,他在留言中写道,“你们用《家》报加强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可贵的。”1996年,友人张宛玲专门来信说,“叔叔阿姨在自己的范围内用《家》报传播正确思想,鼓励先进、联络感情,引导家人在人生道路上踏踏实实地前进,对我们很有启发。”

  多年来,冯家先后获得“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子女也相继成才,有政工师、高级工程师,老大冯卫东还是女排运动员惠若琪的启蒙教练。

  

  冯树凭的《家》报

  家风如何传?冯老的话简单朴实——

  “年轻那会儿,孩子们工作忙,我们为他们做饭、洗衣服、带孩子。现在我们老了,孩子们反过来照顾我们。”在冯老的《家》报里,把子女孝顺的具体做法叫做“三带一陪”——带菜、肉,带炊事员(子女亲自下厨),带洗碗工(做完负责收拾),陪娱乐。

  一张《家》报,图文并茂,劳动的过程、娱乐的欢快、欢聚的点滴,都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录。

  2016年8月,《家》报被“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颁发“个人编绘家庭小报数量之最”证书。可以肯定的是,《家》报还在继续,家风还在传承……

  “尽忠报国”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

  家庭档案,往往通过照片、物品、文字等资料留存一个家庭的记忆,而对于已经去世的魏同欣老人及其家庭而言,留存在家庭档案中的,是比一切实物档案更重要的一句话——“尽忠报国”。

  至今,一提起“尽忠报国”这四个字,魏老的遗孀、88岁的革命老人杜彩雯奶奶仍会激动地落泪。因为“尽忠报国”在魏家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从魏同欣、杜彩雯夫妇到二代魏克俊、魏克宁等子女,到第三代魏伟等孙辈,他们纷纷投身军营,“尽忠报国”是魏家档案里传承几代的信念。

  

  魏同欣夫妇

  出生在河北贫苦农民家庭的魏同欣1937年就参加了八路军。在长期残酷的革命斗争中,魏同欣屡立战功。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五一大扫荡、百团大战、保卫延安、太原战役、解放大西北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斗,魏同欣由一个淳朴少年成长为一个革命战士,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魏同欣多次负伤,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1931年出生的杜彩雯,也早在1948年就参加了革命,成为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一军三师宣传队班长。

  魏家的家庭档案可以分为战争岁月与建设年代两个部分。战争时期,父亲魏同欣与母亲杜彩雯的人生经历几乎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故事的翻版。

  60多年后,杜彩雯奶奶回忆起与魏同欣的革命婚姻,“档案”还起了关键作用。原来,作为宣传队主力的杜彩雯曾在话剧《刘胡兰》中饰演二大娘,惟妙惟肖的扮相,情感充沛的表演,让身为主力炮营政委的大老粗魏同欣一眼就“相上了“。

  可杜彩雯却一直没有回应,直到1951年底杜彩雯被抽调到政治部整理干部档案,她特意调阅了魏同欣的档案,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员虎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魏同欣佩戴过的肩章和领章

  

  魏同欣的各种勋章

  而在魏老的回忆里,他说他与杜彩雯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同为幼年丧父,又同为寻找出路投身革命,后来两人渐渐敞开心扉,不知不觉中都将对方视为亲人。

  杜彩雯奶奶回忆1952年4月18日结婚的那一天,仿佛一切都在眼前——6匹战马驮着她和送亲的战友到了炮营礼堂,拉开了她与魏同欣长达65年爱情长跑的序幕。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而对于军属来说,军事命令就是搬迁令,无论是在后方南京汤山炮兵学校担任大队政委,还是以炮团政委身份驻防大陈岛前线,只要祖国需要,只要命令下达,魏家人从不皱眉。无论是冲在最前面的魏同欣,还是在后方独立抚养4个子女的杜彩雯,已经习惯了用“尽忠报国”来向孩子们解释一切。

  1966年,已是上校军衔、担任师政治部主任的魏同欣因长期眼疾,结束了29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了当时第五机械工业部(五机部)山西太原七四三厂(国营晋西机器厂)工作。1970年12月,五机部部长陈瑞亭找魏同欣谈话:“让你回南京工作,将两个小厂合并成一个厂,组建五二八厂(国营旭光仪器厂),为国防事业继续贡献,这个厂比较小,级别低,你有什么想法?”魏同欣欣然服从组织安排,第二天就带着简单行李坐火车赶赴南京。

  在凛冽的寒风中,魏同欣甫一放下行装就赶到南京市委报到,当时的市委领导一看介绍信,有些不解:“你一个十三级干部,怎么愿意来这个小厂?”

  

  魏同欣杜彩雯夫妇

  魏同欣说:“这是上级组织的安排,我是来工作的,职务高低无关紧要。”

  就这样,由原五二八厂、原总后军械学校及军械学校实习工厂三部分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五二八厂在魏同欣的带领下诞生了,工厂主要为部队生产“炮队镜”“测距仪”等光学仪器。

  珍宝岛战争爆发后,边境形势骤然紧张,五机部要求五二八厂尽快研究出前方急需的3.5米潜望镜和1米改0.5米的测距机。接到任务后,魏同欣立即组织科研人员全力以赴攻关,经过连续奋战,于1970年5月成功设计出3.5米陆岛通用潜望镜。

  从战斗岁月到建设年代,魏同欣老人“尽忠报国”的思想始终如一,这也感染了他的子女们。魏家子女先后10人入伍,老大魏克俊,退休时任南京军区指挥自动化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大校军街;次子魏克宁参加云南老山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功,在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院长任上退休,大校军衔;女儿魏敬原本已考上部队文工团,却被母亲留在身边,后来成为著名医学专家,科研成果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代魏伟、李军现在仍在军中服役。

  2016年,魏家的子女将对父母的回忆化作一本名为《岁月无痕——魏同欣风雨百年革命回忆录》,成为军人世家家庭档案里浓缩的精华。

  为了更好地秉承“尽忠报国”的家风,也是为了搜集史料,2014年,魏同欣的女儿魏敬和丈夫吴正阳一道重走父辈的英雄路;2018年7月,在魏同欣去世半年之后,魏克俊带着孙子魏宇泽重走“英雄路”,一行人途经郑州、太原、西柏坡、微山湖及台儿庄。“尽忠报国”的火种随着这些家庭档案传到第四代人手中。

  60万字爱情档案见证40年“庐山恋”

  对许多人来说,档案是过去时,而对许小真和曾慧茹这对夫妻来说,他们的家庭档案似乎永远是进行时。

  人常说,爱情需要情趣滋养——现代人靠微信、私信,许小真和曾慧茹靠小纸条传情。

  “83年出现第三个人(有小孩)”——1979年1月20日,还在热恋期间的曾慧茹在给许小真的一张小纸条上这样写道,虽然字迹已模糊难辨,但依然可以从娟秀的字迹中看出年轻恋人对未来生活的甜蜜向往。

  40年前像这样的小纸条,许小真都留着,而关于他和她的爱情故事,有厚厚的好几本。

  

  许小真和曾慧茹1979年在庐山

  爱情就这样被他细心地封藏在家庭档案里,保鲜了40多年。

  时光倒回到1970年,17岁的许小真和16岁的曾慧茹在特殊年代,因为家庭成份问题被分配到南京工农化工厂工作。

  在曾慧茹眼中,许小真真诚、正直、有同情心,而在许小真眼中,曾慧茹秀美、单纯、善良。

  “许多介绍文字都说我们是一见钟情”,许小真说,“其实哪有什么一见钟情,经过3年多的学徒工作,我们只是认识,相似的家庭出身,相同的境遇,让我们慢慢成为朋友,慢慢地相互关心,慢慢地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更主要的是,两人更看重精神层面的交流。40多年后,许小真编写了《家庭档案里的真和茹》(进厂到结婚),在这部近60万字的“爱情白皮书”中,记录着曾慧茹时常带屠格涅夫小说给他,带《政治经济学概论》《学习与批判》……

  1977年7月27日这天,对徐小真和曾慧茹来说,是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向她表白了。

  然而回到许小真的日记本中,却没有一字谈到“爱”——“在一条小路上,我们站着、讲着……我们的友谊是纯洁的、珍贵的,可总是她在时时培养、精心地浇灌着友谊的花,而自己非但很少去干活,却还时常不珍视这些。回想起来,自己感到惭愧……听了这些话,自己感到浑身在发热,难道这不是一种最崇高的友情吗……我们站到十一点,穿着短袖衣服的她,鼻子都不通了……”

  

  许小真和曾慧茹1999年在庐山

  那个年代,爱情即使写在自己的日记里,也是如此含蓄。

  在这部记录了两人相识、相伴近半个世纪的日记里,不仅有对爱情最美好最温情的记忆,也有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点滴记录。比如每次看电影的电影票他都整齐地贴在本里,注明年代和片名。比如他将两人三次庐山之行整理成一本精致的档案册——《庐山恋》。依照时间排序,将整个旅途中的车票、饭票、门票都贴到空白的笔记本上,并在每一页用钢笔记录下出行的细节和感受。

  看着这些珍贵的档案,几十年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1979年第一次庐山之行,我们是坐船,东方红14号。到了1999年再去,正好是航线停运前夕,20年间,国家的交通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等到2017年,我们就开车去了……”

  

  许小真和曾慧茹爱情的见证

  在许小真的众多荣誉身份中,“环保达人”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一个头衔。为了宣传环保,他经常一个人骑车走南闯北,2013年5月,他从南京出发一个人骑行29天到达云南。一路上,他会精心手绘骑行路线图寄给妻子,更回每天给妻子写信,将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分享给爱人。

  在许小真看来,爱情是不必两个人黏在一起的,心贴近,爱就会相随。

  40多年过去了,许小真从小许变成了老许,他们的爱情也从小爱升华到了博爱。比如骑行途中的访贫问苦,比如在公园唱红歌,比如同学聚会一起做公益,他去贵州苗寨旅行时,还曾资助当地一个小女孩直到她长大成婚……

  相比现在有些年轻人“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婚姻观,“真与茹”的爱情就像是一首歌中唱的那般:”读一首诗、听一首歌,爱一个人,过一生。”

  交汇点记者 徐宁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