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把创新深深镌刻在城市首页!南京新年第一会邀约全球一起打拼
2020/01/03 13:42  交汇点  

  把创新深深镌刻在城市“首页”,南京做到了!

  1月2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南京召开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这是南京连续第3年在新年上班第一天召开此项会议,而今年的会场上演了诸多“史无前例”,把“第一会”办成一场全城盛典。在江苏大剧院24米宽的超大屏幕上,在南京主政者激情四溢极富感染力的演说中,南京创新的成绩与就要实施的创新举措一次次震撼全场。

  

  (张敬华、马秋林为南京市委创新委员会揭牌)

  12个板块主官齐上阵拉高城市创新度

  这场会,彻底刷新外界对各地新年第一会的认知。会场选择在江苏大剧院最大的综艺厅,会场布置就像是迎接一场新年大PARTY, 24米宽酷炫超大屏写满创新成绩与诚意。

  市委书记和代市长领衔在前,用PPT演讲代替主席台发言,用一句句新式表达让“创新大会”创意十足。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2020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上讲话)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介绍了南京过去一年的创新成绩和今年南京“一号文”的特点和重点。他说,“创新,已深深镌刻在城市的首页上,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标识和共同追求。”对南京的明天,他用了一连串“打拼”,

  打拼2020,我们要按下六大指标的“快进键”。

  打拼2020,我们要跑出六项任务的“加速度”。

  打拼2020,我们要点燃六方协同的“强引擎”。

  ……

  “只有全市上下持之以恒、接续奋斗,创新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创新的南京才会更加出彩。”张敬华以一句“让我们以创新为帆、以实干为桨、以梦想为岸,启航2020,共同开辟创新名城的崭新征程,驶向合作共赢的广阔蓝海”向全球邀约。

  

  (南京市代市长韩立明报告创新名城建设成就)

  南京市代市长韩立明用“爆发式增长”“靶向化聚才”“硬核型创新”“制度性变革”“综合性效应”总结南京创新。她说,“南京这座城市正悄然发生着崭新的变化,正笃定开启着美好的未来。创新已经成为南京最鲜明的气质、最强劲的动力、最澎湃的激情!”“创新永不落幕,名城别样精彩。新的一年,我们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创新之光照亮梦想之城!”

  

  (江北新区管委会工委副书记、各区委书记表态)

  在当天的现场,创新之光早已照亮整个舞台。小号吹响,南京江北新区加上11个行政区的书记,12位书记齐唰唰走上舞台,一个接一个向外界承诺表态。所有区委书记集中同台亮相,这是南京首次。这个首次“献给”创新。每人一分钟宣讲,有的从容,有的郑重,有的亲和,有的直奔目的,风格各异,风采纷呈。

  南京创新是开放创新,创新大会是开放式大会,此次大会还有来自省级部门的领导,61家高校院所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长三角、南京都市圈等城市的代表。三位科学家分享了南京创业故事。

  创新“硬通货”走在最前列

  

  今年南京“一号文”不少政策举措全国首创、全国领先,提出了一批具有开拓性、探索性的务实举措——

  试水主导产业技术攻关“揭榜制”,制定发布攻关榜单,鼓励企事业单位揭榜攻关,按项目总投入的10-30%、最高2000万元给予支持。

  在江南、江北预留专门空间区域,规划打造超级总部经济区;在自贸区南京片区加快建设“研发特区”“人才特区”;强化标准引领,探索质量标准相关费用列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在校地融合上,南京全面启动“百校对接计划”,3年内从各板块选派100名科技专员,驻点对接全国100所重点高校院所,精准抓实产学研深度合作;为打造“科创企业森林”,在企业支持上,除继续实行初创期科技企业三年经济贡献全部返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经费额外 10% 普惠奖励和一系列高企支持政策之外,“一号文”明确,对高企中新增的规上企业,其3年内每年新增地方经济贡献的 50% 给予返还;坚持土地、资金等供给“一区一策”、金融服务“一事一议”、独角兽瞪羚企业“一企一策”等。

  “一号文”还明确,布局建设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平台应用场景,建立创新产品推广应用行政容错免责机制。

  此次大会上,南京市委创新委员会正式成立。该机构将统筹规划创新名城建设总体任务,组织开展战略研究,研究制定重要政策,协调推进重大事项,评估督查重点工作。

  “2018年‘一号文’是针对创新名城主要环节布局的,2019年‘一号文’是沿着创新的六个方向布局的,今年‘一号文’主要聚焦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在推进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解读说。

  “七个新高”奠定南京底气

  

  一系列数据说明南京发展实现提质增效。预计全年GDP超过1.4万亿元,增速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8%及以上,成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特大城市和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的中心城市。对南京的发展成绩和良好态势,总书记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场盛典的底气来源于实力。2019年,南京创新再创七个新高:

  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475家,累计达到4593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2万亿元,增长14.8%;

  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近300家,孵化引进企业3000多家;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近46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28%;

  PCT专利申请量增长8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知识产权指标继续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9万人,其中硕博人才增长150%;

  南京城市创新指数和高新区综合排名持续攀升。

  创新内化为整座城市发展动力,“4+4+1”主导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五大地标产业加速崛起,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中先进制造业占比近70%。

  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530亿元、增长31.5%,运用市场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南京模式”,备受推崇。

  “生根出访”触角直达全球,与23个国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布局建立28家海外协同创新中心。

  紫金山实验室和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一室一中心”,为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提供“强支撑”。15个高新园区所属国有平台总资产规模超过1600亿元,培育了全市近75%的新增高企。

  据科技部最新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报告,南京名列第4位。

  六大目标彰显南京雄心

  在决定城市未来命运的创新赛道上,唯有志者进,唯实干者强,唯坚持者胜。

  争先进位,南京立下六道“军令状”:

  高企数量净增1400家以上、总数突破6000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超过1.4万亿元;

  新型研发机构总数突破4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到3.3%;

  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40万人以上;

  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2件,PCT专利申请量突破1800件。

  六大目标,个个都有重点。高企量质并举,奋力迈向全国第一方阵。高新产业要高质量建设地标产业创新中心,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地标产业。研发投入要确保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大幅提升。人才引进要落实人才新政、优化各项配套,打造海纳百川、充满活力的人才高地。鼓励发明的重点是加强法治护航,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城市。

  打拼2020,南京提出跑出六项任务“加速度”:企业培育要“枝繁叶茂”,战略平台要“抢占塔尖”,园区改革要“脱胎换骨”,开放创新要“深耕全球”,科技金融要“融合衔接”,创新治理要“系统提升”。南京设立创新产品推广等专门协调机构,加快创新产品应用示范,逐步增加政府项目中使用创新产品的比重。

  创新路上,南京做强“朋友圈”。张敬华说,高校院所是最宝贵的智慧源泉,科技企业是最核心的市场力量,新研机构是最有效的转化渠道,各方人才是最有力的资源支撑,金融创投是最重要的资本活水。

  以创新为帆、以实干为桨、以梦想为岸,2020,南京“第一会”打响发令枪,跑向前方。

  交汇点记者 盛文虎 李凯 颜芳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