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双节因为他们,让南京的历史鲜活灵动
2020/10/06 20:49  紫金山新闻  

  因为一群人,了解一座城;因为一群人,爱上一座城。

  双节假日的清晨7点,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年过花甲的张秀岚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她做好最后的检查准备工作,开始朝博物馆出发。

  这个长假,张秀岚将在南京博物院、江宁织造博物馆做好参观游客的引导、社教等服务工作。

  张秀岚

  这个双节长假,南京城中有成百上千人放弃休假,穿梭于六朝古都的各大博物馆之中,义务为南京市民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服务。他们,就是这座博物馆之城的“文博志愿者”。张秀岚就是其中之一。

  来到博物馆的几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中,张秀岚可谓一刻也闲不下来: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做好路线服务引导,确保博物馆在长假大客潮之下仍旧可以井然有序;双节期间博物馆以经典与全新的诸多大展送上文博盛宴,在无法提供人工讲解的情况下做好答疑解惑的服务,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尽兴而归。

  “所以我们必须对博物馆中各个展览的情况,文物的来历、故事,重要文物的摆放位置等等,都要非常清楚。”张秀岚告诉记者,看似只是“死记硬背”的准备,其实背后有着大学问。

  在“文博志愿者”这个阵容里,张秀岚可谓元老级。2013年江宁织造博物馆刚刚建成之际,她就报名经过培训、考试等前期准备,成为馆里第一批志愿者。从曾经服务于一线的人民警察,到现在在博物馆中服务的志愿者,张秀岚经历了“大半年不敢开口”的状态。“很多人了解南京,都是从博物馆开始的。到博物馆做志愿者才越来越感觉,不敢乱说。”张秀岚说,在服务的同时志愿者们也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譬如向游客介绍江宁织造博物馆,不仅仅解读织造文化,一座江宁织造博物馆可以串联起整座城的联系,串联起南京的历史文化。”张秀岚笑称,她这是实实在在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江宁织造博物馆志愿者z

  因为一群人,了解一座城;因为一群人,爱上一座城。

  六朝博物馆志愿者

  六朝博物馆的这群志愿者,给自己取了一个动人的名字——“六朝青”。已经年近古稀但身体硬朗的罗建,在自己的坚持与家人的同意之下,在国庆假期坚持来到六朝博物馆,成为博物馆与大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不追求名利,志愿者是南京历史文化的‘形象窗口’,是一座博物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将陈列的千年文物遗存、流淌的历史人文气息,都传递给大众。”罗建告诉记者,六年来她与每一位“六朝青”一样,将此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每年在博物馆中义务服务近500个小时。以这种别样的方式扩大南京的影响力,她乐在其中。

  罗建

  带着满腔热情而来的不仅仅是张秀岚、罗建这些年长的志愿者,南京城中更多年轻人也加入到文博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刚刚走出校园工作不久的王金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将志愿者服务融入自己一种新型的生活、娱乐方式,“来这里不仅将自己所掌握的文博知识传递给大众,也能认识不同的朋友,了解更多天南海北的文化。”

  南京城中,有上千人因热爱这座古都而相聚,因喜爱文博事业而坚持志愿服务。这个长假,他们依旧默默奉献,在他们的口中,南京的历史鲜活灵动起来;在他们的服务下,城市形象熠熠生辉。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婕妤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